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的故事就説到這裏了,大家有什麼心靈體會都可以在文章最後得到留言板中給小編留言,大家每天的瀏覽量是小編工作的動力
歡迎大家進來看小編的這篇文章,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進入正文部分吧!
如果問一個《水滸》迷,是誰射殺了梁山泊大頭領晁蓋。恐怕會被認為提問者智商有點問題。因為但凡對《水滸》稍有點了解的讀者,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曾頭市的教師爺史文恭,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嘛!”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通過對《水滸》文本的仔細研讀,發現事情真相遠沒有這麼簡單,殺死晁天王的另有其人,史文恭不過做了可憐的替死鬼,種種跡象都表明,殺害晁改的幕後黑手正是晁蓋的“好兄弟”、梁山伯的繼任老大,江湖人稱及時雨、呼保義的宋江宋公明!
太過匪夷所思了,那就聽筆者細細道來。
1、疑點一:《水滸》作者從未説是史殺的晁
儘管幾百年來,讀者們都認定是史文恭用毒箭射殺的晁蓋,但筆者細讀《水滸》全文,卻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就是作者在書中並無一處明確寫描寫是史文恭射殺的晁蓋。我們看看《水滸》原文是如何描寫晁蓋中箭經過的:
“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僧人,前軍不敢行動。看四邊路雜難行,又不見有人家。軍士卻慌起來,報與晁蓋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舊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裏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
我們據此段文字唯一可以判定的是射殺晁蓋的是一支黑暗中的伏兵,而這支伏兵來自哪裏,不僅在雙方交戰前是個迷,交戰中不清楚,事後也不做任何交待。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熟悉中國古典演藝、棍棒類小説的讀者應該比較清楚,該類小説慣於直白描寫雙方的交戰,即使為了營造懸念,在戰鬥過後,至少也該有“雙方各自收兵”之類的話。
唯獨晁蓋這次中冷箭,實在讓人摸不着頭腦。筆者幼時也算通讀過古典演藝小説,印象中被箭射死的好漢也不在少數,比如説《説岳全傳》裏的楊再興、《楊家將》中的楊七郎、《三國演義》裏的老黃忠,同樣是被箭射殺,他們是如何被射死的,誰下的黑手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水滸》中這位梁山的帶頭大哥、靈魂人物,卻死得如此不明不白,作者居然都不做交待,這不能不令人生疑。
2、疑點二:史文恭從沒承認是他殺的晁蓋
把晁蓋之死和史文恭聯繫在一起的,只是箭上的名字。“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箭上有名字,難道據此就可以判斷射箭的就一定是史文恭嗎?恐怕連慣於胡亂斷案的南京法官也不敢這麼判吧!更主要的是,作為最大嫌疑人,老史同志可是到死都沒承認過這案子是他犯的。
我們暫且假設射殺晁蓋的那支毒箭就是史文恭射的,那麼不妨分析一下史文恭的動機,在箭上抹毒藥顯然是不太光彩的行為,而他史文恭偏偏要在這支毒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也只能説是為了炫耀了。
但令人費解的是,射殺了梁山老大,這該是多麼大的功勞,我們卻在書中看不到一處史文恭誇耀功績的地方,他和梁山好漢在兩軍陣前廝殺時,也沒見他提,回到曾頭市也沒見他提,好像就從來沒有過這事一樣,直到後來他被盧俊義生擒活捉,“剖腹剜心,享祭晁蓋”,他也連提都沒提過這事,實在蹊蹺——既然是如此低調的人,咋能幹出毒箭上刻名字的蠢事。
此外,《水滸》一書也從來沒描寫過史文恭箭法多麼高超。其實,能在黑暗中一箭正中晁蓋面門的,必然是箭法超一流的高手,縱觀《水滸》全書,一人而已。此人又恰恰是宋江的心腹、最後甚至不惜為他主動殉死的花榮。怎不令人生疑?
