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雲十六州是通向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宋遼之間無法解決的難題。宋太宗趙光義曾發動幽州戰爭,以恢復幽雲十六州,但在兩次戰鬥中均被擊敗。從那以後,北宋遭受了“恐遼症”,宋國已經從對遼的積極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修復了邊界河流,種了榆樹,並建立了要塞以阻擋遼國鐵蹄。
但是,遼沒有吃這一套。如果不打我,我就會打你,主動進攻宋國。不過,在澶州之戰之後,為什麼宋真宗打贏了卻仍建立檀淵之盟向遼割地賠款?是膽小怯懦還是謀高智遠?筆者認為都有。
首先,如果只算經濟賬,遼承認宋對關南十縣的實際控制權,宋每年給遼“壓歲錢”,誰都談不上佔了什麼便宜,算是最早版本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純算經濟帳宋不僅不虧,甚至還有的賺,但是帳不能這麼算,這不是錢的問題,三十萬歲幣的確不多,但毀掉的是一個民族的精氣神和一個國家的國防建設,這個條約輸了氣節。
其次,有人説宋打贏戰爭卻還向遼割地賠款是因為宋在長期戰爭狀態下吃虧,因為宋朝幾乎都是步兵,僅一時的勝利是説明不了什麼的,但是這句話放在澶淵之盟時不完全正確,澶淵之盟什麼時候?公元1004年,宋朝手裏可是還握着寧夏呢,党項獨立要到1038年了,説缺馬可是睜眼説瞎話了。你可能不相信宋朝有大臣提議賣馬,因為馬太多了。
組建不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怨誰?當然怨宋朝自己!馬政搞得一塌糊塗(後來王安石改革還有馬政這一項的),都成驢政了。
西夏獨立後,養馬地沒了,更是隻能高價買馬來維持少數騎兵,一説就是缺馬,那西夏獨立都離建國78年了,騎兵呢?況且明朝初年有養馬地?明朝開國全國只有四萬五千匹馬,徐達和常遇春照樣擊敗蒙古人。
所以,忘戰必危,宋朝就是太膽小怯懦了,太跪舔異族了。
最後,從政治上總的來説,這個條約是沒什麼毛病,的確可以體現宋真宗的謀高智遠,契丹遊牧民族不事生產,你就是打跑了他,他也還得來搶你,再説你還不一定打得過他,花點小錢買太平,而且以後他還找你買東西給你錢,就像是做生意。
其實説起檀淵之盟,如果在無聊的外人如我的角度,就是一場醖釀已久的大戲馬上到最高潮了,觀眾屏息以待,然後突然萎了,最高潮的戰略決戰居然沒打就這麼和了,實在是遺憾啊。整個宋遼戰爭,一開始是宋國想搞閃電戰突襲,然後強弩之末難穿魯縞被秒了,之後沒好好休整恢復就捲土重來又被秒了。然後大家反覆較量各有彼此,始終沒有勢均力敵暢快淋漓的好好的主力兵團總決戰一次,不免讓人遺憾啊。如果宋太祖不死,等平定北漢後休養生息幾年,然後主力大舉親征燕雲,無論勝敗,應該好看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