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公佈,希望通過新一輪的招生錄取改革釋放政策紅利,緩解家長學生的焦慮情緒,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深化改革,讓學校教育迴歸因材施教的育人初心。其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促進教育優質均衡、自主招生選拔特長學生、統一招生注重學習基礎。
理想的教育,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義務教育階段不應出現過度緊張與過度競爭現象,但有些家長認為,如果不能上好初中,就不再有可能上到好高中,也就不再有可能上好大學。如今,上海中招改革方案將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招生計劃50%到65%名額分配到區和學校,也就是説,本市優質高中超過一半的招生名額分配到各區和各個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這在制度層面可以有效防止“區域掉隊”“學校掉隊”。這也就意味着:無論在什麼區域、什麼學校,只要學生努力,都有可能進入優質高中學校。
當然,將超過一半的名額分配到區和學校,前提條件依然是學校和學生都要努力,只不過這種努力是科學的,是公眾可以接受的。首先,名額分配招生有底線要求,即學生都必須要達到相應的名額分配最低控分線,否則名額依然會被收回。這就意味着改革方案既給了初中學校以希望,為此類學校學生直接就讀優質高中學校提供了制度可能性,但也需要初中學校針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有效教學,才能將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對學生個體來講,既然家門口的初中學校都具備升入優質高中學校的制度通道,就沒必要捨近求遠,當然,要真正將優質高中的招生名額落到自己身上,依然需不懈努力。
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能夠較好地激活學校因材施教和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中招改革方案也不侷限於名額分配。招錄有特長的學生和特別優秀學生的自主招生,依然保留在此次方案中。但既然自主招生旨在招收“特別的”學生,因此對各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的名額有所控制,但對於“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的普通高中學校和市特色普通高中有更大的空間,這是對有特長和特別優秀學生的鼓勵。對於教學質量特別高的學校,如果分配來的名額還不足以把所有優秀的學生送入優質高中學校,那麼,這時候中考就發揮着最後的選拔功能,從而保證每一名初中生的努力,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綜觀此輪上海中招改革,選拔性與教育性都得到了較好的照顧,甚至將教育性置於選拔性之前,通過對義務教育的良好引導,來讓選才變得更加科學,變得更加富有教育意義。從這一輪中招改革立意來看,上海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從不讓每個學生掉隊的教育理念,走向不讓每所學校掉隊的教育格局,讓就讀每所學校的學生都有進入優質高中學校的希望,當然把希望變成現實依然需要學校和學生的持續努力。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