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工建築工程與空間信息學院以“黨建+思政”激發課程新模式

山東理工大學建築工程與空間信息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抓牢課程建設“主戰場”,夯實課堂教學“主渠道”,打造教師隊伍“主力軍”,積極探索建築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切實提高育人實效。

學校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課程思政組織領導。學院成立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小組和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中心,完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學院每年拿出2-3萬元用於支持課程思政項目立項、課程思政教學競賽以及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論文發表。

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建築工程與空間信息學院課程思政建設規劃(2021-2025)》《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和任務,按照時間節點分步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最終形成“人人講思政”“課課有思政”的局面。

搭建載體平台,積極探索“黨建+課程思政”長效融合機制。在教工黨支部開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項目立項,並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必選項目,教學系、教學團隊、課程組建立課程思政的集體教研製度。黨支部的活動主動與教研活動實現有機融合,把課程思政的建設、改革和實施,作為專業內涵發展、提升辦學水平、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教師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獲學校基層黨建創新項目立項。

山理工建築工程與空間信息學院以“黨建+思政”激發課程新模式

抓牢課程建設“主戰場”,激發課程思政活力,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學院將課程思政建設融入教學改革,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和優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研究不同專業的育人目標,制定精確合理的培養目標,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温度。比如,工程管理專業將培養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作為課程思政目標,讓學生既要懂得工程領域的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依法執業,更要有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工匠精神。

學校加強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推進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與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組織教師全員參與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共提交63份教學設計與視頻,169份思政案例。校級課程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項27項,2門課程獲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建設立項, 7門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入選案例,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劉建平教授講授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集科學原理、工程技術、實踐應用於一體,結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特點,提出了思政線與知識線“雙線融合促發展”的課程建設理念,將思政育人目標與“金課”建設目標相結合,完善了超級工程、名人軼事、典型事故、學科前沿、虛擬仿真、實踐拓展等思政素材,依託MOOC+SPOC,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贏得師生一致好評。李素蕾老師的《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獲山東省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

創新課程考核模式,激發學生成長成才內生動力。設計“提精神-壓擔子-幹實事”課程考核模式,通過主題彙報、海報製作、實踐調研、情景模擬、工程倫理、職業規範等開放性題目考核學生的課程思政學習成果,將“認識課程-習得知識-梳理價值-遵守規範-合理決策”的專業知識體系教育鏈與“入耳-入心-內化-行動”課程思政教育鏈融合,持續激發學生成長成才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

夯實課堂教學“主渠道”,增強課程思政鮮活性生動性。靈活採用互動式教學法、研究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案例研討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探索,勤學善思。將工程案例“活素材”巧妙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工程師職業責任感、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深挖思政元素,全過程融入。學院教師深度挖掘各類課程中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始終堅持“課前、課中、課後”全過程融入思政元素,深化價值引領。比如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專業教師在設計課程設計作業時,通過選擇革命烈士的成長軌跡進行空間化展示或者對其發生的地理環境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從空間分析和地理環境的角度瞭解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過程。還有教師在課程中融入北斗衞星、空間站等航空航天技術知識,特別是國家自己解決的一些“卡脖子”難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打造教師隊伍“主力軍”,提高教師思政育人能力。加強培訓,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課程思政建設關鍵在教師,學院積極組織有關課程思政的專題培訓和講座,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對“課程思政”進行深入解讀,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導專業課教師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旁觀者向積極參與者、示範者轉變。通過舉辦示範聽課觀摩學習、課程思政經驗交流沙龍活動、課程思政微課比賽,提高教師參與度。同時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教師自評、專家或同行點評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實施教師課程思政考核制度,建立動態化、常態化、滾動式評價模式。將課程思政實施效果作為評價教師的關鍵內容,倒逼教師優化教學內容,使得課堂節節有質量,課課有提升。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情況和課程思政效果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院領導和教學督導深入課堂一線,對生搬硬套、生硬空洞等現象及時發現,及時反饋整改,鞭策教師真正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上下功夫,使教師“人人能思政”“處處講思政”。

(文/山東理工大學 黃文娟 高文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2 字。

轉載請註明: 山理工建築工程與空間信息學院以“黨建+思政”激發課程新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