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見到開國上將楊勇後,直言沒有人是中國軍隊的對手!
走長征,過天塹,援朝鮮,半身戎馬,未顧身負百處傷。蒙哥馬利佩服的男人,智勇雙全的將領,金城戰役的領導者,他就是開國上將楊勇!
捍陣地,生不畏死護長征
楊勇智勇雙全,學習能力非常強,進步空間巨大,這使得在長征時他已經能夠擔任紅4軍第10團的政委。湘江岸邊,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江,第10團作為先頭部隊過江築防禦工事,拼死掩護部隊過江。面對裝備優良,兵員數量眾多且身處高處的國民黨軍隊,形勢十分危急,能多擋住一分鐘,就能使得大部隊多保留一份力量。
敵人一批又一批的來,空軍炮彈、敵軍地面炮彈一輪一輪的轟,但是,這都沒有打倒楊勇,都沒有撼動這些英勇的戰士絲毫。第一輪攻勢他們憑藉步槍、手槍和手榴彈將敵軍阻擋在了陣地之外。
終於還是抵不住了,敵軍衝上前沿陣地。紅10團團長沈述清率1營頑強反擊,以犧牲自我的代價擊退敵人,為大部隊爭取時間。
最不幸的是,在下午的陣地爭奪戰中,杜中美也壯烈犧牲,我們的許多紅軍戰士也倒在了這片陣地。可想而知,這對軍心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可大部隊還未能完全撤離,戰事迫在眉睫。彈盡糧絕,眼瞅着敵軍快要突破陣地,身後大部隊危矣。
就在這時,楊勇果斷地從戰壕中衝出來,拿起手中刺刀,首當其中,衝向敵人,一場白刃戰,終於又再一次地擊退了敵軍。
1935年1月9日紅軍中央機關入駐遵義,而敵軍兩個縱隊8個師尾隨其後。為擺脱追擊,紅軍向土城、赤水方面進發。為取得渡口通道,不得不迎擊國民黨川軍。楊勇於25日抵達土城,並投入戰鬥。戰鬥一度十分激烈,久攻不克,而就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楊勇腮部被子彈貫穿,掉落6顆牙齒,留下了第三處傷痕。
萬里長征是中國國人民永遠的魂,一個個如楊勇般的戰士為後代人民詮釋了什麼叫做“忘我精神”;什麼叫做“敢於戰勝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什麼叫做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什麼叫做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
援朝鮮,金城反擊劃句號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維護祖國安定和朝鮮人民的權益,在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期盼下,與朝鮮人民軍隊一起抗擊侵略者。在沒有蘇聯支持下,在裝備落後於美國的情況下,依舊將侵略者從鴨綠江趕回了三八線以南。
從此局勢發生變化,中朝構建防禦陣地,使得侵略軍十次進攻九次大敗,戰爭轉向談判桌。但敵人總是吊着中朝軍隊,談談打打。1953年春,敵人不僅僅終止談判,李承晚還叫囂‘北進’想再一次發起全面戰爭。
接中央命令,楊勇身赴前線,並且由戰場局勢分析得出“再殲滅偽軍萬餘人”,經中央同意後,任楊勇為主力軍,組織金城反擊戰。為了這一場仗,為了儘早的結束戰爭,為了給敵人造成嚴重的創傷,楊勇冒着敵機轟炸掃射親自到達最前線陣地勘探偵察,務求獲得更加準確的地形和敵情。
連日以來楊勇晝夜籌劃,以求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腦子裏時時刻刻演練着各種反擊戰作戰的模式,一次又一次,但都不如人意。
他有個好習慣,他喜歡發動羣眾,動員大家一起來想辦法。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何況是如此之多的經驗豐富的志願軍戰士們。終於,在一次巡視的過程中,從一個連隊裏找到了最好的策略:構建大量“屯兵洞”,悄無聲息接近敵人,從而造成敵人最大損失。
這種“演習、提問題、想辦法、在演習“的思路讓這場戰役徹底的完美起來。7月13日21時,楊勇一聲令下,千門大炮瞬間劃破夜空,埋伏在敵軍眼皮子底下的3000多名指戰員伏卧荊棘泥濘20多小時,就等這一聲炮響,瞬間突破敵軍陣地,一個又一個捷報傳來,拿下白虎團!
緊接着199師攻佔轎巖山,中集團的200師佔領梨船洞。東集團一部佔領582.2高地,西集團佔領烽火山、月下峯…至此,我方第一階段取得第一步任務。楊勇在電話機前至少坐了21小時,此時的他已經雙眼充血,但他依舊堅持着,只為做出進一步戰局指示。
戰場捷報一次又一次的傳來,敵軍陣地一次又一次的後延。戰略局勢由進攻轉向防禦,為防敵軍反撲,前沿戰士拼命構築工事,積蓄力量。在敵軍空壓制,炮火聲中,敵軍一次又一次地反撲中,我軍依舊守住陣地,使得敵軍損失慘重。
13日鄧華致電楊勇宣告美國投降,至此,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10月28日楊勇率領最後一批志願軍回國,周總理大步走向楊勇,激動地説“你為抗美援朝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蒙哥馬利訪華,忌憚我方軍事實力
蒙哥馬利由於金城戰役對於楊勇是神交已久,對其傾佩不已,為展示軍事實力,同時也為招待這位著名元帥,楊勇遂按要求帶他參觀部隊,閲兵場上,投彈、射擊、刺殺氣勢磅礴,看的蒙哥馬利暗中咂舌,卻又心有不甘,於是請求脱帽,並進入到刺殺方陣中,以一個標準軍人的眼光審視陣中士兵。
沒有得到心中所想的答案後,蒙哥馬利仍是不服氣,接過士兵手中的半自動步槍,站姿射擊,對面目標鋼板應聲而落。又將其得意洋洋的交與楊勇,誰知楊勇微笑着接過,連摳扳機,槍槍命中。
三天後,蒙哥馬利到香港,訪談對中國軍隊的感受時嚴肅説“在這裏,我要告誡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誰打中國,進得去出不來!”
那個時代,戰士們都是久經沙場,彈藥缺少,每個士兵都要求槍槍命中,無論是膽氣,還是實力當然是只強不弱。
而今,開闢新時代,正需要“長征“精神,做新時代的佼佼者;幹成一番事業,則楊將軍金城反擊戰的作戰思維和方法亦值得我們借鑑。藉以此,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