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強基計劃錄取結束,青島的“強基一代”閃亮登場,備受矚目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強基計劃“天團”至少有15人入選。“強基計劃”屬於單獨批次錄取,也是高考所有批次錄取中最早公佈結果的,一經錄取,就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投檔。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報名強基計劃?想進入錄取名單要有什麼“武藝”,闖過多少關卡?記者採訪“天團”成員,解碼“強基計劃”是如何“煉”成的。
選擇強基需要甘坐“冷板凳”
“試點高校大都把可以申請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分為兩類:一是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二是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五十八中副校長吳峯表示,強基計劃絕不是低分進名校的捷徑,想要報考強基計劃,首先要問自己幾個問題:你是否有進入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打算?是否在高中階段對某些特定科目有強烈興趣或具有一定天賦?是否願意在同一所大學接受7到8年的培養?是否接受一般不允許主動轉專業的要求?是否願意未來長期在祖國需要的領域奉獻青春和熱血?
記者盤點發現,首批進行強基計劃試點的36所高校投入的招生專業都是歷史積澱深厚、學科實力雄厚、國家人才緊缺的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專業,但這些學科大多需要學生潛心向學,甘於奉獻,甘坐“冷板凳”。
多數“強基一代”都有奧賽經歷
強基計劃的綜合成績中,高考成績佔比85%,校測成績佔比15%。多所學校招辦負責人表示,拿到校測“入場券”後,高校將重點考查考生在具體學科的水平與潛力,而不是泛化的綜合素質,對破格入圍考生進行單獨的學科特長考核。
在清北錄取的強基計劃名單裏,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過奧賽經歷。平度一中學生崔文飛被北大生物科學錄取。高考成績691分的她參加過物理省賽,獲得了三等獎的成績。五十八中的白成海拿到過化學競賽省三等獎。城陽一中的郝蓉曾學過數學競賽,高考成績687分。西海岸一中的劉鈞禕學過物理奧賽,高考689分。即墨實驗高中的高家樂參加過數學奧賽,高考690分。
學霸們都承認,強基計劃校測,筆試內容很多和競賽知識有關。“奧賽是一種思維方式,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去了解一下。 ”高家樂建議。郝蓉則表示,北大的強基計劃測試面試基本是材料審核性質,重點在筆試。筆試時,難度高於高考,傾向於競賽難度,有的學生沒接觸過競賽,猛一看到題會懵,還有人發現自己只能答上一半題目,心理上出現波動,影響考試成績。
專攻課內還是參賽學霸先做“選擇題”
青島二中學生遲凱文因為拿到信息學國家奧賽銀牌,獲得了清華大學強基校測的機會。同樣獲得信息學國家奧賽銀牌的張藝繽則有雙保險,可以憑藉奧賽成績進校測,也可以憑着高考690分的成績參加校測。
如何評價學生在相關學科領域是否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強基試點高校都把標準定在奧賽獎牌上。按照高考保送政策,進入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簽約保送,不需參加高考。青島二中陳曉琨就是憑藉中國奧數競賽的一枚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不過,這條路能走通的人鳳毛麟角,因為每個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只有50個左右的名額。對於多數學霸來説,是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拼競賽,還是專攻課內知識,是一件挺糾結的事。
青島二中殷瑋婧説,高一時,她出於興趣參加了生物競賽的學習,在同一學年拿到了省二等獎。最後,我選擇放棄競賽,專心學習課內知識。”“轉型”之後的殷瑋婧文化課成績逐漸有了起色。從級部五十名到十名,在高三期初考試時,殷瑋婧考了青島地區的第一名。
熟悉時事瞭解專業給面試“加分”
西海岸一中的劉鈞禕小學和初中都是班長,高中時做班委,在學生會工作。“學校有每週時事新聞播報,我的演講能力是在日常班級管理、學生會活動裏練出來的。 ”劉鈞禕説,對時事熱點保持關注,並有自己的思考,能清楚表達觀點,對自己報考的專業領域、科技前沿有所瞭解,是通關清華大學面試的“基本素養”。
這些亮點,在五十八中學生白成海身上特別耀眼。採訪中,他的開朗和親和力能瞬間拉近與別人的距離,他講自己的專業愛好時充滿激情,旁徵博引地論述基礎學科的發展前景,每個專業詞彙都顯示出他的實力。
即墨實驗高中董逸宸高考選的是政史地組合,廣泛讀書,鑽研專業書籍是董逸宸的業餘愛好。高考中,董逸宸拿到了687分,通過強基計劃被北大錄取。 “政史地不是機械的背誦和記憶,每個學科都有它獨特的學科邏輯,需要我們積極探索、獨立思考。 ”
來源: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