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裳馬靠鞍,行走在官場或者職場,一個響亮的官位或者名號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的名字,但只需知道你是某某省長,某某集團董事長,光是看到名號不需提名,別人就會對你肅然起敬,另眼相待。所以説,在官場和職場時常存在一些潛規則,就是職位越高的,往往都是稱職位來代替其名,這樣不僅好記還倍有面子。在形色各異的各類稱呼中,會有一些看似如雷貫耳,級別特別高的官場職稱,但卻隨着時代的發展、制度的變遷,可能早已經徒有虛表,變得一文不值。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細數一下,古代官場那些看似很強悍卻徒有虛名的官場職位!
古代官員
高官低配
前兩年熱播的影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飾演的角色深入人心,廣受好評。
其中有個橋段就是沒能從省委副書記轉正的高育良,一直擔心自己以後會被調往政協。
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是和手握大權的省委書記相比,看似同級對調,實則是在降級;同樣情況的還有趙立春,雖然從正部級升級為副國級,看似升了官進入了中央,其實也是明升暗降,從一線退居二線,是典型的高官低配,只有高官銜卻沒有實權。
高育良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南北朝時期,假如有一個人身兼“大司徒、太傅、柱國將軍、廣陵王、某某尚書、史持節”等職,你會不會覺得這人一定是個身份地位顯赫和權力滔天式的人物。
如果你怎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在西魏歷史上還真出現過同時擁有上述頭銜的人——西魏宗室元欣,然而他當時的身份地位並沒有如我們想象一樣。
我們看看當時的他,在擁有如此多的官銜以後,都做了什麼?
翻開南北朝的相關史書,我們會發現在記錄元欣的相關史料中,對於他的政治成就與官場活動鮮有記載。所記載的無非就是他喜歡侍弄花草、嬉戲荒唐的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
同樣的在《周史》中有關元欣的記載也是幾乎相差不大:“魏廣陵王欣,元氏懿戚,從容禁錮而已。”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簡單介紹了元欣就是個皇室宗親,沒有什麼大的政治作為,平日裏也就是侍弄下花草,在民間的口碑還挺差,就是個皇家的紈絝子弟罷了。
按理來説,身兼如此多的職位,即使沒有偉大的政治成就,荒唐的官場事蹟應該會有很多記載才對。其實,要想揭開答案的謎底,我們還需要一一剖析元欣所任的這些官職實際都是幹嘛的,你就會明白了。
柱國大將軍:看官銜嚇死個人,這“柱國”二字可是國家頂樑柱的意思,絕對是個手握重兵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然而,從北魏太武帝時代起,這就是個虛職了,雖然其身份地位在丞相之上,卻毫無實權,基本就是個擺設。一般來講,因為職位很虛,所以往往擁有此稱號的人會同時兼任其他很多職位;
錄事尚書:其它不看,單是“尚書”二字,看過清宮劇的人都知道,尚書可是國家級幹部,六部之首,平時都是在中央上班,妥妥的正二品,所掌管的實際權力比現如今的部長還要大。
在南北朝它確實是不小的官,一度是高官的標配。但是這個職位沒有具體的委任狀,沒有統一的品級,算是編外人員。在南北朝後期,他們的地位早已經是江河日下,平時的工作偶爾也就是給皇帝提個小建議。到後來,皇帝更是直接罷黜了這個職位;
使持節: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這個職位主要是替皇帝在地方行使軍政大權的官職,和我們熟知的欽差大臣相似,可以通過暫時不請旨皇帝,直接斬殺該殺的官員。在南北朝時期,此官位一般與刺史,都督同授,而元欣所授予的官場顯然就是個虛授,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權力。隋唐之後,持節也徹底淪為虛授;
廣陵王:獻文六王爵,宗室,名號裏雖帶有“王”,卻既不領兵打仗也不過問政事。
南北朝官員
