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複試即將要結束,基本所有的考生都已經知道錄取結果。回顧今年的複試過程,高校的許多做法都讓考生感到心寒。
在國家線剛公佈時,高校陸續公佈考研成績,許多學生都反映存在壓分現象;在複試階段,個別985高校又歧視雙非高校學生,導致大量初試成績超過400分的學生被淘汰。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讓學生覺得今年考研很亂,完全沒有可遵循的規章制度,學校可以自由進行操作。因此,各地考生都覺得沒有安全感,是否能夠被錄取,最終只能看運氣,還有學校的出身。
最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的錄取名單公佈,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因為該份名單裏面,有22名學生的複試成績被記為零分,裏面還包括筆試成績第一名的學生。
這件事情被媒體曝光之後,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各地考研學生,更是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能夠給出合理解釋,不能夠辜負考研人多年的努力。
經過一個星期的調查,中國人民大學終於公佈調查的結果,官方認為這22名學生在羣裏面確實存在實質性透露覆試內容等違紀行為,所以學生的相應科目成績全部計為0分。
這件事情已經成為各新聞平台的熱搜,就連《人民日報》都進行轉載,希望能夠有一個滿意的答覆。
這樣的處理結果,同樣在網絡引發熱議,既有專業人士認為考取法律碩士的考生,都應該遵守學校的規則,既然當初複試的時候已經簽訂保密協議,現在有這樣的處分,並不冤枉。
考研的學生卻認為,在考研羣裏面討論複試經驗,還有分享複試的答題技巧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如果因為違反學校的規定,在全國的考研學生都應該有這樣的處理結果。
更重要的是,這個考研羣裏面並不止22名學生,大量的學生都看到信息,特別是舉報的學生,為何沒有進行處罰?
這樣的處理結果,網絡有很大的分歧,只能説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但必須要指出,人大是屬於依照研究生複試的規定進行處理,並沒有出格的地方。
以前大家都覺得在羣裏面討論初試或者複試的內容,並沒有什麼不妥,現在人大有這樣的處理結果,相信也能給很多考研學生警示,以後要謹言慎行。
特別是在公眾的場合,要留有防備之心,不能隨意相信所有的人。
筆者感悟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誠信複試承諾書,明確提到,在複試的過程當中,考生不能夠程不錄音錄像,考後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試內容。
因此,人大這樣的做法,是根據規則執行,考生也只能夠自認倒黴。但是,深入思考就會發現,人大的規則裏面,也是有漏洞。
保密試題經過啓封之後,就已經失去保密的作用,而且是在考試結束後,進行羣內的討論,這已經成為考研的慣例。除了人大的法學院之外,難道人大其它學院就沒有類似的情況嗎?
筆者覺得,當所有的考生都有類似的經歷時,只針對部分學生進行處罰,明顯存在着不公平,很多考生估計都不服。人大這樣的處理結果,也適合沒有情分,
既然認為是泄題,會影響到複試公平。那麼,就應該重新組織複試,大家再次參加,再次評定成績。而不是以簡單粗暴的方法處理。
各位網友認為人大這樣的處理結果恰當嗎?歡迎大家一起評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