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衞城”這座圓明園中唯一的園中城,為何有此待遇

“舍衞城”這座圓明園中唯一的園中城,為何有此待遇

我們接着聊圓明園,這次重點説説舍衞城。

舍衞城位於圓明園北部,西南為坐石臨流,北為西峯秀色,西側為文源閣,東隔護城河與廓然大公相望。它是圓明園內唯一一座獨立的城池式建築羣,城四周有厚實堅固的城牆,城門上建有高大的門樓,東、西、北三面環繞有護城河。舍衞城的很多匾額都是清朝皇帝御筆親題,他們在圓明園期間每逢初一、十五要到舍衞城拜佛。

舍衞城的命名源自佛教史上第一座寺廟所在地——古印度舍衞國城。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過舍衞城,並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他所看到的景象,《西遊記》裏並沒有説。據圓明園中標識牌介紹,此城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10米,正門為南門,與買賣街相接。城中廟宇供奉三世佛、彌勒佛、城隍、關帝等大量佛像,也是一個眾神開會的地方。

圓明園本身就是皇家園林,普通民眾不可能進入,專門用於供奉神佛的場所也不少,比如我此前説過的“慈雲普護”“月地雲居”“日天琳宇”等,為什麼還要專門修一座舍衞城呢?這還要從清朝立國史説起。大清的始祖為女真族,他們的信仰是薩滿教,相信萬物有神靈。清朝順治帝入關後,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沿襲了明代人的信仰,也開始信奉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為了迎接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入京,還專門修建了黃寺。康熙更是將尊崇藏傳佛教定為國策。雍正當年為贏得父皇的信任,經常在圓明園與高僧談禪,還自號“圓明”居士。

雍正八年(1730),北京西郊發生了地震,圓明園內部分房屋倒坍,雍正長跪於地,祈禱上天,但災禍仍然不斷。第二年,就修了舍衞城,由南向北依次是“壽國壽民殿”“仁慈殿”“普福宮”,南門上的“舍衞城”和北城樓上的“最勝閣”都是乾隆御筆。這裏收集了西藏、蒙古及外藩向歷代大清帝王進貢的,大臣和皇帝、太后和皇后壽誕進獻的金佛像、玉佛像、銅塑像、珍貴法器、經文等,年復一年,竟達數十萬尊。

因這裏的寶物太多了,才派兵把守,享受着皇家園林中最高的待遇。可奈何,圓明園遭劫掠焚燬,所藏佛像、法器和經文也都不知所蹤,僅此一處造成的損失,無論從經濟價值還是歷史文化價值來看,都是無法估量的。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2 字。

轉載請註明: “舍衞城”這座圓明園中唯一的園中城,為何有此待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