至於大司徒、太傅等職,隨着隋唐時期逐步實行三省六部支制度以後,它們的權力也逐步被弱化,也逐漸成為有名無實的虛職。所以在我們單看元欣的眾多職位以後,會覺得他完全可以和當時朝中最大的權臣宇文泰分庭抗禮。然而,在我們真正理解這些官職的實際權力以後,就會發現元欣這個朝廷重臣只不過是個無權無勢,甚至可以説是可有可無的“吉祥物”。
像西魏這種為了表示皇帝對臣下的獨特恩寵,尊而無實權的虛銜制度一直被後世沿襲至今。不僅身前皇帝怎麼玩,很多臣子或者對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在去世之後,為了表示恩寵,皇帝都會給予追封,什麼“生進太傅,死諡文襄”。甚至連皇帝尊號都可以追封,比如多爾袞死後,順治就追封過他為“皇帝”。
在隋唐以後,對於威望極高的老臣皇帝多會授予太傅、太師、太子太保等虛職。
到了明代,這種虛授制度形成了更為完整的體系,光是“特進光祿大夫”“特進榮祿大夫”等正一品散官頭銜為首,下領文、武官員的散官頭銜統分別數十種。像太傅、太師等正式被擬定為虛職,明中興之臣張居正就被授予太師太傅官銜,當然這些都是徒有虛名的官職,真正讓他能有實權改革的官職當屬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三省六部制度逐漸成熟以後,雖然太師還是位居百官之首的崇高地位,但如果沒有實權加身,只是徒有虛名罷了。
和八十萬無關的禁軍教頭
……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裏專等。”林沖聽得説道:“又是甚麼多口的報知了。”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着兩個承局來。
在水滸傳中,林沖“誤闖白虎堂”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故事章節,太尉高俅故意設計陷害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説他挾刀進入白虎堂意欲行刺自己。最後,林沖被打入死牢,後來好在開封府尹的盤旋下才留了一命,林沖隨即被髮往滄州,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不説其他,但看這80萬禁軍教頭這個稱號就能把人嚇死,字面意思理解這個官職,這可是80萬軍隊的總教官,這實力是如今各大戰區司令員都比擬不了的。
尤其是原著中將“80萬禁軍教頭”和“太尉”一詞聯繫到一起,我們也會不由自主的覺得林沖絕對是個牛轟轟的人物。
然而,雖然在原著小説中,林沖是威風凜凜,頂天立地的漢子,在真實的歷史上林沖這個職位連個正式的官銜都沒有。和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不同的是,林沖只不過是個軍隊教員,就是個高級點的“武術老師”。和掌管天下軍隊的“太尉”高俅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
在名著中,作者都會在官員的稱謂都會以姓氏加上官位職稱來稱呼,比如稱宋江為“宋押司”,楊志為“楊制使”等等。而林沖在裏面多是被稱作“教頭”,或者“武師"。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林沖在官場確實沒有多高的職位,頂多算是帝都裏一位武藝不錯的名師罷了。
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
其實,不單單是在水滸名著裏林沖的地位不高。就是在當時真正的北宋歷史上,“教頭”也算不上什麼吃香的職位。在宋神宗當皇帝以前,教頭只是個“編外人員”,連體制內都不算。再加之宋朝的國本向來就是“重文輕武”,自然教頭的地位就更低了。
不僅地位低,和“教頭”搶飯碗的人還不少。
在《卻掃編》中有明確的記載:“每指揮選少壯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則補為教頭,每人卻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
按照當時朝廷的編制,一般每10個士兵中就有一個人為教頭,然後通過系統的培訓,再分派到各禁軍當教官,有的還會被分派到民兵部門進行教學。
按照當時的編制,一個教頭大致可以培訓25~200人的新兵。我們就按照訓練規模最大的人額來算,光是80萬禁軍就至少需要4000名教頭。因此,教頭不僅不身份高貴,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教頭遍地走”!
