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總面積達到24200公頃,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在古代,泰山更是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階梯。
從秦始皇開始到清代,一共有13個皇帝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也正是因為如此,泰山上留下了20處古建築羣,2200處碑碣石刻。可以這樣説,泰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
上世紀有許多日本學者來到泰山考察中國文化,在導遊的解説下,日本學者登上了泰山,雄偉風景盡收眼底。在日本學者在感嘆泰山的險峻時,卻發現一座奇怪的石碑。
石碑上刻有“蟲二”二字,幾位精通中文的日本學者,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都沒有得出一個滿意的答案。而解開這個謎題的,就是郭沫若。有次,郭沫若登山之時,有學者請教他“蟲二”的含義。
郭沫若看了半天,就笑了起來,轉手便在“蟲二”兩個字上各加了兩筆,於是便成了“風月”二字,根據郭沫若自己解釋,這是風月無邊的意思。
根據史書記載,“蟲二”二字是清朝名士劉廷桂和朋友到泰山遊玩之時所刻之字,至於為什麼要刻這兩個字。原因就是當時劉廷桂因為爬山累了,十分口渴,便向泰山的尼姑要水喝,沒想到尼姑不給他喝。劉廷桂一氣之下便刻下了這兩個字,諷刺尼姑是風月之人。
這個故事從側面體現了,我國漢字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