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對於孩子來説,努力學習就是最重要的責任。
對於家長來説,教育好孩子,是終身責任,更是任何事業都比不上的成功。然而,近年卻屢屢出現教育失敗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為人父母,我們不需要考試,但一定要堅持學習,經常反思,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人民日報》曾經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請一一對照:
1.給孩子特殊待遇2.孩子犯錯當面袒護3.過分注意孩子4.輕易滿足不合理要求5.允許孩子懶散6.對孩子央求7.包辦替代8.大驚小怪9.剝奪獨立10.害怕哭鬧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管,有教,有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當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01
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中了幾把
第1把刀:關愛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珍惜。
許多父母對着孩子總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關心過度,會被認為理所當然,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珍惜。
第2把刀:嘮叨太多,導致孩子逆反對抗。
父母每一次“説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指責他。父母若用權威武裝自己,孩子就用情緒保護自己。
第3把刀:干預太多,導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愛孩子,恨不得給他們穿衣、餵飯、做作業。若父母一直插手,包辦代勞,就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第4把刀:期望太多,導致孩子難以承受。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過高,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一旦孩子無法完成,就會自責,備受打擊,嚴重者會失去信心。
第5把刀:責備太多,導致孩子失去動力。
一些父母遇到問題只會責怪孩子,不想辦法解決,也不反思自己,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都説“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孩子的問題也與父母有關。
第6把刀:遷就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約束。
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許多毛病,養成許多壞習慣,若父母一再遷就、讓步,一定會寵壞孩子。
沒有規則的愛,沒有底線的縱容,對孩子只會造成傷害。
第7把刀:在意太多,導致孩子要挾家長。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得太重,重到不辨是非,結果讓自己卑微到泥土裏,孩子卻不領情。
一對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父母,會失去了自我。
一個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肯定是不幸的。
第8把刀:享受太多,導致孩子不知節儉。
很多父母誤解了“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導致現在豪門貴子在拼命,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讓孩子變得自私,喪失了獨立與愛的能力。
第9把刀:滿足太多,導致孩子缺乏快樂。
有些父母以為,盡最大能力滿足孩子,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持。
事實是,孩子越容易被滿足,就越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第10把刀:溺愛太多,導致孩子不能成長。
慣子如殺子,寵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溺愛孩子就是父母的過錯了。
過度寵愛孩子,會讓孩子不懂規則,沒有教養,為人處世沒有分寸,進入社會後一定會輸得很慘。
02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第一種? 重視教育的家庭
“桔生淮南即為橘,桔生淮北即為枳。”
由此看出,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一定能培養出一個熱愛學習的優秀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重視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人説,5天的學校教育頗有成效,但週末2天的家庭教育沒跟上,那麼孩子就會被打回原形,得到的教育成效就是0了。
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關鍵。
別讓“5+2=0”,別讓孩子輸在家教上。
第二種? 樂觀積極的家庭
有專家發現,孩子的性格越好,各方面都比同齡人更出色,將來也更加優秀。
父母的積極樂觀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孩子保持樂觀,積極面對所有困難與挫折,學會笑着面對生活,幸福感十足。
父親陪伴越多,孩子性格越好,邏輯越強。
每個家庭都應該營造和諧歡樂的氛圍,讓孩子發現生活的美好,學會熱愛生活。
第三種熱愛學習的家庭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習慣。”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良好習慣應該從小養成,但一味跟孩子説道理,他未必就聽得懂。
光説不練假把式,言傳身教,才是父母最該做的。
父母要帶頭先讀書,先學習,做好榜樣,孩子就願意向父母學習與看齊。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第四種? 情緒穩定的家庭
《都挺好》裏,父母過分的溺愛與偏心讓大兒子變得懦弱不堪,讓二兒子變得自私自利,更讓女兒怨恨上整個家庭。
由此可見,父母的好情緒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
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註定要比終日吵鬧甚至不健全的家庭裏的孩子更樂觀、更陽光、更上進。
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第五種尊重孩子的家庭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贈予的禮物,要想讓孩子優秀,首先要尊重他們的靈魂。
接納孩子的全部,信任他,放手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明天成為更好的自己。
尊重孩子的一切,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比起質疑與拒絕,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更重要。
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不斷給予孩子一點點啓迪,一點點力量,靜待花開,孩子的明天會更好。
第六種房屋整潔的家庭
有老師説過,從一個學生的書桌就能看出他的成績。
尖子生總能將學習用具收拾地乾乾淨淨,作業也做得很有條理。
