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這是清末革命義士鑑湖女俠秋瑾寫下的一句豪氣干雲的詩,表達了準備為革命事業獻身犧牲的偉大精神。

然而,自近代以來,無數能人志士為了求得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特別是日軍全面侵華以來,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國內的所有人都摒棄前嫌,緊緊團結在了一起,同侵略者展開了殊死的拼搏。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其中最慘烈的一次,無疑是發生在1944年衡陽保衞戰,而更為人驚歎的是,這場戰役的指揮官由於聽錯了上峯的指令,而生生死守了孤城47天,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這個聽錯了指令的指揮官叫做方先覺,他為什麼會聽錯指令,原因現在已經不可考了,現在我們知道的是,因為這道命令,他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軍,絲毫沒有退縮膽怯,最後雖然無奈慘敗,卻在戰鬥中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和尊嚴。

那麼,方先覺究竟是何許人也?衡陽保衞戰又是一場怎樣的戰役呢?方先覺聽錯命令對戰役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一、出身名門的方先覺

方先覺出生於江蘇一個傳統的讀書人家,父親考有功名,做過前情的秀才,家裏在當地也算頗有名望,從小方先覺就被教育長大後要光宗耀祖,然而成年後的方先覺卻沒有顧念自己的小家,而是毅然投入到了挽救祖國天下的戰鬥之中。

方先覺從小就受過很好的教育,讀書時便成績優異,按照他原先給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做一個律師,但是在黑暗腐敗的舊中國,戰亂頻繁,匪盜猖獗,所有的法律條文都不過是一紙空文,學法律救不了中國。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在清楚地認識到中國社會的現狀之後,方先覺毅然選擇了新的人生道路——於1925年加入了黃埔軍校,立志從軍報國,從黃埔軍校畢業之後,他先後參加過北伐戰爭、台兒莊會戰,長沙會戰等一系列關係到民族命脈的重要戰爭,將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纏繞在了一起。

總而言之,憑着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對人民的同情,方先覺走上了為中國而戰的道路。他那做過秀才的父親,教給他的不僅僅是之乎者也的功利文章,還有達着兼濟天下的儒者胸襟,幼習庭訓的他無法看着山河破碎而無動於衷,提槍跨馬,為國家征戰沙場是他作為中華男兒的唯一選擇。

但是,此時的方先覺並不知道,保衞衡陽的重任即將落到他的頭上,命運給予他最大的一次考驗,馬上就要到來了。

二、敵我差距懸殊的衡陽保衞戰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了尾聲,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遭受了難以承受的巨大損失,於是為了挽回劣勢,窮途末路的日軍在中國大陸的戰場開始了瘋狂的進攻,中國軍隊因此傷亡慘重,衡陽保衞戰也是發生在這次進攻中。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衡陽保衞戰是一場英雄的戰鬥。當時為了打通中國東北到越南的交通線,日軍布重兵進攻豫湘桂地區,鄭州、洛陽、長沙相繼陷入敵手,衡陽岌岌可危,然而,誰也沒想到,就是在衡陽,日軍整整被拖住了47天,而且在戰鬥中傷亡慘重。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在敵軍的猛烈攻勢和狂轟亂炸之下,中國軍民始終堅守孤城。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使衡陽變成了日軍進攻線路上最難被拔掉的那顆釘子,最終日軍四面包圍了衡陽,發動了數次總攻,城內守軍彈盡糧絕,無力迴天,孤城最終淪陷。

然而,我們卻説這是一次偉大的失敗,中國人雖然敗了,卻敗得轟轟烈烈,日本人贏了,卻贏得灰頭土臉,在這場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衞戰”的戰鬥中,沒有任何一名中國軍人失掉了作為一箇中國人的傲骨和氣節。

但是,這場戰鬥最令人嘖嘖稱奇的還是,這場戰鬥能堅持這麼久的原因之一竟然是指揮官方先覺誤將作戰指令中的堅守七天聽成了堅守四十七天。

三、堅守47天的慘痛代價

原來在戰鬥打響之前,上級給方先覺的指示是堅守七天,而後向後方撤離,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方先覺誤聽成了堅守47天,然而就是這47天,讓方先覺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當時,同時也付出了堪稱慘烈的代價。

當時日軍不僅裝備優於我軍,而且數量也是我軍的好幾倍,依常理推測,這場仗完全已經預定了勝利,哪怕是堅守7天也是相當困難,何況是上峯命令的47天,方先覺雖然有所不解,卻盡了最大的力量去執行。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這場保衞戰打得異常地殘酷,日軍完全沒有預料到這裏會有一塊硬骨頭,而我軍方面,為了堅守城池,也是拼盡了最後一絲力氣,據當時的老兵回憶,當時城裏不僅糧食稀缺,樹根樹皮,池塘裏的魚蝦,甚至是天上的飛鳥都被他們弄來吃了,而且由於天氣炎熱,戰死的屍體得不到及時處理,各種疾病開始在軍中蔓延。

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衡陽的守軍依舊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據相關數據表明,日軍在這場戰鬥中死亡的人數達15000人以上,輕重傷員在40000左右。

自抗戰以來,中國對日本的勝利就是用人數堆出來的,平均犧牲五六名中國士兵,才能換得一條日本人的性命,然而方先覺的部隊在以少戰多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般成績,已然是十分驚人了。

在最後投降時,方先覺在電話裏對部下説:“我軍衡陽一戰,自始至終,問心無愧”,這些數據,便是他説這句話最硬的底氣,這句話他説得擲地有聲,衡陽的守軍部隊,雖敗猶榮。

總而言之,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方先覺帶領軍隊堅守了47天,與其説這個奇蹟是一個誤會造成的,不如説是方先覺極其部下所有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愛國熱情築成的。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下一秒是不是還能活着,這時候支撐他們繼續守衞城池的信念,絕對不僅僅是簡簡單單一道上峯的命令,而是他們心底對腳下這片熱土深深的眷念,他們知道,背後就是故國山河,身後就是家鄉和人民,他們退無可退。

結語:

晨曦剛從地平面升起的時候,彈盡糧絕,再無力支撐的方先覺同意與日軍談判,最終以保存傷兵性命的條件答應向日方投降。

一場惡戰就這樣落下了帷幕,哪怕隔着大半個世紀的時光,回頭望去,仍然不免覺得心驚肉跳,就彷彿血肉還在眼前橫飛,飛機的轟炸生還在耳畔呼嘯,有些東西是不會隨着時光的堆積而變得暗淡的,不管什麼時候你回頭去看,都鮮活得驚人,我們把這種東西叫做民族的記憶。

太平盛世從來就不是天然就有的,也不是什麼上天的恩賜,每一個太平盛世的地基都是由無數人的汗水和勞作,甚至和鮮血和白骨築成的,我們行走在平坦寬闊的道路上,卻一點也不敢鬆懈。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勝利得來不容易,縱使是在四海昇平的年代,也不能把戰鬥的年月輕易地忘掉,時代浪潮滾滾向前,當有一天曆史的重任交付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們總應該繼往開來,負重前行,不然如何對得起先輩的付出。

參考資料:《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4 字。

轉載請註明: 上級命令堅守7天,他錯聽成“死守47天”,結果創造出軍事史奇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