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
今年的疫情,讓高考延遲了一個月。這些日子,家有考生的同事開始進入緊張“備戰”狀態,全程接送孩子考試,老媽們旗袍助陣。考後,一家人還得研究志願填報,不斷打聽高校排名和專業熱門情況。邊上看熱鬧的我們,嘴上調侃着,心裏忍不住想起當年高考的那些事兒。
想當年,我們的高考季也在七月。在我的記憶裏,黑色七月,我們一批埋頭苦讀的學子,就像千軍萬馬闖獨木橋一樣悲壯。畢竟,當年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只有通過高考才能改變命運。
高考後的我們開始估分。這一切,完全是依靠短時記憶。考試結束後,拿着答案對照着估分,估分是否精準,還得看自己的腦子能否冷靜、記得是否準確。那年,因估分太保守而錯過重點大學的同學不少,因估分過於自信而沒書可讀的人也很多。
估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填報志願,通常以往年錄取分數線做參考。一羣同學聚一塊兒,老師在邊上指導着。先上大學吧,至於自己想學什麼專業,還沒來得及認真思考就匆匆填上了。
我那年估分挺準,權衡許久,嚮往遠方的心思被自己收攏,識相地填報了區內離家最遠的某師範大學,選擇了自己看着順眼的專業。然而,上大學後才發現,自己所學專業就業面很窄,但木已成舟,唯有認命。
工作後,湊在一塊兒的高中同學聊起填志願的往事,看到如今公佈分數後再填報志願的政策,大家感慨唏噓。“如果當年我們也是先出分數再填志願,我肯定能上更好的大學,現在可能會混得更好。”“如果有人指導我填報什麼專業,興許我也能像某某那樣。”雖然附和着,靜下來細想,卻不得不承認,好的大學和專業只是一塊敲門磚,工作之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如果自恃清高、停滯不前,在哪裏都難混得下去,更別説出彩。
因為估分失誤,本該上重點大學的高中班長只上了一所二本學院,但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畢業後他考上大城市的公務員,很快又提拔當上領導,仍舊是我們公認的佼佼者。機會總是青睞努力且有準備的人,就算沒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和專業,但努力的人生是不會白費的。
在我看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家長大可不必過於較真,非讓孩子按照自己既定路線去走;考生也應把握時機,儘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往後的日子長着呢,開掛的人生,需要永不停歇的馬達。
來源:來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