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兒子武庚結局如何太保簋銘文揭開千古謎團!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
在明代神魔小説《封神演義》中,紂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殷郊,一個叫殷洪,都是姜王后之子。姜王后被妲己害死後,他們逃跑並分別被神仙廣成子、赤精子所救,原本打算學了本事殺紂王替母報仇,學成後卻受申公豹忽悠轉而助紂為虐,結果在與姜子牙交戰時身死。
在真實的歷史上,殷郊、殷洪當然是不存在的。據《史記》記載,紂王的兒子是叫祿父(死後“日名”*為“武庚”)的,他也不是在武王伐紂前死的。牧野之戰、紂王自焚後,周武王為了籠絡商人遺民,曾命祿父(武庚)奉守殷商的祭祀,並將原商王畿主體地區和大部分商人遺民交給他來管理。那祿父(武庚)後來最終的結局如何?這還要從周公東征説起。
話説周武王滅商後僅2年就去世,隨後周公旦立13歲的侄子太子誦為王(即成王),而自己攝政當國,總攬大權。
我們作為後人,當然知道後來周公旦又把政權交還給成王,明白他是一心為了保住周朝江山才這樣做的。但當時的人並不能知曉後事,所以最初不少重量級的人物,如太保召公奭和成王的外公姜太公呂尚對周公旦的做法頗為不滿,尤其是小成王內心也對四叔產生疑懼。為了求得周人自身的團結,周公旦只得做出決定——放棄攝政,避居東方。這就是“周公居東”。清代名臣林則徐曾有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周公旦當時的心境,應該也是如此。
好在周公旦放棄最高權力的難能可貴之舉重新贏得了召公奭和呂尚的信任,小成王也因為發現了四叔在父親病重時祈禱替哥哥去死的祝詞而後悔,下令召周公旦回京。周公旦因此重新擔任了攝政一職。
不過就在西周朝廷內部分分合合之際,東方出了大事——“三監”和祿父(武庚)掀起了規模浩大的叛亂活動!
祿父造反這太容易理解了,他要復仇,要恢復大商朝啊。何況這天下共主的寶座要是奪回來,他祿父就會成為商朝的“中興明主”,流芳百世,一個男兒稍微有點志氣,在他的位置上也不會沒有一點想法。
至於“三監”,就是當初受周武王之命在東方監視紂王兒子祿父和殷商遺民的三位王叔——三叔管叔鮮、五叔蔡叔度和八叔霍叔處。眾所周知,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死得早,次子武王發去世後,兄弟中就屬老三管叔鮮最大了。所以管叔鮮對四弟周公旦十分不服和嫉恨:二哥武王去世,我現在就是兄弟中的“老大”了,就算侄子小,需要攝政,這攝政的位子也應該是我的,怎麼該輪到他老四?
歷史無數次證明,嫉恨的力量是無窮的,男人為了權利嫉恨起來,那可是比女人更厲害。於是這管叔鮮先是和老五蔡叔度、老八霍叔處一起大肆散播流言,説周公旦攝政獨攬大權,恐有篡逆之心;後來周公居東又被成王請回朝,三位王叔見挑撥離間不成,最終把親情、把周武王交給他們的鎮守東方的重任拋在腦後,決定與鎬京朝廷翻臉,奪取最高權力,自己來當家。
“三監”管、蔡、霍想篡權,而商朝王子祿父想復商,這時他們在反對鎬京朝廷方面達成了一致。獄卒和犯人居然合起夥來,這簡直是一個諷刺。跟他們一同反叛鎬京西周朝廷的,同時還有東方的東國、徐國、奄國、蒲姑國、豐國(非文王所徵的西豐國,在今山東淄博市高青縣),以及其他一些熊姓、盈(通嬴)姓的東夷小國。據孟子説,這些反周的諸侯方國加一塊,總共有50餘國。因此這次反周叛亂,聲勢十分浩大。
面對叛亂,周公旦態度堅決。周成王二年秋,他作為三軍統帥,集結朝廷大軍,踏上了東征的路程。如果把他隨武王伐紂的那次算作第一次東征的話,那這一次顯然就是第二次了。
據《史記·衞康叔世家》稱,“三監”管、蔡、霍起兵後一度欲西進攻擊朝廷在東方的重鎮、規劃中的東都洛邑,所以周公旦的東征大軍首先在洛邑以東地區,與管、蔡、霍的叛軍交上火。雖然史書沒有明確提及,但按照正常的思維,周公旦在兩軍交戰前,肯定會秘密派出大量説客或間諜到三位王叔的軍營中去,用“同宗之情、叛國之恥”來教育並分化瓦解他們的部下。所以“三監”統轄的周軍,面對周公旦率領的朝廷討叛大軍,很快就失敗了。
失敗後的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倉皇北渡黃河,逃往盟友武庚(祿父)那裏。周公旦則指揮東征大軍乘勝追擊,又渡河攻擊朝歌一帶的祿父商軍。《逸周書》稱,周公大軍“臨衞徵殷”。這個“衞”地,曾多次出現在殷墟甲骨文中,卜辭顯示“衞”在殷的東部,後世文獻多認為它具體在朝歌城東10公里左右。因此這一仗,周公旦應是率軍迂迴到祿父商軍的後面,首先截斷了他與東夷諸國的聯繫以及東逃的退路。可能是祿父沒有料到周公旦會如此用兵,再加上週公旦有“第五縱隊”——商人的十個大貴族相助,陷入恐慌中的祿父商軍不久也全線潰敗,史書稱“殷大震潰”。
