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9日)是中考首日。截至目前,語文、綜合測試、外語及數學科目的考試已經順利結束。來看看市教育考試院發佈的語文、英語及綜合測試試卷專家點評吧!
語文試卷“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立德樹人、文化傳承、學科素養、教學實踐等角度對今年的語文試卷進行了評析。
一、落實立德樹人注重價值導向
試卷關注學生成長,注重文化傳承,弘揚工匠精神,體現時代主題。
課內文言語段節選自教材中的三篇經典作品《賣油翁》《核舟記》《口技》,學生通過比較閲讀可以再次領略高超的民間技藝。課外文言語段講述明成化年間的官員到地方擔任巡撫,不帶僮僕,以免引起百姓抱怨的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方正自律、廉潔奉公的優良傳統。
説明文把學生帶到了600多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記敍文講述當代一位退休工程師給玩具做“微創手術”的故事,體現對精益求精的追求,彰顯對美好人性的讚美。“綜合運用”圍繞課本劇創作,讓學生感受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的積極昂揚的新時代精神。
二、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五育並舉
試卷延續以往的古詩文、現代文、綜合運用、寫作四大板塊,堅持以學生為本、教考一致的原則。試題涵蓋了知識積累、理解分析、拓展運用等不同能力目標,堅持政治性、科學性、公平性、規範性。
如理解性默寫的情境設置滲透勞動教育,貼近學生生活,綜合運用課本劇台詞設計融入德育要求,考查人際交往中的禮貌用語,這些都體現了五育並舉的理念。
作文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為題,命題者對“有意思”作了解釋,體現了人文關懷。提示語“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開放的眼光,去發現、感悟生活的“意義”,既避免了學生簡單套題,又能觸發寫作靈感,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三、注重語文素養 提升思維品質
試卷體現了對語文素養的關注。比如19題分析句子的“語言表現力”,學生可以從修辭、動詞或疊詞運用等角度入手答題,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解讀。“綜合運用”設計了一個“用優秀寓言故事滋養心靈”的活動,凸顯了“情境創設”“文化傳承”“任務構建”“圖文並茂”等特色。圍繞課本劇創作,要求學生為演出海報寫宣傳語;運用課內外語文知識,選擇適合主題的創作手法;最後再為課本劇擬寫結尾台詞。在完成試題的過程中,學生能真切地感知傳統文化的脈動,傾聽傳統文化在當代的迴響。
試題關注思維品質的考查,比如15題要求簡述《鄭和的遠航》第7段不能刪除的理由,要求學生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通觀全篇;20題為現代文二選擇合適的標題,開放度比較高;寫作題中的“更”字激發學生從直觀的生活場景,經由一個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既能讓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寫出自己的“意思”,又給學生高水平的發揮留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四、引導教學實踐體現穩中有新
試卷關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如12題關聯詞的選用,14題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6題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8題插敍的作用等,對教學實踐有很強的引導,提醒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要聚焦教材,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
試題在保持穩定的同時,有不少創新之處。課內文言的三個選段,主旨有一定的關聯,體現了羣文閲讀的重要性。“綜合運用”以“我與愚公相遇在2021年”為標題創作課本劇,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寫作以提示語的方式來引出作文題目,而提示語本身就是學生在生活中查閲詞典的情境,是生活化的再現。
英語試卷:聚焦時代命題 彰顯核心素養
英語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相關專家對試卷進行了評析。專家一致認為,試卷以立德樹人為本,依據課程標準科學命題,重點考查考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卷的情境創設富有時代感,傳遞正能量,體現了英語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融合統一的特點。
一、以立德樹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試卷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在試題中。試卷聽力部分通過設置與考生日常生活相關、內容豐富的交際情境和表達話題,如誠實守信、關愛家人、保護環境等,激活考生思維,引導考生思考,促使考生在語言體驗中感悟育人價值。
筆試部分關注考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語篇內容涉及感謝師恩、科技創新、體育精神、美麗中國、熱愛勞動等主題,如雜交水稻之父的傑出貢獻、肝膽外科專家的高尚醫德、青年學子參軍報效祖國的堅定決心等。試卷涉及中國農民畫、花博會等中國文化,增強考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同時提高考生的審美與人文素養。
二、以核心素養為重,彰顯人文學科本質
2021年是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實施的第一年,英語聽説測試納入評價體系,開啓了初中英語對聽、説、讀、看、寫等能力的全面考查。