其實有關晁蓋中箭被殺一事,史文恭曾寫過一封書信給宋江解釋過,“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讀者一般認為這是外交辭令,史文恭慫了。但筆者卻認為也不排除史文恭説的就是事實,曾頭市也誤以為是己方的人在亂陣中射殺的晁蓋,但究竟是誰也搞不清楚。
3、疑點三:晁蓋從沒説過是史文恭害的我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受害人晁天王的態度,晁蓋中毒箭後並非立刻身亡,而是一直堅持到梁山立了遺囑才撒手西歸,中間至少有幾天時間,作為一代梟雄,他手下的弟兄肯定不會讓他死不瞑目,連仇家是誰都不知道,定然會將箭上刻有史文恭名字一事告知他。但晁蓋對此又是什麼態度呢?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着宋江囑付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顯然晁蓋在是誰射殺自己這個問題上是持非常慎重態度的,並沒有認定就是史文恭乾的。
晁蓋的這份遺囑無疑對宋江是最不利的,因此也有的版本,“賢弟保重”四個字換成了“賢弟莫怪”。因為假設是史文恭乾的,以宋江的三腳貓功夫,親手捉住史文恭的幾率幾乎為零。晁蓋的遺囑擺明了就是不讓宋江接班,其實要想報仇,完全可以讓老宋名正言順即位,然後立即替自己報仇。幹嘛還要費二遍事,惹宋江不高興呢?晁蓋的遺囑究竟暗藏什麼玄機呢?是不是晁蓋臨死時已對宋江起了疑心呢?
事實上,正是因為晁蓋這份詭異的遺囑,才導致宋江遲遲不願攻打曾頭市,若不是後來曾家暈了頭,又搶了梁山的馬匹,恐怕這輩子都宋江都不打算我老天王報仇了。因此大才子金聖嘆先生讀到此處不禁批到“藥箭之怨,累月不修;奪馬之辱,時刻不待”對宋江進行了辛酸的諷刺。
其實《水滸》自曾頭市晁蓋中箭,到收復盧俊義、到二打曾頭市、到打賭爭老大,直到梁山泊排座次,這十幾回的故事都是圍繞晁蓋遺囑關於繼承權這個核心問題展開的。而這,也正是《水滸》全書最核心、最精彩的內容。
順便一提的是,金聖嘆恐怕也是最早提出“宋江實弒晁蓋”的人,不過他持的觀點是宋江明知晁蓋去曾頭市是去送死,而故意借曾家的手除去晁,坐而不救,即使晁蓋不死在曾頭市,宋江也會用其他方法除去晁蓋。筆者的觀點則是宋江暗遣心腹花榮下山,射殺晁蓋後嫁禍給曾頭市。
4、疑點四:宋江篡改遺言栽贓史文恭
分析到這裏問題就來了,《水滸》作者沒説是史文恭乾的,被告人史文恭無有口供招認,被害人晁蓋也沒説是老史殺的我,最後這罪名咋就落在史文恭頭上了呢?而且無論梁山伯大小好漢,還是後世讀者,還都眾口一詞譴責史文恭。誰又有這麼大的能量呢?
於是筆者在《水滸》一書中仔細搜索是誰最早提出史文恭是兇手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水滸》全書第一個提出兇手是史文恭這一指控的正是宋江宋公明。就在晁蓋留下遺言去世後,宋江裝模作樣不再理事,後經眾人勸解才再次主事。且看他是如何向眾家頭領轉述晁蓋遺言的:
“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今骨肉未寒,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細心的讀者恐怕已經發現問題了,宋江明顯篡改了老天王的遺言。在晁蓋的遺囑裏,殺他的兇手還是個謎,輪到宋江轉述時,史文恭已赫然被定罪了。而且宋江還特別強調“此話眾頭領皆知”,他宋江的心思,倒真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作為晁蓋梁山大業繼承人的宋江,無疑是晁蓋死亡事件的最大受益人,自然也是本案嫌疑人,當時的他在千里之外的梁山,並不在案發現場,卻一口咬定兇手是另一個嫌疑人史文恭。憑藉手中的權力和威信,把本來的一樁懸案變成了誰都翻不了的鐵案,手段不可謂不毒,真真讓人脊背升起一股寒意。
