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羅馬帝國的衰落,是如何將城鎮化的歐洲,一步步拖回到農耕時代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勺子説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説明了羅馬帝國時代道路交通建設的成就,更反映了羅馬帝國的強大,這種強大的體現之一,便是高度城鎮化的歐洲,而正是因為這種高度城鎮化的需要,才促進了羅馬道路奇蹟的建設。
全盛下城鎮化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處於公園1-2世紀,同時期的中國正處於東漢光武中興至紛爭衰落的時期。
當時羅馬帝國的疆域西至今蘇格蘭邊界,東至中東地區、南至北非埃及一帶,地中海基本上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同時其擁有的人口接近5000萬,與同時期的東漢人口數量幾乎相當。
但在經濟總量與城鎮化方面,羅馬帝國所創造的奇蹟卻遠遠超過當時的東漢。
根據著名經濟歷史學家李約瑟的測算,羅馬帝國當時建造了約4萬英里長的鋪石路,而同時期的東漢鋪石路里程為2萬英里左右,僅僅為羅馬帝國的一半。
但東漢的陸地疆域卻遠比羅馬帝國遼闊,這説明羅馬帝國在當時的道路分佈的密集度不僅遠高於同時期的東漢,甚至已經接近近代西方道路密度建設水平。
而如此高密度的道路建設,正是基於高度城鎮化的需要。
經濟歷史學家喬治史密斯在關於羅馬帝國城鎮化證據的討論中,預估羅馬帝國的城鎮化率應該在10%左右,而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前的城鎮化率也僅僅才11%的水平。
羅馬帝國在當時的城鎮建設中,已經建設了完備的水道、分佈均勻的公共澡堂、用於裝飾和娛樂的噴泉、傳播知識和提供精神糧食的圖書館和寺廟等配套設施。
除此之外,羅馬帝國的貿易同樣發達,他們利用掌控地中海的便利優勢,不僅輕易的將各臣服地進貢的糧食,運送到了羅馬,同時也壟斷了與亞洲的絲綢和香料貿易,使之獲益頗豐。
在航海技術上,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希臘人、敍利亞人、猶太人也掌握了利用季風的規律,直接與西印度洋地區開展海上貿易的能力。
某種程度上而言,羅馬帝國能夠賴以發展和維持的高度城鎮化,就仰賴於不斷進貢的征服地區的進貢和海上貿易。
羅馬帝國的衰落
正是基於羅馬帝國的這種發展模式,因此其高度繁榮的城鎮化也只是類似於現代意義的城鎮化,與現代意義的城鎮化的區別就在於其城鎮化的基礎不是工業化,這種區別也意味着羅馬帝國的強身不可持久。
羅馬帝國的發展模式意味着帝國必須不斷的征服和掠奪新的地區。但強盛後的羅馬帝國,其本國公民在享受帝國繁榮的福利之時,是不願意參軍為國作戰的,這種情況類似於唐朝中後期的府兵制和清朝中後期的八旗制度,正規軍制不再是戰鬥力的象徵,而是福利待遇的代名詞。
在這種情況下,當羅馬公民不願意為國作戰時,羅馬帝國就難以徵收各地的賦税和貢品,難以進行有效的征服和擴張,甚至難以維持現有的龐大體系。
為此,羅馬帝國越來越依賴將征服地區的野蠻人和奴隸充軍,以維持自己的武力存在。這種方式就類似於唐朝中後期依賴回鶻和其他民族軍隊來維持邊境一個道理。最終當這些軍隊發動叛亂時,整個帝國秩序瞬間便土崩瓦解了。
在公元5世紀時,即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羅馬帝國已經丟失了今天的法國、西班牙、不列顛、意大利大部分等地區;公元7世紀到8世紀,即中國的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時期,羅馬帝國在新興的阿拉伯帝國的連續打擊下,相繼丟失了整個北非沿岸,最後隻身下拜占庭微不足道的一點區域。
垮掉的不僅是一個帝國,更是一個城鎮化時代
羅馬帝國的崩潰,不僅摧毀了一個龐大、完整、有凝聚力的中央帝國的實體,使之蜕化成一個個破碎、脆弱、不穩定的分散式政體。
更為重要的是它擊碎了羅馬帝國辛苦建立的近趨於完美的城鎮化時代。
自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及地中海沿岸便進入了類似於古中國的自給自足、封閉閉塞、及愚昧無知的鄉村社會時期,此時貿易和城鎮內的交易與服務基本消失,封建領主開始依賴於從農民那裏直接獲取實物收入,即進入了我們傳統所説的“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時期。
比利時歷史學家皮仁曾今就羅馬帝國衰落後的情形做過描述,他稱羅馬帝國衰落後,不僅沒有了鑄造金銀貨幣的活動,有償貸款等金融活動同樣被禁止,商人這個階級幾乎不復存在,普通平民不再願意接受教育,基於交易和生活的城鎮演變成了僅僅具有單獨功能的軍事要塞。
從皮仁的描述來看,羅馬帝國在衰落後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帝國,更是一個城鎮化文明向農耕文明倒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維持整個文明的商業、信用和其他交換行為都因為各自封閉的狀態而自然消失。
與此同時,當歐洲隨着羅馬帝國的衰落而重回農耕時代,並進而走向中世紀的黑暗之時,古中國的唐朝也從繁華中墮入了連綿近一個世紀的戰亂之中。
而新的城鎮化時代的到來,則要等到近1000年後的工業化時代,所帶來的改變整個世界面貌的都市化時代。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