大漢“將軍”
錦衣衞,掌侍衞、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勳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凡朝會、巡幸,則具鹵簿儀仗,率大漢將軍等侍從扈行。
——《明史.職官志》
大漢將軍,單看“將軍”這個稱號,你可能覺得一定是武將中的高級將領,其實他只是個宮廷衞士,順便兼任儀仗,平時主要負責皇帝巡遊,宿衞時的安全職責。雖然“大漢將軍”和統帥三軍的“將軍”不同,但“大漢”這一前綴卻是相當匹配。
在《南村輟耕錄》一書中,生活在元末明初陶宗儀對“大漢將軍”此名由何而來做了較為詳細的解釋:“國朝鎮殿將軍,募選身軀長大異常者充,凡有所請給,名曰'大漢衣糧'。”
除了稱謂很響亮之外,“大漢將軍”的行頭也是相當出彩。因為常伴皇帝左右,“大漢將軍”的行頭打扮也都是最好的。他們通常身穿金甲白盔或者白甲金盔,衣服做工考究。
《明太祖實錄》記載:“凡早晚朝及宿衞扈駕,俱執金瓜,披鐵甲,佩弓矢,冠紅纓鐵盔帽,列侍左右。”披掛全套帶護臂,戴鳳翅盔簪纓高聳,異常奢華。
《出警入寇圖》中手持金瓜錘的大漢將軍們
陪都六部:明朝官員“調養院”
“院在太平門外,惟操江、全院間來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禮貌,體統森嚴,殊無事事。”
這段話出自明朝南京工部任職的張瀚,在其所寫的《松窗夢語》中,因為工作實在太過於無聊而發出的感慨。
其實,這不單單是張瀚一人的苦惱,按當時的歷史情況,整個南京大部分的官員都很清閒。甚至被人們戲稱為“養老院”。
我們知道大明王朝一開始的國都並不是在北京,朱元璋在剿滅張士誠,陳友諒以後,藉助南京城離老家鳳陽比較近,且江南自古繁華,所以就把都城建立在了南京。
後來明成祖朱棣推翻侄兒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因為是篡得侄兒的帝位,帝位來之不,再加之他之前的封地就是在北京,且北方遊牧民族一直南下入侵掠奪邊境,在多重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朱棣將都城由南京遷往了北京。
但是這裏是祖業興起之地,老爺子朱元璋也埋葬在這裏。且南京作為都城也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各項基礎建設已經完善,白白放棄豈不可惜。再加之北方遊牧民族一直是華夏文明最大的威脅,誰也不敢保證“靖康之恥”再來一遍(後來的土木堡之變也確實驗證了這一點),所以為了將來有退路,在將來遭遇強敵,北方不幸淪陷時,朝廷可以退守南京繼續對抗。
所以朱棣在遷都北京以後,並沒有廢除南京帝都,而是將他作為“陪都”的形式與北京同級別存在,於是形成了南北兩都制。
既然同是國都,政府官員配置也就幾乎沒有差異了,六部九卿一應俱全。
如南北六部各設有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南京六部無左侍郎),都察院設有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南京無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全都御史(正四品),下轄十三道監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明朝官制簡表
雖然官銜都一樣,但是南北兩朝的官員所做的工作卻完全不同。和同是省部級的省長和省政協主席一樣,一個是有實權的,天天忙於政務;一個是整天只能開開座談會,嗑嗑瓜子,看看大字報,沒事下下棋的二線領導一樣清閒。
行政機構設置雖如此,但卻因為國家政治中心已經北遷,南京六部的有些部門,諸如工部、禮部也就開始不怎麼管事,而其他部門則要受制於北部官員,凡事都不能自我做主。
明朝官員像
當然,因為明朝的特殊南北兩都制,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確實不奇怪。雖然不少南京在職官員覺得內心憋屈,官銜不小,卻屁權都沒有。説出來職位可能讓人膜拜,但是官銜前面加上“南京二字”,含金量就會頓時大減。
因此,才會有人戲稱在南京做官的官員,其實是在那養老。漸漸地,這裏也成為官途不順或者官員作為職業生涯緩衝點的暫閒之地。
名不符實的背後
在過往的歷史中,各種名不副實的官職一直存在,它們或因朝代的更替、制度的變遷,或是出於統治者安撫人心的一種手段而採取的非常手段(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擁有實權的官銜實在有限)。這段過往的歷史,也代表着我國豐富的文化底藴,以及用人制度的變遷。
正如史學家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所説的:“惟藉過去乃可認識現在,亦惟對現在有真實之認識,乃能對現在有真實之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