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文 | 藝軒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開始大力修建故宮,據計算,明清兩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執政。紫禁城是俯瞰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長約961米,東西寬為753米,四周還有高約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可以説是固若金湯,難怪明清兩代皇帝都要將此地作為自己執政的地方。
除此之外,紫禁城在建築體系上還封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分別坐落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是國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而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也被稱為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紫禁城是皇家宮殿,自然是紅磚黃瓦、金碧輝煌,但是為何要稱皇家的宮殿為“紫禁城”呢?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筆者統計下來大致有三中説法;
也就是説,紫禁城這個名字跟“紫氣東來”這個典故有關。相傳老子出函谷關,有紫氣從東至,恰好被守關人看見。過了不久,守關人便看見老子騎着青牛姍姍而來,守關人知道這是聖人。預示便請老子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因此“紫氣”便被人們認為具有吉樣含義,這也預示着帝王,聖賢和寶物出現。
所以,這樣看來,紫禁城中的“紫”便是大有來頭。為何呢?因為皇宮乃是皇帝居住和執政的地方,戒備森嚴,是一般百姓所不能企及的,所以被稱為“紫禁城”。這裏強調的是一種威嚴!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皇帝們都將自己比作“天子”,也就是天帝的兒子,而天宮是天帝所居住的地方,那麼自然也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因此在《廣雅·釋天》就有這樣的記載:“天宮謂之紫官”。因此皇帝所居住的宮殿就被稱為紫宮。而紫宮也稱為“紫微宮”,在《後漢書》裏記載説:“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不僅如此,在《藝文類聚》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皇穹垂象, 以示帝王,紫微之側,弘誕彌光。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這裏所謂的“皇垣學説”實際上可以理解成“星象學説”。因為在古時候,天上的星垣被當時的天文學家們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和其它星座。“三垣”則是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這裏的紫微星垣是代稱天子的,並處於三垣的中央。紫微星即北斗星,四周由羣星環繞拱衞,古時有“紫微正中”和“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情官員四海分”之説。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知,既然古人將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麼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極之地。所以不難得出帝王的皇宮就成了“紫極”或“紫垣”。但這兒説的“紫禁”,其實在唐朝就有了。在王維的詩中就有這樣説到:“芙蓉闕下會千官, 紫禁宋櫻出上蘭。”我們再結合紫禁城的建造規格來看,這兒被稱為皇極之地也是名副其實,為何呢?因為這兒有着高大雄偉,並且象徵着“天”的“太和殿”,位於故宮的中央地段。不僅如此,還有象徵着天和地的“乾清宮”和“坤寧宮”,它們的兩側的“日精”“月華”門,象徵着日和月;除此之外,還有象徵着十二星辰的東西六宮以外的其它建築羣,拱衞着象徵天地合璧的乾清、坤寧二官,以表明天子“受命於天”和“君權神授”的威嚴。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所以綜上來看,無論是從天象學説來看還是從歷史典籍來看,似乎“紫禁”二字更適合做皇家宮殿的名字。我們也能由此看出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6 字。

轉載請註明: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