那是因為他們從小養成了習慣,井然有序地對待生活中的一切。
房屋整潔也是家庭環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有序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不僅養成了有條理的好習慣,還能更從容地面對生活,應對今後的一切問題。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習慣養成應該滲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面。
第七種講究規矩的家庭
很認同這麼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放肆。”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放任,而是約束。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都不是對立的,兩者並存,是教育的根本。
“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溺愛孩子,是教育的不作為。
從小給孩子立好規矩,讓他遵守規矩,敬畏規則,成為一個有教養、有規矩的孩子,是父母的使命。
03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格”是指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對時間空間認知範圍的大小,因此格要精、細 ,局要大。
格局越大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的角度越多,對事物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從而有正確的行動,必然有好的結果。
而在家庭關係裏,父親的格局,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可以到達的高度。
曾經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未來成功與否,有80%是受到父親影響。
在家庭中,媽媽給孩子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滿足,而爸爸卻能帶給孩子更理性的思考。
在生活習慣的培養上,爸爸們更能教育孩子獨立、果斷,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
北大心理學教授表明:
媽媽的性格影響着孩子未來的心理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幸福。
而爸爸的性格和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
父親與孩子間良好關係的建立,直接影響着孩子的性格、世界觀、人生觀的建立。
你的孩子長大之後優不優秀,只要看看他爸爸就知道了!
在父親的陪伴與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加樂觀、開朗、自信、上進,比起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各方面的優勢都很明顯。
父親意志堅定,孩子就學會了百折不撓;
父親勇敢獨立,孩子就學會了堅強無畏;
父親胸懷寬廣,孩子就學會了大度包容;
父親是非分明,孩子就學會了堅持原則……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正如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和品行,所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羣之中。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每個男人都可能成為父親,但不是每個父親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好父親。
成功的孩子背後,一定站着成功的父親,給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建立遠大的格局。
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04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命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上説過,影響他一生的人,是母親:
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憐憫和同情,什麼是誠實和恥辱,什麼是堅強和不屈,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夢想和志遠。
很多人都説:三歲定八十。孩子最終成為怎樣的人,跟原始家庭的影響離不開關係,那最直接的人,便是母親。
最好的母親,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個詞怎麼都繞不開——情緒穩定。一個合格的母親,可以不用樣樣優秀,可以偶爾懶惰,可以偶爾膽怯,但至少得做到別把垃圾情緒傳染給孩子,只有情緒穩定的母親,才會讓兒女體會到究竟何為“愛”和“被愛”。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所説: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樂觀積極、熱愛生活,不會頻繁因為一點小事而暴怒發脾氣、摔東西的母親,自然會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如果常把“垃圾情緒”傳染給孩子,那孩子要麼就會變得敏感自卑,要麼就會變得易怒暴躁。
在抖音上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作者,他拍攝的視頻以家為基礎,講述母親與孩子的故事。雖然視頻數量不多,但是迅速爆紅,擁有一批穩定的粉絲用户。他們視頻通過孩子的視角去看待這個樂觀、積極而又有點沙雕的母親,例如他們去市場買菜回來後,母親帶着全家人模仿了印度人吃咖喱飯的情景以及玩了一場潑水,視頻最後還會配上一段總結文案,用詼諧有趣的語句表現出了這位善於發現生活小確幸的母親教會女兒的人生道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媽媽快樂,孩子也快樂,全家都快樂,媽媽難過,孩子忐忑,全家烏雲密佈。
其實,很多孩子的心理壓力,都是父母給的。他們從小就學會了看母親的臉色,能從媽媽的笑容裏看到接納和理解,也能從媽媽的皺眉中看到不耐煩和失望。努力去做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媽媽吧!
母親決定一個家的温度,更在潛移默化中決定着孩子的人性温度。
05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無論父母賺多少錢,取得多大的榮譽,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榮光。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作為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我們要給予孩子優秀的習慣、品質、人格和處世態度,為孩子的成長打好根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課堂。
作為影響孩子時間最長、作用最深遠的地方,我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成才做好準備。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不只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在你們不在場的時候,都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