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失去的一百年:被民族主義壓垮的經濟
提起阿根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地理教科書上的那個畜牧業大國,還是每每在世界盃上鎩羽而歸,被媒體渲染成悲劇英雄的偽足球王國,亦或是在馬島海戰中那個被衰落的日不落帝國吊打的南美第一軍事強國。
阿根廷身上有着每一個南美國家的通病,腐敗、毒品、高失業率以及落後的工業,然而當我們把歷史的時鐘撥回到上個世紀前三十年,那時候的阿根廷卻是黃金滿地的人間天堂,那麼阿根廷為什麼會在一百年年間從高處一落千丈,從人間天堂跌落至谷底。
一''南美之光''
上帝曾經發給了阿根廷一手好牌,19世紀6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得進行中,大洋彼岸的阿根廷在經歷早期的混亂後,巴託洛梅就任阿根廷政府總統。
巴託洛梅上任之後,一改前幾任政府的迂腐作態,執行近代化經濟自由政策,阿根廷很快變成了一塊冒險家的樂園,不少在歐洲飽受''內卷''之苦投資者及平民移民阿根廷,他們為新生的國家帶來了先進的歐洲技術以及充沛的勞動力。
從1870年起,阿根廷國民死亡率大幅降低,人口連年增長,鐵路里程從建國時期的503公里增加到3.1萬公里,小麥出口量和肉類出口量為全球第一。國家硬實力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帶來了軟實力的提升,阿根廷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義務教育制度的國家之一。
在19世紀末,阿根廷的識字率就已達到了驚人的65%。到了20世紀初,阿根廷經濟總量排名為全球第九,在當時各國的電影中,有錢人的形象無一例外,都是渾身散發着珠光寶氣的阿根廷人。
經濟實力強力,人民生活富裕的阿根廷,成為了歐洲貴族嚴重新生活的燈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阿根廷政府採取絕對中立的對外政策,吸引了大量歐洲舊貴族避難,與之而來的是大量黃金財富,阿根廷首都更是被時人稱之為''南美巴黎''。
二 ''政治危機''與''民粹經濟''
1810年,阿根廷爆發了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五月革命,隨後幾年,阿根廷人民在南美解放者聖馬丁的帶領下,驅逐了盤踞在阿根廷各地的西班牙軍隊,並於1816年正式建國,效仿美國建立聯邦政體。
阿根廷建國之後,在首席執政官德普埃雷東的主持下,修訂了阿根廷國的第一部憲法,然而這部憲法因過於強調中央權力而引起了其他各地自治政權的不滿,德普埃雷東在巨大的壓力下被迫辭職。
8年後的1824年,阿根廷各邦長官再度召集議會中,議會確立了阿根廷國的新憲法,並選舉貝納迪諾為阿根廷國的首任總統。阿根廷是堅定的美式民主效仿者,美式民主能夠在國家運轉下的基礎並不是克里蒙梭的三權分立的概念,而是軍隊能否遊離在政壇外。
然而,阿根廷政府並不能有效制衡軍隊的權力。19世紀中葉,隨着大批歐洲人前往阿根廷定居,阿根廷的經濟在聯邦政府的管轄下實現了經濟騰飛,遠洋航運行業的出現使得阿根廷的牛肉能夠遠銷海外,為阿根廷的工業化積累了大量財富。
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軍隊勢力的龐大以及軍隊腐敗現象的出現,政府已經漸漸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軍隊已經完全失控,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破壞了阿根廷政府的信譽,軍方將領烏里烏魯發動政變,成立軍政府,殘酷鎮壓反對黨。
顛顛撞撞渡過蕭條期後,又碰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擅長投機的阿根廷政府選擇投靠軸心國一方,為了向軸心國示好,阿根廷拒絕了大量猶太難民的政治避難請求,隨後又頒佈禁止猶太人入境的法律。
作為向法西斯集團表達中心的投名狀,因此阿根廷在二戰期間享受到了軸心國提供的各種便利,而德國法西斯集團也將阿根廷視為戰敗後的避難天堂,大量黃金和財富湧入阿根廷境內,阿根廷迎來了發展的契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根廷政府沒有抓住二戰的契機。在烏里烏魯下台之後,四屆政府交替上台,文臣武官互相攻訐,雙方在議會及接頭大打出手,把政治玩出了古惑仔的感覺。6年二戰,阿根廷經濟陷入泥潭之中,直到1946年,阿根廷民粹主義政治家庇隆上台,國內局勢才稍顯緩和。
庇隆上台之後,開創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後人將其稱之為庇隆主義,庇隆主義的核心內容有兩個,一是拉攏工人階級,二是給資本金提供大量政策福利,可謂是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路。
庇隆對外政策強硬,打出冷戰版''阿根廷人優先''的旗號,致力於經濟獨立以及國家快速工業化,效仿蘇聯東歐各國開展五年計劃,一時間阿根廷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庇隆聲望到達頂峯。
就在庇隆以為自己將成為第二個聖馬丁之時,大洋彼岸的西歐通過馬歇爾計劃開始了復興的第一步,而這也是毀滅庇隆及阿根廷全國的開始。支撐''庇隆主義''思想的主要產業是畜牧業,二戰後國家糧價及肉價暴漲,身為畜牧業大國的阿根廷趁此吸收了大量財富。
而歐洲在馬歇爾計劃下復甦之後,國際食品價格大幅下降,阿根廷畜牧行業利潤大幅降低,經濟再度陷入泥潭當中,''庇隆主義''神奇不在。庇隆為了保住自己的總統位置,決定向美國和解,頒佈了《外國投資法》。
