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報名超過95000人,北大、清華,南大、浙大四校都超過8萬人報考,今年的強基計劃異常火爆,截至4月30日公佈的36所高校報名人數,已經接近180萬,遠超去年的135萬。
從上海的四所高報名人數來看,最高的為復旦接近8萬,交大接近6萬,同濟和華東師大都超過了4萬,合計報名人數超過20萬人。
縱觀參加強基計劃招生的36所學校,絕大多數學校報名人數都出現了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當屬華中科技大學,該校去年的報考人數為36386人,位居報名人數排序的第15位,今年增加了近6萬人,增長比例超過160%。去年報名人數位居第一的是中山大學,報名人數為78161人,今年則為75358人,略有減少。
2020年是第一年實施強基計劃,由於報名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在錄取的順序上處於最前排,給家長和考生帶來極大的方便。從去年的報名情況來看,36所高校報名人次累計達135萬,報名人次最高的是中山大學,接近8萬;超6萬人的高校有北大、浙大、南大、清華;超5萬人的高校有五所,分別是:川大、山大、武大、復旦、廈大。
從錄取人數來看,去年36所高校計劃錄取人數在6000人左右,錄取比例約為4.4%,也就是説一千人中錄取約為4人,但實際上很多高校錄取率更低。如中山大學實際錄取人數為150人,報名人數則將近8萬,錄取比例約2%;報名人數最少的中央民族大學約為10656人,該校最終錄取只有30人,錄取率也不到3%。
今年是強基計劃的第二年,受到的關注度更高,根據報名時間,截止時間為4月30日24:00,從截至30日18:00的統計數據來看,已經接近180萬,遠超幾年前的自主招生報考人數。
從今年各校的報名人數普遍看漲,除了華中科大位居第一之外,超過8萬的仍是四所,分別是北大82970人,浙大81662人,南大81637人,清華80219人;排在第6至10位的依次為復旦78030人,中山大學75358人,四川大學71335人,武漢大學66364人,西安交大61359人。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報考人數相對較少,不足3萬人,這也與這幾所高校的招生人數較少有關,招生計劃為60人和30人。
今年36所高校在公佈強基計劃招生方案時,都淡化了實際招生人數,但總體上應該與去年相差不大。按照去年的招生計劃,清華、北大招生的人數最多,合計約1300人,其他34所高校基本分為幾檔,第一檔為復旦、上海交大、中科大、浙大、南大、西安交大等C9成員,招收210人;第二檔為哈工大、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各招收180人;第三檔為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北航、南開等,招收150人;第四檔為廈門大學、北師大、華中科大、蘭州大學、中南大學,招收120人,接下還有三檔,分別招收90人、60人和30人。
由此,如果以今年的實際招收6000人,報名人數達到180萬來看,平均錄取比例僅3.3%,比遠比去年競爭更加激烈,但各高校在入圍人數比例上進行了調整,從原來的4:1和3:1提升至5:1、6:1。
值得關注的是,36所高校強基計劃採用一校一策原則,報名人次受招生範圍、招生計劃、入圍倍數、開放專業、校測難度、考生入圍分數線要求、院校位置等多個因素影響,除了少數競賽獲得考生外,高考成績仍是是考生入圍校測的關鍵。
按照錄取規則,強基計劃將在高考所有正常批次之前完成,這意味着報考強基計劃,如果未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後續批次的錄取,這樣就完全消除了考生的後顧之憂,可以相對自由地報考,可以預見,接下來強基計劃的報名人數仍將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