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陳思
軍訓服如何不再是“一次性用品”?
近日,志願者王和新與一所高校的大學生聯合,從學校回收了300套軍訓服。同學們把它們洗淨、打包、王和新用車把衣服拉到村裏分給村民。據悉,這類活動他們已經堅持了4年。
大學生正是追求美、追求個性的年紀,樣式統一的軍訓服雖然結實耐穿,但在軍訓結束後,依然無法作為學生們的日常穿着而存在。很多軍訓服要麼被壓在衣櫃,要麼被丟進垃圾桶。然而一套軍訓服價格一般在百元左右。如果一個學校新生有一萬人,那麼總價就高達一百萬元。
如果軍訓服被輕易丟棄或“雪藏”,那麼看似不起眼的軍訓服,背後將是一筆不容小覷的“經濟賬”。軍訓服的歸宿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將軍訓服回收後賣給或捐贈給村民和一線工人,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村民和工人的消耗能力依然有限,想最大程度避免浪費,可能還需要高校實現軍訓服校內的循環利用。這需要一定區域內的高校在不同的學年儘量統一軍訓服樣式,同時把控好衣服的質量,這樣,回收來的軍訓服就可以在高校統一消毒、妥善保存,並轉交給下一屆新生。
在勤儉節約的大背景下,循環利用軍訓服,不僅可以避免浪費,還將給同學們提供一場絕佳的道德教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