梁山伯眾家兄弟並不都如李逵一樣是粗人,也許和晁蓋想法差不多的還大有人在。但繼任老大已經咬定就是史文恭乾的,哪個人還會不知趣跳出來提異見,説這事還指不定是誰幹的呢?面對大權在握的宋江,誰有這個膽子質疑?至此,史文恭射殺晁蓋就成了翻不了的鐵案,而曾頭市的悲劇也已然註定。
5、疑點五:鬼神之事蹊蹺多
避免説筆者只找對自己觀點有利的證據,我們不妨再分析兩條對史文恭不利的證據,一是晁蓋託夢給宋江,説“如今背上之事發了,只除江南地靈星可免無事.”第二天宋江背上就生了疽,後來得安道全救治好了。有讀者認為這是晁蓋與宋江手足情深的最佳佐證。
問題是水滸畢竟不是神怪小説,而農民起義藉助鬼神迷信來壯大聲勢一套從陳勝吳廣那時代起就有了光榮傳統,宋江不也常打着九天玄女的旗號做虎皮嘛。
此外,筆者認為晁蓋託夢一事恰恰説明了宋江心裏有鬼,首先晁蓋夢中的話就很值得玩味,“如今背上之事發了”,宋江把他解釋成晁蓋託夢為他治病指明瞭正確方向。但這句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宋江背地裏下手除去晁蓋之事要暴露了,宋江因此才第二天就驚懼成疾,背上生瘡。反正夢是你宋江做的,啥內容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更令人生疑的是,當初晁蓋中箭也未立即死亡,作為宋江心腹的張順咋沒想起神醫安道全來,現在宋江一病,張順的記憶力就瞬間恢復了,這裏面的貓膩有多少誰有知曉?
還有一處就更明顯了,説是晁蓋顯聖,鬼魂困住史文恭,這才讓盧俊義得了便宜,捉了史文恭。我們雖不敢肯定就是宋江放出的煙霧,但這樣的傳説畢竟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擒住史文恭也不是你盧俊義一個人的功勞嘛,您也好意思按晁天王遺言坐老大的位置?不過這點宋江倒是多慮了,經歷了生生死死的盧俊義早已學聰明瞭:老大的位置不是誰都能坐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説晁蓋之死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一百零八顆魔星裏面本來就沒有他的名字嘛!當然如果可愛的讀者您持這種意見,那才真算是墮入宋江的圈套中了,他後來搞得那套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要進行梁山上的整風運動,“去晁蓋化”。
6、疑點六:宋江為什麼要除去晁蓋
説到這裏,很多讀者會問,晁蓋和宋江不是鐵哥們嗎?晁蓋不是一直還喊着嚷着要把老大位置讓給宋江嗎?他們倆矛盾真的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嗎?
當然,要想説清這個問題,恐怕要另起爐灶了。筆者只能簡單理一下脈絡。晁蓋當初要把老大的交椅讓給宋江也許是真心實意,但是宋江若真接了他也就不是他宋公明瞭,他必須要顧忌江湖的規矩、自己的名聲和其他老頭領的感受,更何況他那時心思還不完全落在梁山上。
但自從江州劫法場上了梁山後,宋江就開始了自己的佈局,他首先在排座次問題上就刷了個手腕,
“宋江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很明顯,這時論資排輩,他帶來的兄弟們只能排在後面,而採用新的排座次方法,宋江一方就明顯佔據人數上的優勢。
此後梁山歷次戰鬥中,宋江不斷以”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為由,架空晁蓋,即使晁蓋再怎麼神經大條,也不可能毫無察覺。對宋江也開始有所提防。
梁山上很多人已明顯察覺到在未來爭奪老大的鬥爭中,晁蓋肯定玩不過宋江,因此像吳用這類的就見風使舵,改換門庭,在後來攻打曾頭市一役中,作為軍師的吳用居然沒有隨軍,也許早已嗅出了什麼味道;另一個聰明人是公孫勝,這個慣於裝神弄鬼的老江湖,既不願背叛晁蓋,又對宋江有所顧忌,所以最早腳底抹油,開溜了事。
