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這3種能力,是定義孩子天賦的重點,想要成績好必須具備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經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我們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而要達成這個期望,除了智商上的要求外,父母對孩子進行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同等起跑線上,只一味的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是學習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綜合能力教育,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俄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巴普洛夫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我們都知道,狗聞到了食物的香味會不自覺分泌出大量的口水。而巴普洛夫每次給狗餵食的時候,都會先搖鈴。久而久之,每次搖鈴的時候,哪怕沒有食物,也會習慣性的分泌口水。這種經過長期、重複的訓練,可以建立神經系統上的聯繫,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以及技能。

這種後天培養的技能,在我們人類身上也有體現。如心算、跳舞、駕駛、寫字等,這些技能培養得精湛之後,可以拓寬從業的選擇面。這些培養技能的規律與倍受家長們推崇的著名心理學專家、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所提倡的對孩子進行後天培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李玫瑾教授也曾説過,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應該會有有遠見的父母,他們知道培養孩子的何種能力,才能使孩子在成長、求學以及長大成人,開始進入社會後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生存、達到最好的成果。

李玫瑾教授還特意向各位父母建議,若想孩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長大後有出息,應注重培養孩子的3種能力。也就是關於認知能力、技能以及有別於常人的特殊能力。

這3種能力,是定義孩子天賦的重點,想要成績好必須具備

1、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包括了我們的感覺、思維、記憶、知覺。都是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其實,認知能力如果得到極大的提升,往往可以使智力普通的孩子優於他人。這些需要父母們根據孩子的優缺點來決定如何培養孩子,如孩子屬於大智若愚,那麼他更適合進行哲學方面的學習,因為他可以有耐心思考深層次的問題。

2、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其實也就相當於天賦,也被稱為"不教而有"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往往能從孩子的興趣上體現出來,比如繪畫、音樂、舞蹈以及許多體育項目等,在這些方面擁有特殊能力的孩子,往往在學習的時候,會比其他孩子學得更快、更好。

這種天生的技能,如果父母們加以培養,可以使孩子達到更高的成就。比如許多的奧運冠軍、畫家等,他們都是比別人更有天賦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培養,才會變得如此出眾。

3、 技能

如果説認知能力以及特殊能力都需要一些天賦加成,那麼,技能就有更大的培養空間了。因為技能可以通過後天培養來使孩子掌握、精通。如果父母們可以耐心的培養孩子學會某一項技能,達到精湛、出眾的地步,那麼,孩子的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不會僅限於依靠努力提高成績,考上好大學來擁有美好的未來。

原本每個人都可以有許多路可以選擇,也有許多可以判斷孩子價值的標準。而許多父母習慣以孩子的考試成績作為判斷的直接、唯一的標準,這樣的結果便是對於智商比較普通的孩子被家長要求全面發展,而這樣的要求對孩子來説是很難做到的。

對於一些智商很高的孩子,學習成績很拔尖,父母便只一味只要求孩子專注學習,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這些教育上的偏差,很容易出現失敗的教育,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未來。

如何結合李玫瑾教授提出的3種能力,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以避開這些偏差呢?

1、尋找孩子的價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父母們可以通過孩子日常的表現,從他們的興趣中為他們找到天賦、擅長的事情,讓他們有體現自己的價值的機會。

2、觀察孩子的興趣與專注點

父母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以及專注點,在這個基礎上拓展孩子的見聞、見識,讓孩子大膽的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不同領域。

3、尊重孩子,讓他們擁有選擇權

李玫瑾教授曾以心理學的角度詮釋了關於對孩子尊重方面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孩子在6歲前,雖然父母也要給予孩子尊重,但還是要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擁有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規範孩子的言行。而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還要讓孩子擁有選擇權。可以告訴他們幾種方案,給他們當參謀,但應讓孩子自主選擇。

"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父母用心培養,孩子必然有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發掘孩子的價值、天賦、與眾不同的能力,將這些能力優化,不管是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未來都是有着非常積極的影響!

你平常會比較注重培養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呢?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有哪些能力是必須要擁有的?歡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