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戰德軍閃電戰戰術全面分析,雖然厲害但仍有兩個致命弱點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經典

閃擊戰又名閃電戰,出自於中國古代兵法《孫子兵法·風林火山》,原典《孫子兵法·軍爭篇》:“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閃擊戰例數不勝數,日本名將武田信玄更是對《風林火山》頂禮膜拜,而真正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致的,卻是兩千多年後的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世界各國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陣地戰和消耗戰,而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等德軍將領卻主張,應將德國陸軍和空軍集中使用,象黑夜裏突然出現的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
自1939年9月閃擊波蘭開始,德軍27天征服了波蘭,1個小時拿下丹麥,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蘭,18天攻克比利時,39天征服了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為了檢驗閃電戰的效果,波蘭便成為了閃電戰威力的試金石。
1939年9月1日4時40分,德軍用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大軍的防線。
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939年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3萬人陣亡,13.37萬人受傷,91.1萬人被俘,而德軍僅陣亡10600人,受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

面對閃電戰開山之作波蘭戰役的輝煌戰果,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心裏有底了。
在緊隨其後德國入侵挪威和比利時、荷蘭、法國的戰役中,德軍都採用了閃電戰和類似閃電戰的戰術,即大規模集中運用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與航空兵和傘兵高度協同作戰,實施突然攻擊、快速突破、縱深迂迴包抄,這種作戰形式後被稱為''閃電戰''。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時再次使用了閃電戰,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眾所周知,蘇軍面對德國人的閃電戰,付出了難以承受的損失和恐怖的傷亡數字。

平心而論,面對德國人的閃電戰,也就是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換做別的國家早就撐不住了。
在德軍的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勝利可謂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閃電戰作戰的突然性,可以彌補兵力上的不足,能夠以寡敵眾。
其二為震懾敵手,其實在閃擊戰的設計中,''震懾''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人追求的效果。例如德軍在橫掃西歐時,德軍軍隊的數量和坦克數量遠不如英法聯軍,而在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展開時,德軍軍隊的數量和坦克數量也不如蘇軍,因而也被稱為''窮人的戰爭'',但不可否認的是,窮人打敗了富人。

由於德軍的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出的巨大的威力,即使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軍事學者一直在潛心研究閃電戰並勾勒出一個詳細的閃電戰全貌。
''閃擊戰''大略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集結、展開、突破、突穿、擊虛與鑽隙、席捲。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雖然已經進入了現代化戰爭模式,但世界各國無不對閃電戰推崇備至,無論是中東戰爭,還是海灣戰爭,閃電戰都成了戰役獲勝的不二法門。

閃電戰的基礎在於機械化,前提是擁有制空權,強調的是空、坦、步的協同作戰。
閃電戰的戰術精華在於一點兩面,戰役發起之前先找到突破點,戰役發起之時由空軍和炮兵打開缺口,裝甲部隊進入缺口並穩定住突破口的兩翼,裝甲集羣隨後展開攻擊,後面緊隨機動步兵,配合正面部隊迅速合圍敵主力步兵集團。
閃電戰的前提就是要確保制空權,然而德軍在戰爭後期遇到了擁有絕對空中優勢的美軍,德軍便無法予取予求了,例如德軍發起的''突出部戰役'',沒有空中優勢的德軍最終無功而返。

閃電戰也有它致命的弱點,控制與補給就是閃電戰的最大弱點。
如果佔領區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只要敵軍留在後方的部隊沒有被完全消滅,很容易遭到敵人從後方發動的反攻或將補給線切斷。由於閃電戰的快速進軍,補給線一夕之間被迅速拉長,一旦補給跟不上,前方部隊很容易成為強弩之末,攻勢停滯並可能受到敵人的反攻。
例如德軍在1941年進攻蘇聯時,蘇聯巨大的縱深、糟糕的路況、惡劣的天氣,多次使德軍的攻勢成為強弩之末,在後勤補給上的缺陷更是暴露無遺,而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恰恰忽視了閃電戰的致命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