舉個例子,楊雄石秀殺人後要投梁山,兩人討論時只提宋江的名字,所以後來他們投梁山時,晁蓋借時遷偷雞敗壞梁山名聲,要殺二人,宋江為之求情。讀至此處,筆者疑心時遷一事恐怕只是藉口,晁蓋或許已從二人言談中察覺出對自己的輕視,此事也許是晁蓋堅持親自攻打曾頭市的一個近因。
在攻打曾頭市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林沖怕有詐,勸晁蓋不要親自前往,自己替他去,晁蓋卻回答説:“我不自去,誰肯向前?你可留一半軍馬在外接應。”梁山的江湖大佬淪落到不親自上陣都沒人願意幹活的地步,也夠悲哀的了。而晁蓋中箭後,林沖等人商議撤兵,呼延灼卻堅持必須等宋江的將令來,可見晁宋二人的權力之爭已到了何等地步。
7、疑點七:宋江為什麼可以逃脱嫌疑
正如筆者上述所論,所謂史文恭射殺晁蓋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冤假錯案,最起碼也是證據不足,疑罪從無;而另一個嫌疑人宋江儘管有着非常大的嫌疑,卻可以逃脱制裁,更絕的是,從《水滸》問世以來的數百年間,讀《水滸》的人無數,《水滸》題材的影視劇拍了一部又一部,卻幾乎沒人懷疑過他宋江,是何道理?筆者認為可以歸結到以下幾個原因:
一、《水滸》一書的作者在描寫晁蓋被殺一事上採取了春秋筆法,不直接寫弒殺晁蓋的是宋江,而是故佈疑陣,留下了大量線索,需要讀者像讀推理小説一樣去斟酌,思考推敲;而絕大多數讀者其實還都是把《水滸》當成類似武俠小説一樣的休閒讀物來讀,對細節處不會太重視。其實《水滸》一書的精彩全在細節處,金聖嘆先生説,“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
二、《水滸》一書標榜忠義,多數讀者即使比較討厭宋江其人,也多是因為他一門心思想要招安,宋江弒殺晁蓋,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因為此條一旦成立,那麼對《水滸》全書恐怕都要做顛覆性解讀,梁山所奉行的手足情深、殺富濟貧等等都成了欺人的幌子,其實對於梁山上到底是不是“殺富濟貧”,也早有人進行過解讀。讀過《水滸》,方知人心沒有最黑,只有更黑。
三、多數讀者都忽略了宋江行事的狠辣。宋江可以説是《水滸》一書塑造最成功的形象,這個總是哭哭啼啼的人給人感覺很懦弱,但做起事來卻真是狠得邪乎,且不説他對付黃文炳這類仇人的手段,只説他為了逼好朋友朱仝入夥,不惜指使李逵砍殺幼童,足見其心腸歹毒。為了奪位,宰了前任老大,又何足掛齒。
四、説宋江是殺害晁蓋的幕後主兇,就必然要牽扯到另一條好漢——小李廣花榮。筆者覺得這也是數百年來宋江沒被揪出來鞭屍的一個重要原因。讀者即使疑心宋江干得出殺害晁蓋的事情,也不願意相信花榮這樣的好漢會為宋江干這種“髒活”。
花榮在《水滸》中有着極高的人氣,首先名字和外號起得帥,一聽就是玉樹臨風,又有“轅門射戟”般的絕技。這種人怎麼會不招人喜歡的,筆者當年讀到他一箭為呂方郭勝解圍處,也大呼過癮。
但問題是名字好、手段高、長的帥就一定是善類嗎?要知道,《水滸》一書中,花榮是宋江第一心腹,與宋江相識最早,關係最莫逆,最後甚至不惜為宋江殉葬。而為宋江干髒活在曾頭市之前也並非沒有先例。
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宋江的一手策劃下,花榮等人假扮秦明殺人放火,間接害死了秦明妻小,事後宋江居然還恬不知恥地對秦明説,“總管息怒,既然沒了夫人,不妨,小人自當與總管做媒。”將花榮的妹妹許給了秦明。連“設計殺人全家後又妻之以妹”這樣齷蹉卑鄙狠毒的事都幹得出來的宋江、花榮,殺死一個擋路的前任梁山老大,就良心而言實在沒什麼負擔。
天王晁蓋倘若底下有知,恐怕一定悔不當初放着好好的保正不做,去劫什麼生辰綱,梁山老大位置真的那麼好做嗎?上有汪倫、下有宋江,中間有你晁蓋,哪個不是橫死?看來“江湖真兇險,入行要謹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