試卷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通過創設具有鮮明時代性的情境,考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試卷為考生分析、比較、歸納、推斷、評價等思維活動留出了足夠的空間。如聽説測試的複述、表達,筆試部分的語篇C、D等,要求考生在答題過程中調動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考查了考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又如語篇A要求推斷寫作意圖,語篇D要求回答開放式問題,都表現出對考生元認知策略、交際策略的關注。
閲讀B篇總結不同時代科技發明的經驗,閲讀C篇講述草原生活體驗的故事,引導考生從跨文化視角瞭解和認識中外優秀文化,培養考生的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三、以引導教學為要,發揮測評導向作用
今年增加的聽説測試注重對考生基礎語音知識、常用語言功能,以及在情境中聽力理解、信息處理、交流表達等能力的綜合考查。
筆試部分減少了考查記憶和機械訓練的內容,增加了對思維能力的考查,增強了與考生生活實際的聯繫。如回答問題最後一道開放性試題要求考生在全文理解的基礎上,挖掘文本的深層含義,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這提醒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運用閲讀策略與文本深入互動,成為具有讀寫力和思考力的學習者。
又如情境作文“申請教學小助手”提供了充分的內容選擇和語言表達的空間,要求考生結合自身興趣和特長,以信件形式向教導處有關教師闡述申請理由,提醒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樹立讀者意識,同時關注學生在自我認知、交流禮儀等方面的完善。
試卷語料的選擇啓發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並在課餘豐富生活、關心他人,成為全面發展的棟樑之才。
多年來,上海中考英語科目在不斷探索中走向成熟,從最初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逐漸發展到如今對聽、説、讀、看、寫等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全面考查,正向着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探索育人本質的方向不斷邁進。
專家點評上海中考綜合測試試卷
今年,跨學科案例分析、理化實驗操作首次開考。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學科專家對綜合測試試卷進行了評析。
物理:
凸顯核心素養 落實立德樹人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測試物理考試依據《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命題。筆試部分試題在內容、難度等方面保持穩定,結構規範合理,知識點覆蓋率高;實驗操作考試以實際操作形式考核學生的科學素養。試卷既體現了初中學業考試的功能,也發揮了良好的教學導向作用。
一、立足真實情境,落實立德樹人
試卷中不少試題取材於生活實際,突出了物理學科與科學前沿、日常生產和生活的聯繫。如第7題的上海地區家庭電路標準和電飯鍋;第8題的上海之春音樂節。特別是第13題的高海拔地區煮蛋問題,不僅取材於生活中的真實情境,而且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以致用。
試卷第3、9、19題分別以 “祝融號”火星車、“天和”核心艙、“蛟龍號”深海潛水器為素材,創設不同情境,展示我國在航天、航海、太空探索等科技領域的偉大成就,不僅引導學生關注物理學科和前沿科學發展的關係,更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凸顯核心素養,強調思維過程
試卷注重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突出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考查,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避免機械訓練。如第12題電路故障分析,要求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進行分類討論,並按題目要求,依據現象判斷故障,做出一一對應的表述,考查學生思維的縝密性與表達的完整性;第19題以“蛟龍號”深海懸停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從壓強定義出發,推導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式及適用條件,突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第20題“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考查了學生獲取、利用信息進行推理的能力,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思路和途徑解決問題,兼顧了不同學生解決問題視角的差異。
三、重視物理實驗,體現學科特色
物理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今年物理學科考試新增了實驗操作項目,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水平進行考核,與紙筆考試中的實驗題相互補充,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重視實驗操作,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提升物理實驗素養。
化學:
知識與能力共舉 理論和實踐並重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測試化學部分,以《上海市中小學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着眼於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試卷穩中有進、結構合理。既體現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功能,又發揮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聚焦熱點,彰顯學科價值
試卷堅持立德樹人,將育人要素與學科要素有機融合。如38題,以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為背景,基於火箭發射、火星探測、空間站供氧等真實情境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科技發展中的重大突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39題關於碳循環的部分,圍繞物質觀、守恆觀、轉化觀進行問題設計,考查學生對物質轉化的整體理解,彰顯了化學學科價值,體現了化學在人類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貢獻。
