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味道”

  嗅覺是一種獨特的“記憶”,雖不如文字、畫面那麼清晰,卻總能長久印刻在腦海裏。

  倫敦希思羅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每天都有無數人在這裏相見或是別離。筆者也曾是行色匆匆的旅客之一。拖着兩個大號行李箱,裝着電飯煲、方便麪和老陳醋,異國求學生活便這樣開始了。

  還記得當時,接機師傅把我送到宿舍,臨別前握着我的手説Take care(保重)。當時青澀,第一次聽到有人説“保重”,瞬間眼睛就酸了,感覺離開了家、遠離了祖國,從此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從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項目畢業後,很多人問,在兩個國家讀書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或許是味道。

  嗅覺是一種獨特的“記憶”,雖不如文字、畫面那麼清晰,卻總能長久印刻在腦海裏。

  多年後回憶起倫敦讀書的日子,還能記起連綿不斷的雨以及它略顯陰鬱的獨特風情,還有混合了草地、泥土香氣的城市味道。

  作為一名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在英國讀書必須越過閲讀、小組討論和論文三道坎。尤其是,筆者就讀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以對社會科學的深入研究聞名於世,對專業理論的要求可想而知。每節主題課之前,教授都會甩來長長的閲讀清單,然後再在課堂上鼓勵大家展開辯論。至於論文,不僅要闡明不同學派的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個人獨立觀點。

  正因為此,圖書館成了筆者對英國最深的記憶。風雨無阻地往返於圖書館和宿舍之間,手邊永遠擺着一大摞書籍,還有寫論文時一定要準備的咖啡。雨的味道、書的味道以及咖啡的香氣混合在一起,便是至今縈繞在腦海中的英國求學氣息。

  倫敦的課程結束後,筆者從希思羅機場飛到洛杉磯國際機場。這一次,撲面而來的是加州陽光的味道。

  洛杉磯與倫敦不同的不僅僅是天氣。如果説在倫敦政經學院學習,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嚴謹的學術研究人員,思考傳播學從哪裏來、往哪裏去;那麼,在南加州大學學習,則更像是初入行的菜鳥,在實戰中“摸爬滾打”。

  在洛杉磯求學,比薩的香氣如影隨形。

  記憶最深的是一門創業課,教授每次都會帶着比薩來到教室,一同來的通常還有好萊塢製片人或是硅谷創業者。大家一邊嚼着比薩,一邊分享那些年踩過的雷、摔過的跟頭。

  課堂外,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夥伴一起,一邊吃比薩一邊頭腦風暴,為各種創業項目寫營銷策劃書則是我們的學習日常,比如為國家公園提供傳播諮詢調研服務、為連鎖餐廳撰寫社會責任戰略發展報告、運營初創公司的新媒體平台,在好萊塢的視頻製作部門打雜等。還有一項最不像“作業”的作業——在沒有邀請函的情況下,混進一個電影節派對。

  在這裏,沒有人把你當學生,久而久之,自己也接受了這個現實。還記得最後一堂課,教授特意穿了一身燕尾服“隆重出席”,並送給我們一句話“The real life is hard(現實生活是殘酷的)”。這是最好的告別,也是最好的開始。

  其實,異國求學除了完成學業,更有意思的是從一點一滴中感受城市的性格。

  平日的倫敦內斂又文藝,還有一點小幽默。就説學校圖書館這麼嚴肅的地方,每到考試季都會24小時開放,中央巨大的旋轉階梯彷彿寓意着學術研究沒有盡頭。不過,也許是為了幫大家減壓,這裏居然闢出了一個小動物園,很有點“英式幽默”的味道。

  一直覺得,倫敦最具“英倫風”的地方是帶着潮濕氣味的地鐵。不同於大本鐘、塔橋這些打卡景點,地鐵每天運載着上百萬人穿梭於倫敦的各個角落,與倫敦人的生活融為一體。許多地鐵站都有一個暖心的傳統,那就是在地鐵站口的白板上手寫一句勵志話語,讓來往的人們駐足片刻,喝一碗心靈雞湯。忙碌的工作日,白板上會寫着:“生活中,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環顧四周,無論你看到的是友誼、忠誠、微笑還是愛……都是財富。”浪漫的節日裏,白板上會寫道:“我們不是通過尋找一個完美的人學會愛,而要學會用完美的愛去對待不完美的人。”

  仔細尋找的話,地鐵站裏還會有“彩蛋”。比如貝克街站的牆上,能看到用許多福爾摩斯剪影拼成大號福爾摩斯;比如《哈利·波特》的書迷都會去國王十字車站打卡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工作日,地鐵站裏經常能看到拄着黑色長柄雨傘、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他們表情嚴肅、步履急促,匆匆而來又匆匆消失。到了足球比賽日,球場和酒吧外的地鐵站格外熱鬧,球迷的吶喊聲、歌聲夾雜着酒精的氣味瀰漫整個車廂。這大概就是倫敦最“反差萌”的地方。

  洛杉磯人對體育同樣狂熱,不過是橄欖球。橄欖球賽深深滲透在美國校園文化中。一入學,教授就説,如果沒有在主場看過一場比賽,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特別是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同城對決”。兩所學校距離只有10英里,又都是橄欖球強隊,每逢比賽前一週,兩所學校就會全校總動員,熱火朝天地“備戰”,空氣中都是緊張的味道。

  南加州大學的精神代表是特洛伊。比賽期間,“特洛伊家族”的活動極為豐富,校園裏隨處可見各種展台,還有篝火、音樂表演、烤肉等,藉以提升士氣、鼓舞鬥志。同時,為了防止對手惡意搗亂,兩校都對各自的“吉祥物”嚴加保護:南加大會把學校廣場上代表性的特洛伊銅像用膠帶紙嚴嚴實實地封起來,派志願者日夜守護,以免銅像被對手潑上油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會把標誌性的小熊銅像藏起來。帶着一點惡搞色彩的賽前習俗,已經成為兩所學校助興橄欖球賽的傳統。

  年少時,覺得世界那麼大。人在異國他鄉,才真正體會到“根”的意義。倫敦的雨讓人留戀,洛杉磯的陽光讓人沉醉,但都缺少一份歸屬感。直到第一次在外過年,留學生們一起手忙腳亂地做年夜飯,聽到電腦裏春晚的歌聲,聞到餃子的香氣,不由得感嘆:“這味對了!”

  畢業後,從首都機場T3航站樓回到家,終於吃到一碗飄着醋香的麪條。這一刻,知道自己不必再在機場故作堅強地告別,不必在國外租不到房子時還對家裏“報喜不報憂”,心中滿滿都是安寧。而國外收穫的學歷和經歷,也讓我站在腳下這片最熟悉的地方,走得更遠更堅定。(經濟日報記者 吉亞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81 字。

轉載請註明: 留學的“味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