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孝莊離世後,76歲老臣趕來哭喪,康熙見狀快快請起,你不用跪拜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清朝有一個女人輔佐三代皇帝,13歲嫁給皇太極,協助皇太極統一女真部落,幫助幼子順治坐穩皇位,晚年為年僅8歲登基的康熙保駕護航,她足智多謀,手擁巨大的權力卻沒有像慈禧一樣垂簾干政,而是一直位居幕後盡心盡力輔助清朝三代皇帝,這個偉大的女人就是孝莊太后。

孝莊太后1613年3月28日出生在科爾沁部落,科爾沁部落盛產皇后,50多個女人嫁到皇室,有4個人成為了皇后,6個人成為了皇妃,其他人也都嫁給了王公貴族,孝莊太后和她的姑姑孝端文皇后是科爾沁部落最有名的女人。
孝莊太后13歲出於政治聯姻嫁給大她21歲的皇太極,是一個典型的草原上的女子,喜歡騎着馬馳騁草原,跟她的姐姐海蘭珠温柔的性格完全相反,戎馬一身的皇太極風裏來雨裏去,突然遇到一個温柔似水的海蘭珠,鐵漢也有柔情的時候,非常疼愛比孝莊太后晚九年入宮的海蘭珠。

孝莊太后從小就愛讀史書,對國家大事有超出常人的理解,這為她日後輔佐帝王打下基礎,皇太極就是看到孝莊有勇有謀才高看她一眼。孝莊太后的日子越過越好,還在1638年生下順治帝,誰知順治帝才長到6歲,皇太極就駕鶴西去。
皇太極一死,多爾袞和豪格就爭搶起皇位,他們爭得難以分出勝負,多爾袞提議他們兩個誰也不當皇帝,由順治帝接位。順治帝年紀太小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國家,實權還是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上,孝莊太后是個聰明的女人,用政治手段哄騙多爾袞為她們母子兩服務。

孝莊和順治雖然是親母子,但兩人的親情水火不容,順治在治理國家方面沿用漢人的政治體系和文化制度,孝莊太后作為八旗子弟當然是反對漢化的做法,常常與順治產生尖鋭的矛盾,順治賭氣經常不去看他母親。
孝莊的在順治英年早逝後反省自身,認為母子兩關係鬧得這麼僵跟她太強勢有關,對孫兒康熙就變得和藹多了,康熙出巡盛京每天早上都要寫信請安,派人大老遠送去給孝莊太后。孝莊太后值得康熙對她好,康熙出痘、平定吳三桂、準噶爾、捉拿鰲拜,每件大事背後都有孝莊太后支持幫助,1675年察哈爾部的布爾尼叛亂,當時清朝沒有足夠的兵力阻擋,孝莊太后動用自己的力量從八旗裏選用了幾萬人去平定布爾尼。

1688年1月27日,康熙最愛的祖母去世了,享年75歲。75歲在古代算是高壽,孝莊太后也稱得上是喜喪,但康熙還是忍不住的傷心,《清實錄》記載康熙幾天沒吃東西沒喝過水。孝莊死的那天離過年只有5天,按照慣例棺材這種不吉利的東西不能留在宮中,但康熙打破慣例把孝莊的棺木好好安放在宮裏。
康熙為了祖母還打破了好幾個慣例,清朝辦喪事應該用白布,康熙全都用最高級的布匹做喪服,清朝皇帝新年應該在寢宮,但康熙一直守在慈寧宮,這樣違背慣例的事,康熙還做了很多,還不顧大家阻攔為孝莊剪短了頭髮。

不只是康熙對孝莊的離去很悲痛,大臣也非常敬愛孝莊,對她的離去同樣悲痛,大臣都跪在孝莊棺材前為她哭靈,這些大臣裏什麼樣官階的都有,康熙卻對其中一個格外開恩,將他扶起來不讓他跪在地上,這個大臣就是杜立德。
杜立德是明朝時期的人,出生於萬曆年間,崇禎末年1643年考上進士,但他還沒來得及做官明朝就滅亡了。幸運的是,順治帝執政期間任用漢臣,在順天府巡撫宋權的推薦下進入仕途,擔任中書科掌印職。1664年已康熙年間,杜立德任太子少傅、禮部尚書,1679年他已經快70歲,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用處就向康熙請辭,但朝中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康熙不肯放人,他又只能留下,一個7旬老人為什麼值得康熙挽留?

康熙16歲將鰲拜拿下,將他送往吏部定罪,杜立德身為吏部尚書對鰲拜展開調查,將鰲拜定為有欺君擅權、結黨營私等30條大罪的人。康熙平定三藩,又有杜立德的幫助,他幫助康熙出謀劃策,用安撫、收買等方式用8年時間平定三藩之亂。之後又幫參與了康熙擬定恩赦詔書的大事,那時他因為生病躺在牀上,康熙都要拿着詔書來到他牀邊問他意見,足以見得他對康熙是多麼的重要。
1680年,杜立德的身體實在是受不了了,有一次提出告老還鄉的申請,康熙這次同意了,杜立德就一直留在家裏養老。他比孝莊太后只大一歲,孝莊太后病逝的消息傳來,76歲的他強撐着一把老骨頭都要叫兒子趕着馬車倒他趕去為孝莊太后面前奔喪,也就有了前面他跪在地上卻被康熙扶起來的一幕。康熙扶起杜立德不只是看在他也年事已高的份上,還體現他體恤對國家有貢獻的老臣的一面,別人看了心裏也會覺得温暖。康熙把孝莊太后的棺木材放在安豐殿三十七年,沒事就去看一下,到他死了都沒下葬,直到雍正上台才把孝莊太后葬在昭西陵。

1698,81歲的杜立德去世,康熙賜他諡號“文端”,諡號是清朝皇帝為了表彰對國家有過特殊功勞的大臣,”文“字開頭的諡號是最高位的,康熙賜杜立德“文端”的諡號,證明他肯定了杜立德對國家的貢獻。杜立德這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主張皇上上朝,君臣可在朝上商討國事,主張地方官不要經常調動,這樣可以考察官員有沒有在當地幹實事,這些都有利於懲治官場。杜立德死後8年,康熙仍然沒有忘記他,只是經過天津一下,他想起杜立德就是天津人,還專門跑去了杜立德的目前祭奠,並且給杜立德的後代寫下了“永言惟舊”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