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有許許多多的抗日題材劇,惡搞抗日劇,為了佔據影視劇市場,從中獲取流量收入,將戰爭遊戲化,日軍弱化,違背常理,詆譭對手等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對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但是還是有優秀的影視劇產生,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我們以《亮劍》中的經典一幕來説,孫德勝的騎兵連為了能夠讓團長李雲龍能夠安全撤退,騎着馬招搖過市把敵人往相反方向帶,最後為了能夠讓大部隊有充足的時間轉移,騎兵連最後只剩下幾個人的情況下還選擇與日軍白刃戰。在《小兵張嘎》中,日軍在漢奸的帶領下慢悠悠的進村,然而自行車,大眼鏡就是漢奸的標配,這些場景都是有歷史依據的。
持續了14年的抗日戰爭,我們失去了無數的戰士,他們永遠也沒有機會看到勝利的那一天,這是建國前中國遭受的最大苦難,即使每個人都盡了最大力量,抗擊我們共同的敵人,日本侵略者,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為了民族大義犧牲自己的,有的都因為畏懼而屈服了,幫敵人做事情,這類人我們往往用“漢奸”來稱呼他們,抗日戰爭的持續時間中,漢奸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上百萬,都超過日本在華的兵力了,這些人只為了能保留自己,殘害同族,把祖國的尊嚴踩在腳下,為了漢奸為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更高,有種工具就開始流行,也就是那些價格便宜,哪裏都能到達的自行車們。
自行車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流行了,早在上個世紀,不同類型的自行車就被眾多國家當做了武器來使用,它可以用在偵察,聯絡消息,規模不大的突然襲擊等工作,在運用自行車作戰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更新其使用的方法以及適用的場合。等到一戰打響以後不少國家甚至還有專門的自行車部隊,可以提高戰士的行軍速度且安靜的自行車,成為了世界各國軍隊的寵兒,發起侵華戰爭的日軍也一樣,等之後在攻打下的中國地區組建偽軍部隊,以及漢奸維持隊等軍隊時,他們將大量的自行車用以維持當地的治安,在不久以後自行車甚至還成為日軍漢奸必不可少的裝備,維持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漢奸部隊,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劇中看見相關的場景。
在許多播出的抗日電影裏面,經常會有這樣的劇情,在行軍途中前面是騎着自行的漢奸,後面卻是跑着步的日軍,事實上,這個畫面並沒有不符合常理,也並非日軍在當時的地位普遍較低,偽軍擁有更高的地位而是完全還原了之前的歷史現狀,當抗日戰爭正式打響之後,日軍士兵一般都是用卡車出行的,但是由於卡車的噪音太大,在卡車即將靠近戰鬥地點時,日軍為了不被我軍或者當地人察覺,於是就會下車徒步前進,然後就派出漢奸先去打探敵軍消息,漢奸就得不停的在戰場周圍探察,偵察,於是使用靈活且安靜的自行車就成為了他們的戰鬥標配。
在二戰期間,我國還是一個很貧窮落後的國家,很多的軍用或者民用品都是在戰場上繳獲揮着是撿來的,尤其是漢奸的代步工具自行車就是繳獲最多的。這些自行車的主人原本是華北農村的農民,是漢奸狗仗人勢去爭搶來的。當時華北農村的農民靠着做土布補貼家用,自行車不但可以作為簡單的運輸工具,而且鏈子還能夠安裝在織布機上,提高織布的效率。所以在華北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織布機。由於土布市場的擴大,日資紡織廠生產的產品生存空間減少,利潤受到損害,所以日資紡織廠就把這些本地的企業全給封鎖了。只把漢奸的東西保留下來,而且有很多人的產業都被漢奸收歸己用,自行車也不例外,因此自行車就成為了漢奸的標配。
中日雙方戰爭才打響的時候,漢奸利用自己的權利將老百姓手中的自行車侵佔,日本離戰敗不遠的時候,中國方面實力與日俱增,日本已是無力迴天。八路軍戰士就把漢奸以及日軍手中的自行車都收繳了。而且,八路軍還購買一一批自行車。八路軍手裏的自行車數量與日俱增,有了一定的規模,為了有效利用這種交通工具,八路軍開始組建自行車部隊。戰場上的日偽軍受到自行車部隊的猛烈攻擊,傷亡慘重。這是日軍應得的後果,他們在中國大地上作威作福,奴役百姓,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加入抗日的統一戰線,立志要把小日本趕回日本島。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那些日本將領,因為曾經犯下的罪行都受到了處置,那些助紂為虐的漢奸們呢?國民政府當時頒佈的《懲治漢奸條例》就是為了懲罰這些漢奸,那種有名的大漢奸基本被直接槍斃,情節輕一點的就從輕發落。比如陳公博,1938年,他就跟隨汪精衞做了漢奸,此後更是一路升遷,最後成為偽國民政府的代主席。他作為中國不折不扣的第二號大漢奸,1946年被槍斃。在國民政府的這次漢奸懲治過程中,不少漢奸聞訊潰逃,去往香港甚至國外,但是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後,政府開始抓當年逃跑的漢奸,漏網之魚被一網打盡。
據資料顯示,抗日戰爭期間的漢奸數量超過了300萬,大膽猜想,要是這三百多萬賣國賊突然良心發現,走上八路軍的抗日道路,那麼侵華日軍應該早就被趕出了中國。只是這些漢奸並沒有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尊與良知,成為侵華日軍們的傀儡,不僅是因為日本人能讓漢奸們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更多的原因還要歸結到他們自己身上,其性格中包含了軟弱的民族基因和中庸思想,以及民族失敗主義的干擾、內部矛盾使得其背離了中華民族,再加上他們身上缺乏最基本的尊嚴和國家認同感。
能夠充分實現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中國人民具備了老實規矩的性格特徵,在災難發生的時候,被看得最重要的往往都是他們的個人利益。再加上中國自鴉片戰爭後連連戰敗,有些中國人就日漸麻木,漸漸的忘記了民族尊嚴為何物,這讓中國人民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使得不少中國國民認為中國無法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那還不如早做選擇,站在實力較強的一方。怪不得有那麼多中國人會甘做日本走狗。
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眾多的漢奸苟且偷生,迫於日軍的威脅,加入了日軍所設立的偽軍部隊,成為了無數中國百姓所痛恨的賣國賊,無數的革命烈士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中反而是命喪於和他們同根的漢奸手中,他們雖然人數很少,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本領出眾的人,可是他們卻白白將自己的本領浪費在了不該用的地方。如果他們可以將這些才華用來抵禦外敵,或許就能拯救很大一部分死於戰火的烈士,或許可以更早的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國土。每一個殘殺同胞的漢奸都應該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就像是陳公博賣國求榮,就算是機關用盡也依舊不能逃離被抓捕的結局。
隨着時間長河的慢慢流淌,中國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發展成了諸多實力在世界範圍內靠前的國家。沒有哪個國家再敢對國力快速增強的中國進行侵犯。但中國的前車之鑑説明,雖然戰爭早就遠離了中國人民,我們要始終記得那些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那些割地求和的屈辱,那些以死抗爭的英勇,那些軍民同心的振奮時刻。也要記得隨時通過歷史反省自身,不要再重蹈歷史的撫着,要儘量避免錯誤的決定。歷史雖然一直在向前,在革命先烈們也並沒有被甩在身後,人們會時刻緬懷和紀念他們,每一位革命英烈都是對愛國精神的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