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淡化身份色彩,這一輪“雙一流”高校建設實現了哪些突破?|快評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經典

近日,《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由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首輪“雙一流”建設已於2016年啓動至2020年結束。此次經國務院批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更新公佈,表明了新一輪建設的正式啓動。

此次公佈的名單內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佈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佈。此外,還對首輪建設成效並未完全達到預期,一些方面相對偏後的部分學科給予警示。

可以看到,新公佈的名單不再分“一流大學”建設名單與“一流學科”建設名單,這一變化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部分)。圖/中國教育發佈公眾號

其一方面淡化了“雙一流”建設的身份色彩,體現“重在建設”的思路;另一方面則強化學科建設,尤其是基礎學科的建設,是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為基礎、以比選為手段,確定新一輪建設高校及學科範圍。這將有利於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一流大學建設,基礎是一流學科建設,一所大學如果有若干個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那這所大學也會成為全世界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因此,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聚焦學科建設是正確的選擇。

而什麼樣的學科是世界一流學科,這還需要有正確的“一流觀”,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新一輪建設方案提出以需求為導向,旨在辦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而不是模仿世界一流大學。《若干意見》指出,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要胸懷“兩個大局”,心繫“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雙一流”高質量建設,在解決中國問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創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新模式。

更重要的導向在於,建設一流學科,需要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並舉,不能輕人才培養,重學術研究,更不能在發展學術研究時陷入“唯論文論”。

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圖/中國教育發佈公眾號

2020年,我國推出“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由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進行試點。“強基計劃”既是招生改革,又是培養改革,旨在培養基礎學科領域的拔尖人才,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基礎學科多達59個,反映出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高度重視。

此外,從新公佈的名單看,部分建設成效未完全達到預期的學科被警示、要求整改,這也體現了“雙一流”重在建設,不搞全覆蓋、終身制、安排照顧。部分學科被要求整改,整改評估不通過將調整出建設範圍,這意味着入選名單不是一勞永逸,而是責任和使命。所有進入“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和學科,是我國建設一流大學的“領頭羊”,要積極探索新的建設模式,推進建設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系。

特約評論員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李瀟瀟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