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 上課鈴響,請手機退場

熱評 | 上課鈴響,請手機退場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新規一出,社交媒體上議論紛紛,不少網友發出疑問:小小一部手機,至於動真格嗎?

其實自從手機普及以來,這個話題就逐漸發酵。多年來,由帶手機引發的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矛盾難以真正調和,各方據理力爭卻無實規可依。因此,教育部印發通知,意在表明立場,對學校的制度設計起指導性作用,同時也闡明初衷,對家長的顧慮予以澄清。從今往後,“手機能不能進校園”有了明確的答案:原則上不能。

手機不能進校園,最直接的影響是“苦”了孩子。對於不少學生而言,手機在校園內的主要功能不是和家長聯繫,而是與同學社交,以及玩遊戲、看小視頻、刷直播。新規出台後,學生之間的交流可能要退回到“原始”狀態:給前排同學遞紙條、到教室後門呼喚小夥伴、在樓梯口等閨蜜一起吃飯......而上課頻頻低頭、用教科書打掩護等司空見慣的現象,以及課桌下、桌肚裏的“樂趣”,將因此鋭減。

《通知》正是要讓學生“收骨頭,吃苦頭”。課堂是嚴肅的教學場所,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保持專注的學習態度。不開小差、不説閒話、不幹雜事,這不是非分的要求,而是學生的本分。如果學生因為不能上課看手機、發微信就叫苦不迭,那麼不妨捫心自問:除了看黑板、聽講解、記筆記,你還想做什麼?

手機不能進校園,其次是“苦”了家長。不少學生家長,尤其是寄宿制學校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帶手機上學,是為了便於聯絡。《通知》充分考慮了這一需求,所以在“手機不能帶入校園”前加以“原則上”的限定,給有實際需要的家庭留出餘地。與此同時,《通知》要求以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其他途徑解決通話需求。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途徑在溝通效率上遠不如撥通學生本人的手機,但只要校方多出一份力,多擔一些責,在規章裏融入適度彈性,在學生與家長之間搭好傳聲筒,相信多數家長都會予以理解,並作出理性的權衡。

也正因此,手機不能進校園,實際上“苦”了老師和學校。表面上看,課堂裏少了手機鈴聲,有助於維持教學秩序,對老師來説一種減負。但實際上,統一保管手機、設立公共電話、開通班主任熱線對老師和學校而言意味着更大的責任,而“不得使用手機佈置作業”更是提出了繁瑣的課業要求。

但是這些要求同樣不過分,而且相當必要。中小學生的自制力有限,難以經受住各種軟件轟炸式的誘惑。如果老師一邊在課堂上禁止學生玩手機,另一邊又強制用手機完成作業,為學生三心二意“創設條件”,這顯然自相矛盾,也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通知精神相悖,更有失師長的教育責任。因此,少一些高科技,多一些筆頭活,這既是要求老師少走捷徑,也是保障學生少走彎路。

手機不能進校園,其意義不僅在於維護課堂秩序,更在於釐清師與生、教與學之間的責權關係。課堂上,學生有義務專心聽課;校園裏,老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和家長建立溝通渠道。如何貫徹通知精神,不允許鑽空子又不搞一刀切,切實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這道現實難題亟待每一位校長、老師用心研究。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3 字。

轉載請註明: 熱評 | 上課鈴響,請手機退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