其中包含向美孚石油公司出售石油開採權的條例,國家機器成為了美帝國主義的買辦階級,大規模出賣經濟主權及阿根廷本土工廠導致阿根廷人民的不滿,庇隆也從阿根廷民族英雄轉變成了最大''阿奸'',被迫下台流亡西班牙。
庇隆下台之後,新的阿根廷政府投靠美國,加入了美國一手建立的佈雷頓森林經濟體系,拋棄了原有的金本位下的貨幣制度,這導致大量黃金從阿根廷境內流失,阿根廷人得到的只是幾張美元。
雖然庇隆已經下台,但是''庇隆主義''中的民粹主義經濟卻深入阿根廷百姓以及各級官員的心中,為了維護高福利社會的虛榮假象,阿根廷當局決定大肆印刷鈔票,通貨膨脹日益嚴重,民粹經濟的副作用愈加明顯。
三 ''不自量力的戰爭''
1976年,時任總統伊莎貝爾因經濟政策嚴重失誤,政府軍將軍加爾特里率軍進駐總統府,就這樣世界第一位女總統僅僅執政三年就被趕下了權力最高點。新的阿根廷政府成立後,面對深陷泥潭的市場經濟,只懂得打打殺殺的軍方將軍一籌莫展。
這時候就有官員提議,既然我們能靠借債度日,為什麼要發展經濟呢。這下可點通了這些高層將軍,於是瘋狂透支阿根廷國家信用,大肆借債。阿根廷政府拿了那麼多錢,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可好,提高民眾福利?不可能,我們辛辛苦苦借來的錢為什麼要分給老百姓。
建工廠搞基建?不可能,建工廠盈利要好幾年的時間,基建這種功不在當下的大工程對現在來説吃力不討好,我們阿根廷要贏在當下明白嗎?贏在當下的首要目標就是消滅反對派!於是阿根廷政府將借來的鈔票全部用來購買軍事裝備,武裝軍隊,全力對付游擊隊。
阿政府秉持''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原則,在70年代末屠殺了約19000人,而當時阿根廷境內的游擊隊成員只有約2000人。
這下可好,國內大搞恐怖統治,對外經濟交由買辦,阿根廷百姓實在是無法生活下去了,大量阿根廷百姓出逃到鄰國淪為難民。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美洲各國吸納了約200餘萬阿根廷難民。
阿政府眼看人口不斷流失,焦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軍政府總統加爾鐵裏橫空出世,在議會上對屬下講:''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經濟狀況,但我們可以轉移國家矛盾啊,我們阿根廷雖然是混血人種居多,但是隻要激起民族主義者的那顆熱血之心,何愁大業不成?''
軍官們恍然大悟,接着追問加爾鐵裏,那我們要向哪個國家轉移矛盾呢。加爾鐵裏思考一番,緩緩説道:''南美諸國現已都成美國小弟,我們對任何一個開刀都會引發國家形勢動盪。因此我們要選擇一個和我們有矛盾,有糾紛,但又不在南美的國家,所以我決定,向英國開刀!拿下馬島!奪回我們自己的土地!''
加爾鐵裏一番激動人心的言論成功將內部矛盾轉變成對外矛盾,阿根廷年輕人熱情高漲,一時間各地軍營新兵絡繹不絕。阿根廷海軍又在馬島海域附近各種挑釁,戰爭一觸即發。
1982年4月,英阿馬島戰爭打響,戰爭初期阿根廷憑藉地理優勢佔據上風,但是英國畢竟是曾經的海軍大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英國特混艦隊進入馬島海域之後,海陸空三方立體式協同打擊阿政府軍。
一羣熱情高漲的阿根廷新兵青年哪裏是大英職業軍人的對手,這場''鬧劇''一般的戰爭僅用時兩個月,英國方面就收復被阿政府佔領的馬島,加爾鐵裏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戰爭結束不久後就引咎辭職,後被判刑12年。
馬島海戰的失利,標誌着阿根廷軍政府企圖轉移國內矛盾的計劃徹底破產,阿根廷海軍力量幾乎全軍覆沒,重建希望微乎其微,同時,阿根廷政府也因為馬島海戰背上了鉅額債務,進一步透支了自己的國家信用,時至今日,阿根廷仍然未還清戰爭前購買法國產的飛魚導彈的貨款。
結語
阿根廷從曾經的富裕之國到如今的破產之國,根本原因在於阿根廷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阿根廷只有政治投機者,只有以權謀私的偽劣小人,和資產階級買辦集團。從二戰時期向軸心國屢屢示好,到冷戰時期在兩大陣營之間反覆橫跳,所謂的''庇隆主義''竟成了阿根廷的治國綱領。
如今的阿根廷,混亂的局面依舊沒有解決,唯一的外匯手段仍是基礎的畜牧產品以及石油,然而阿根廷沒有獨立開採石油的技術,大量的利潤流入到了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手裏。
而第二代''皇后''克里斯提娜執政之後,重拾''庇隆主義'',瘋狂收割外國資本的羊毛,這使得外國資本更不敢進入阿根廷國內投資,沒有投資就沒有工廠,沒有工廠就沒有就業崗位,沒有就業崗位就會催生犯罪。
為了安撫百姓政府又要出面發放救濟金從而加大財政壓力,上述政策讓阿根廷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當中,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官員昏庸無能從而無力改變現狀。除了政治和經濟因素外,平民百姓也應該為阿根廷的衰落承擔一部分責任。
眾所周知,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積極的民族主義可以激起普通人的愛國熱情,能在危難之中和國家站在統一戰線之上。然而如果民族主義勢頭太過,轉換為民粹主義,政客會利用民粹主義的無腦性及煽動性達成自己的目的,而民粹主義也會將國家綁在戰爭的車輪上,令國家陷入危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