楠木軒

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朝代, GDP排世界第一但政府卻連軍餉都沒有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17世紀大明的經濟實力到底有多強,按照英國學者Angus Maddison的估計,其gdp佔當時世界的29%,是當時的第一經濟強國。可是與巨大的經濟體量不符的是,明朝政府的財政收入卻低的可憐。

根據明史專家黃仁宇的統計,1600年明朝的財政收入只有區區3000萬兩,3000萬兩什麼概念?給大家舉個例子,1700年還未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gdp只有當時大明的1/9,人口僅有1630萬,但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英國,每年的財政收入居然有1億兩白銀之巨(經過核算),足足是大明的3倍之多。就連1900年被內外折騰的死去活來,快要斷氣的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達1億兩白銀之巨。大明如此巨大的體量,税收為何卻如此微薄?以至於崇禎會發不起軍餉,連家產都當了出去。在這詭異的表象背後,實際上隱藏着帝國數百年以來的積弊和腐敗。

一、“士紳不納税”加上土地兼併,帝國失去了最大税源

按照如今政府的慣例,收税一定的收有錢人的,窮人不僅榨不出什麼油水,而且稍微加點税就會民怨沸騰,揭竿而起。反觀富人,不僅錢多,而且多收點也不會有什麼過激行為,畢竟錢多嗎,人家不在乎。如今的一些發達國家,幾乎全是靠着向富人收税來支撐自己龐大的福利開支。但是大明邪乎的地方就在於,最有錢的人偏偏不用交税,倒是身無分文的窮光蛋要負擔絕大多數的税賦勞役。

大明最有錢的是哪些人,當然是官僚地主了,在萬惡的封建社會,官僚和地主往往是合二為一的。很多人做了官,就開始利用自己的職權發家致富,兼併土地。一個官員,往往在任不過數年,就能擁有萬畝良田,一越成為地方的大豪強。其中的佼佼者,比如內閣首輔徐階,就擁有多達24萬畝良田,以至於海瑞不得不替民做主,沒收其田產。但是可笑的是,這些最有錢的人,卻擁有免除税賦和勞役的特權,即所謂的“士紳不納税”,也就是説這幫人就算錢再多,政府也從他們這拿不到一分錢。而在中國古代,朝廷的大部分税收幾乎都來源於農業,大明也不例外,在1600年大明3000萬白銀的收入中就有2700萬來源於農業税,如果收不到地主的農業税,就只能收取自耕農的。但是隨着土地兼併的愈演愈烈,朝廷僅有的這點税源也陷入了枯竭。

為什麼會發生土地兼併?這還的歸功於這些官僚地主,中國古代大部分的生產者,都是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他們財產微薄,遇上災荒之年很容易遭致破產。這個時候,官僚們和他們的親屬就會乘虛而入,假意向破產農民們提供貸款來賺取利息。而地主們的貸款往往是高利貸,據明人倪元璐記載,當時民間貸款的利率大概為每月5%,乍看一下不多,但是別忘了農民賺錢的週期是很長的,往往要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迎來豐收,而到了那時,他要償還的數額已經相當於原來的160%。很多農民都因為償還不起高利貸而被迫賤賣自己的土地,從而成為地主的僱農。士紳的税不能收,自耕農的數量還不可抑制的減少,大明的收入,能不越來越少嗎!你或許會問,為啥不收士紳的?這個慣例不能改嗎?對,就是不能改,改的人下場往往會很慘。雍正帝之所以留下千古罵名,不是因為什麼文字獄,而是因為實行官紳納糧的制度,從而遭到了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唾棄。至於為什麼,那些所謂的清流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我就是要替天下讀書人爭口氣,我們就是比不識字的屁民高一等,屁民有這個義務,我們就不能有”。一個國家的精英都是這個樣子,這個國家還能有救嗎?既然士紳不納税,國家就只能裁剪公務員,並把税賦彈到貧苦農民身上,而這兩者就造就了李自成的起義軍。李自成恰好是因為政府財政原因而下崗的公務員,而他的主力,恰恰是那些遭遇天災又面臨政府税賦的貧苦農民。

二、實行海禁,商人的税收不來

熟知明史的朋友也許會問,既然士紳的税收不來,那能不能收商人的税,商人也有錢啊?但是遺憾的是,大明朝廷根本就沒把商人當回事,向商人收税,從來就沒進入大明朝廷的考慮範圍。