祿父雖然打仗不行,逃跑的功夫倒是一流。他見勢不妙,立即拔腿就往有商人統治基礎的北方逃竄。因為我們之前介紹過,商人就是起源於河北或遼東的,而且當時孤竹國、箕子朝鮮等商人諸侯國都在北方。
祿父(武庚)北逃的事情,見《逸周書·作雒解》。他北逃後的結局是什麼?《逸周書》沒提到,而《史記》等書,説他是被周人誅殺了。但祿父這麼高級別的人物,是被誰殺死的呢?幾千年來一直是個謎。
距周公東征大約2900年後的清朝道光年間,當時的山東壽張縣,有幾個農民在小説《水滸傳》中眾英雄聚義的梁山山腳下(1949年後此地屬於分出的梁山縣)刨地時,幾鋤頭下去,居然挖出了七件西周初年的精美青銅器。這就是考古界有名的“梁山七器”。七器中有一方青銅簋——太保簋,其內壁有如下銘文:
王伐錄子聖,厥反,王降徵令於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永大保,賜休餘土,用茲彝對令。
翻譯成白話文,大意就是説:大王討伐錄子聖,因為他造反,於是大王下達征討之命給太保,太保恪盡職守沒有失職,大王就賞賜給太保一塊在餘地的土地,太保因此特地鑄成此器物來稱頌大王的恩德。
這段銘文中的“大保”,顯然是指西周初年擔任“太保”一職的召公奭,對這一點,自清末太保簋出土以來就從沒有人有異議。至於銘文中的“錄子聖”,2008年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楚簡(簡稱“清華簡”)《系年》裏寫作“錄子耿”,他就是武王所立的商人新君祿父。
因此周公東征時,祿父之死的真實情形可能是這樣的:對於祿父(錄子聖)這個在商人遺民中有極大號召力的旗幟般的人物,周人當然是萬萬不能放過的。祿父戰敗北逃後,成王(或者是周公旦以天子的名義)命令太保召公奭,立即率領一支大軍對他進行追殺。雖然有商人遺民的掩護,但窮追不捨的召公奭幾經周折,最終還是挖出了北逃的祿父,將他斬殺。後來,殷商遺民按本族傳統給祿父(錄子聖)上了一個“日名”,即“武庚”,這就是祿父為什麼又叫“武庚”的原因。另據金文記載,祿父(錄子聖)死後,其家族投降了周人,被周人遷至今天陝西扶風一帶異地安置。
祿父有本族人掩護,還多逃得了幾天性命,但人生地不熟的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就沒那麼走運了。
管叔鮮知道自己是“首犯”罪無可赦,在祿父的商軍主力潰散之際,眼見無路可逃,又羞於被弟弟周公旦俘虜,於是抹脖子自殺了。管叔鮮死後,管國也被取消,後來其子孫流散各地。據一些古籍記載,春秋時齊國名相管仲就是管叔之後。
蔡叔度和霍叔處則被東征的周軍抓獲。不過蔡叔度、霍叔處畢竟是周公旦的親胞弟,講究“親親”傳統的周公旦也不好殺他們。於是周公旦就把蔡叔度囚禁在一個叫“郭凌”的地方,後來東征戰爭結束、天下太平時,周公旦又給他70名親隨和7輛馬車,將他流放遠方。蔡叔度被流放後,不久就死去了。不過比管叔幸運的是,蔡叔有個二兒子叫胡(又稱蔡仲),非常善良,並有德行。周公旦聽説了,就將他推薦給自己兒子伯禽,讓他做了魯國的卿士。胡上任後,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於是周公旦就把胡的表現告訴了天子成王,成王因此重新分封胡為蔡國國君,並在冊命文書裏告誡他“不要像你父親那樣違背王命”,所以蔡國才得以延續了下來。成王冊封胡(蔡仲)的冊命文書被收入《尚書》,這就是《蔡仲之命》篇。只不過這篇古文很早就已經失傳,現在我們所見的《蔡仲之命》並不是西周原版,而是東晉人梅賾所編造的偽篇。
最後説霍叔處,偽書《蔡仲之命》説周公旦對他的懲罰是將他廢為庶人,但是仍舊保留了霍國。雖然今存的《蔡仲之命》為偽,但是它上面關於周公旦對霍叔處的處置應該還是有點依據的,因為霍叔處在三叔中年紀最小(他排行老八),於“三監叛亂”中應該屬於從犯中的從犯,所以周公旦對他的懲罰理應比蔡叔度更輕一些。霍叔處的霍國直到春秋時才被同姓的晉國所滅,這是後話。(摘錄自唐封葉《簡説西周史》)
*注:日名,殷商帝王、貴族的稱號,由一個天干用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另外一個(極少兩個)表示區別的字組成的。表示區別的字在前,天干字在後,如大乙(成湯)、盤庚、武丁、武乙、文武丁、帝乙等等。一般認為日名是死後所上,天干字表示對該人的祭祀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