二、注重能力,凸顯思維品質
試卷以學科知識內容為載體,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考查。如40題製備氫氧化鎂的實驗分析,要求學生理解實驗目的,結合提供的數據,基於證據展開推理,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證據推理和守恆思想等核心素養。試卷注重在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層面的立意,考查學生在新情景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41題廢液中貴金屬的回收,要求學生基於實驗事實分析實驗過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落實了能力導向的理念。
三、落實課改,體現穩中求新
試卷延續了對學科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識的考查,難度保持穩定。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要求,化學命題在題量、題型、考試形式等方面作了調整,試題由25題調整為21題,新增了不定項選擇以及實驗操作考試。在各大題裏均體現了基礎與能力的梯度分配。
四、重視實驗,引導化學教學
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理解實驗原理、正確使用儀器、操作步驟規範,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實驗基本技能。2021年初中學業水平考新增的實驗操作考試,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氣體制備、物質分離等實驗操作,考查了掌握儀器的使用和操作的規範性,與筆試實驗試題對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分析推理等能力的考核相結合, 全面考查學生的實驗素養。引導化學教學重視實驗,以達到啓迪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態度的育人目標。
跨學科案例分析:
聚焦學科融合 凸顯育人價值
跨學科案例分析是2021年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命題以上海市中學地理、生命科學課程標準為依據,考查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中信息提取與處理、問題分析與質疑、結論闡釋與創新的能力,關注跨學科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融入扶貧情境,體現責任擔當
試題情境緊扣時代脈搏,貼近學生生活,注重育人功能。案例以援滇扶貧為背景,以上海將茭白引種至雲南省德宏州為素材,通過分析茭白生長特性、比較兩地自然條件、探索茭白引種德宏州的優勢、思考如何將茭白從德宏州運輸至上海等問題,引導學生關心扶貧工作,樹立責任意識,厚植家國情懷。
二、立足問題解決,注重學科融合
真實問題通常是複雜的,解決這些問題往往需要跨學科協作。試題以真實情境為起點,基於學生認知水平,結合地理、生命科學的核心概念,將生活中真實、綜合、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可檢測的試題,考查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將德宏州的茭白運輸到上海需要考慮哪些因素,要求學生在提取情境中有關茭白生物學特性、兩地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基礎上,運用地理、生命科學中相關原理,建立合理的、跨學科的邏輯聯繫,進行綜合分析。
三、關注資源利用,增強生態意識
試題滲透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體現了地理和生命科學共同的價值取向。例如,在茭白葉的利用中,試題通過對比傳統焚燒與生態循環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引發學生從生態知識、生態意識、生態行為等方面對資源再利用進行思考,從而促進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綠色發展等觀念的形成,也引導學生關注農業,熱愛勞動。
四、培育核心素養,引導教學實踐
試題自然融合地理和生命科學的知識,體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引導學生以更廣闊的視野觀察和分析各種現象,以科學的方法對疑難問題進行探究,倡導嚴謹的邏輯思維與開放性思維的結合。引導教師增強跨學科教學的意識與能力,加強跨學科案例的收集與學習,不斷提高跨學科教學水平,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相應的豐富多彩的跨學科案例教學活動。
道法、歷史科目考試明日舉行
這份考前提醒請收好!
21日上午9:00—9:40進行道德與法治科目考試,下午2:00—2:40進行歷史科目考試,市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
1.6月21日是工作日,請考生和家長充分考慮交通、天氣等因素,至少提前45分鐘到達考點,憑本人准考證進入考點參加考試,嚴禁攜帶各種通訊工具(如手機等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計算器、錄放設備、塗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
2.道德與法治科目實行開卷考試,允許考生攜帶《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道德與法治》(八-九年級),教科書中不得夾帶或粘貼任何材料。
3.歷史科目實行開卷考試,允許考生攜帶《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中國歷史》第一、二、三、四冊和《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世界歷史》第一、二冊參加考試,教科書中不得夾帶或粘貼任何材料。
內容來源:上海招考微信公眾號
編輯 | 袁曼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