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極為厭惡商人,他要建立的,是一個淳樸的農村社會,商人在這個社會中連穿綢緞的權利都沒有,自然也就不會進入朝廷的考量。明朝中後期,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貿易開始興起,大明的對外貿易也逐漸興旺發達。但是,大明朝廷卻沒有意識到世界潮流,依然奉行明初的海禁政策,以至於大明的商人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和洋人做生意,很多和洋人生意做得好的商人,比如王直和林鳳,都被大明砍了頭。大明長期的海禁政策與對海商的背信棄義,使得大明的商人們十分不信任政府,對政府的責任感也就越來越低,由此帶來的就是偷税漏税成風。本來大明的制度就跟不上時代,收不到太多商税,再加上商人的有意作對,這僅有的税就更收不上來了。

後來大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福建月港開放口岸進行通商,始稱“隆慶開關”。開關的效果十分好,短短一月,大明就獲得了29000兩白銀的關税。但是如此巨大的利潤卻並沒有獲得大明臣子的青睞,他們不僅不加緊開關,收取更多的關税來緩解財政壓力,反而痛斥開放海禁是破壞祖宗之法,動搖國本,百害而無一利。大明,又喪失了一個税收來源。

三、低下的行政效率和難以置信的腐敗

前面的兩項都是從税收來源的角度來分析問題,但是如果大明能讓該交的税賦流入國庫,並讓這些錢發揮作用,大明也不至於亡的那麼快,但只可惜,大明連這個都做不到。先説行政效率的問題,大明的官吏總數,按照記載來看,是十分的少的,在明朝初年,僅僅有5000名大小官員,到了明朝末年,也只有15000人。這麼少的官員卻要統治人口多達一億的大帝國,勢必會力不從心。要知道今日中國的公務員總數多達716萬,輔助政府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更是多達3000多萬,就這樣,還顯得力不從心,人手不夠。大明這樣少的官員,則更是沒法管理了,人手不足,勢必就沒法監督地方繳税的執行,而只能依賴於當地的鄉紳。當地的鄉紳則往往利用自己在當地的權威,跟政府打馬虎眼,不斷的拖欠税賦,而大明官方也不敢撕破臉皮,畢竟大明是個實行村莊自治的國家,即所謂的行政不下鄉。朝廷的統治有賴於地方的鄉紳,也就由此聽之任之。但這種聽之任之給國家的財政卻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根據户部和太倉留存的文本,史學家發現從1586到1592年,大明的税賦居然被拖欠了746萬兩,而在1616年和1617年,則分別拖欠了236萬和286萬兩白銀。就算是改徵的税,大明也徵不來。

除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大明還有一個致命的痼疾在消磨着朝廷的財政,那就是無孔不入的腐敗。其中,最大的腐敗就在於軍隊,根據1620年的數據,大明在軍隊薪資方面花費了2000萬兩白銀,幾乎佔據當年收入的2/3,這個數字在名義上是發給123萬名士兵的,但是實際上,此時真正的士兵總數還不到50萬人,這其中的73萬人全都是官員虛報的名額,官員們通過這些空額矇蔽朝廷,從而貪墨空餉,佔公家的便宜。就連京城的禁衞軍也不能倖免,比如帝國的四衞軍在弘治年間有1萬騎兵和3萬步兵,但是到了嘉靖年間,卻只剩下了5000人,而馬則是一匹都沒有,以至於俺答可以在京城城郊燒殺搶掠、為所欲為。但是官員們明顯還不知足,他們不但吃了這些空餉,連本該屬於那50萬人的也要趁機貪墨。這也就導致了明朝軍隊的很多裝備老化嚴重、質量低劣,還會因為欠餉而譁變。就像明朝將領熊廷弼記得那樣:“時至寒冬,見士卒裸體穿甲,身無存棉,乃心如刀割,恨不得以身受之。”明朝的很多士兵,到了冬天,連件棉衣都穿不上,再加上經常欠餉,人家憑什麼給你賣命?可以説,大明的財政困難直接導致了大明軍事上的失敗,很多明朝士兵作戰時不僅士氣低落,甚至因為欠餉還主動投靠了清朝,他們帶過去的火器讓清朝如虎添翼,使得大明連火器這最後一點優勢都喪失殆盡。

本文配圖源於影視《大明劫》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埃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