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教育強國”和“製造強國”的建設進程中,行業特色型高校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數據顯示,教育部直屬和地方所屬的170多所“雙一流”高校中,行業特色型高校佔整體的四分之一,辦學實力非常強。從國家級獎項的統計可見,行業特色型高校也有半數作為獲獎單位名列其中。
隨着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產業界和教育界也面臨深度轉型,行業特色型高校更是面臨着加速轉型發展的挑戰。關鍵技術突破如何解決?中國在新一輪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革命中如何彎道超車?這些都需要行業特色型高校參與解決。
同時,對大學而言,未來的教育是更開放的“全景式教育”,一個行業特色鮮明的學校,一定和行業發展的起伏相伴,行業興,大學則興,行業衰,大學則弱。但是高校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發展目標以及需求,對於行業特色型高校來説,辦學的資源、人才的培養如何擺脱行業發展的週期變化,不斷地發展並且在更開放的場景中承擔起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引領時代發展的命題?這些都是需要高校自身的思考。
行業特色型大學要處理好四個問題:單一學科還是多學科?綜合型還是行業型?傳統優勢的培優還是培育新學科?面向行業還是面向全社會?
人才定位:迴歸行業還是淡化特色?
1951年底,教育部擬定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把綜合性大學的工科全部按行業劃校,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隨即啓動,最後誕生了181所行業特色型高校。院系調整後,不僅每所高校所處的行業各不相同,還有中央和地方各種不同層次的高校。從實行“雙一流”建設以來,尤其是從第四輪學科評估開始後,行業型高校紛紛向“外延擴大”和“內涵擴大”轉型。有的擴招、有的擴系、有的擴院,還有的合併,進行了橫向發展和縱向發展。
那麼,這樣的變化對行業特色型高校來説是迴歸還是超越?行業特色型高校的目標定位還是對接原本行業的產業鏈嗎?如何處理行業特色和綜合性辦學的關係?對於不斷變化的行業究竟如何提升適應性、引領性?這些都是行業型特色高校需要思考的大問題。
行業特色型高校有幾個非常鮮明的特徵:人才定位面向特定行業;學科非常集中和有針對性,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基礎學科相對薄弱;院系結構根據行業的崗位和專業設置形成核心體系;科學研究着重於應用技術和過程的開發。這也造成傳統的行業特色型高校主要聚焦產業的需求,採取“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但是,面對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關鍵技術突破急需要行業型特色大學解決;新一輪技術革命使得我們面臨重大的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挑戰;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們的學科也面臨調整的需要;未來教育的泛在方式,年輕人就業觀念等方面的變化,使得行業特色型高校面臨着發展的困境和機遇。
因此,對於行業特色型高校的發展,業界有一種觀點認為,認為必須繼續強化辦學特色,同時要淡化行業特色。那麼對於高校來説,考慮行業型高校的定位發展路徑,究竟是按照學術型、應用型還是職業型發展?究竟是要面向知識發現的創新導向,還是面向產業研究的創新導向?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以更多投入,發揮優勢所長
真正把一所行業特色型高校辦好,究竟需要什麼?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從第一批碩士點、博士點開始,華東理工大學均以化工為特色。化工和生物結合,衍生出生物化工專業;化工和材料結合,衍生出材料化工專業;化工和自動化結合,衍生出信息專業。雖然學校很早就提出了多學科、高水平發展,但時至今日,學校的學科數量仍然不多。
今年,華東理工大學新增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共有22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其中,有4個類別專業學位博士點和18個一級博士點不僅涵蓋工科、理科,還有管理和農學。這表明,學校真正開始由單一的化工特色向理工學科轉型。但是,華東理工仍然沒有土木專業,更沒有醫學專業。儘管有藥學,但主要研究農藥、藥物化學。所以,學校的綜合性發展仍然存在短板。如果把這些短板補齊,才能真正成為綜合性大學。
對行業特色型高校來説,如何在特色優勢學科的基礎上,進行更多元化、多學科的發展非常重要。相比綜合性大學的一個系就是一個學科,行業特色型高校的發展思路完全不一樣,培養的人才也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特色型高校強調綜合性後,就容易弱化特色。因此,學校要在保持特色的前提情況下進行綜合發展。在第四輪產業革命中,大學應該好好分析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以更多投入來發揮自己的優勢所長。
緊密結合國家需求,培養卓越人才
行業特色型高校到底該走怎樣的人才培養之路?
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要培養大批的卓越工程師,解決我國人才強國問題。辦社會主義的大學,一定要與國家需求密切結合,形成適合於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分類管理機制。
其次,大學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抓住機遇,勇於謀劃新作為。華東理工大學申報建設材料生物學與動態化學前沿科學中心時,其他的申請都來自985高校,但是我們也成功申報了。
大學要和社會緊密聯合,採用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並且高校本身要在辦學理念、學科、人才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轉型發展的思考和舉措。面向重點行業,華東理工大學以化學為優勢的同時,關注周邊學科如生物、材料、能源、信息,組建優質學科羣。以一個優質的學科帶動學科羣的建設,從而帶動學校相關的綜合性發展。
在培養模式上,行業特色型高校應該以多模式培養卓越人才。重點在於,從以前的知識傳授型向能力培養型轉化,因為真正創新型的卓越人才必須學會批判思維。此外,創新培養機制,如跨學科聘任、跨學院選科、跨學院平台設置等。大學也要向社會開放,很多學校都有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參考。
真正要辦特色高水平大學,首先要維護自己的特色,然後強化基礎,沿着特色方向把基礎強化,做實“四個象限”:傳統領域、應用領域、新興學科、基礎學科。行業特色型高校的轉型發展路徑,在我看來,就是要做強和做大,包括兩條路徑:一是把優勢學科與新興學科領域交叉融合,使得優勢學科內涵發展壯大,做大行業特色型高校的學科羣;二是優勢學科要向基礎深入,尤其是工程科學向物理、力學、數學延伸,強化基礎,使得發展更具堅強的後勁和牢固的基礎。這樣,行業特色型大學會越辦越有特色,更加具有生命力。
作者:辛忠(作者為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本報記者儲舒婷整理)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來源:本報資料圖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