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教育在世界上有了位置?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24日,在寧波舉行的首屆“東錢湖教育論壇”上,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浙江東錢湖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袁振國在會上發佈了《OECD中國教育質量研究報告:對標中國教育體系的表現》(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研究發現:中國在PISA中優異成績的取得是高質量教育體系長期支持的結果。

2018年,中國的4個地區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以下簡稱“B-S-J-Z[中國]”)參加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測試),其結果在數學、科學和閲讀排名中名列前茅。為了探討中國在PISA測試中取得世界最好成績的原因及其未來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浙江東錢湖研究院和OECD進行了深度的合作研究,並撰寫了該報告。

《報告》把中國教育體系作為高質量教育的基準,通過與比利時、加拿大、丹麥等世界16個高質量教育國家的比較,確立了中國教育在世界的位置,揭示了中國教育成功的秘密及其需要克服的短板。

《報告》指出,在短短的幾十年中,中國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以適應其卓越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這一成就在全球教育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報告》表明,一個教育體系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教師的素質。大量的培養和聘用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是維持高質量教育發展的前提。中國作為PISA表現優異的教育體系之一,在其政策議程中優先考慮了發展強大的教師隊伍。為了吸引積極性高的學生從事教師專業,中國在國家層面上實施了“公費師範生教育”等政策,旨在“培養一批優秀教師,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鼓勵更多青年投身於教師職業。”

《報告》表明,中國對教育投入的持續增長是少有的。2016年,中國對各級教育機構(含高等教育)投入了3.888萬億元人民幣,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而同期,經合組織國家在各級教育領域的平均投資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在PISA(2018)的高績效教育體系中,大多數教育投入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5%。根據中國教育部提供的數據(2016年),中國在小學、中學和高中階段的人均投入約為3500美元。經合組織國家在相應的教育水平上平均花費約9400美元。與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類似,當教育水平較高時,生均支出就會增加。在中國,高中生均支出(約4200美元)往往高於小學和初中學生;小學生均支出約2860美元,初中生均支出約4000美元。這一數字明顯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小學為8470美元,初中為9884美元),但使用績效卻是最好的。

為啥中國教育在世界上有了位置?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報告》顯示,中國的新課改將道德教育放在了優先位置,學生的社會和情感能力是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道德”被設計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這門課佔學生總學習時間的7%~9%,在為學生的社會和情感技能奠定基礎方面起着關鍵作用。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採用了廣義的“道德”:它傾向於將社會和情感技能與道德和倫理基礎整合在一起,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

《報告》發現,中國在PISA(2018)測試中,對比其他16個高質量國家的學生在閲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平均表現,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學生的閲讀能力遠高於其他高質量體系的平均水平。有22%的B-S-J-Z(中國)學生是閲讀成績最好的,這意味着他們在PISA閲讀測試中達到了5級或6級。在其他16個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平均只有13%的15歲學生表現最好。這4個省中10%處境不利學生的閲讀能力比經合組織國家中的普通學生更好,而且與其中一些國家中10%最優秀的學生表現相當。

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約有98%的學生數學水平達到2級或更高,而44%的學生數學得分達到5級或更高水平。6個亞洲國家和經濟體數學成績達到5級及以上的學生比例最大: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中國)(佔44%);新加坡(37%);中國香港(29%);中國澳門(28%);中國台灣(23%);韓國(21%)。

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約98%的學生科學水平達到2級或更高,遠高於其他高質量國家的平均水平。有32%的學生是科學領域的佼佼者。這些學生可以創造性地、自主地將他們的科學知識和有關科學的知識應用於各種各樣的情況,包括陌生的情況。

《報告》考察中國學生在社交情感狀態以及學生健康方面的表現發現,B-S-J-Z(中國)的學生取得成就的動機遠高於其他許多表現優異的國家,超過80%的學生表示他們想成為班上最好的學生。PISA提供了學生在學校和校外取得成就的積極性指標。有上進心的學生往往在學校表現更好。平均而言,在經合組織國家中,積極性最高的學生在科學(相當於一年以上的學校教育)上的得分比那些動力最低的學生高38分。成就動機與生活滿意度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的。生活高度滿意的學生往往具有更大的心理彈性,在面對學業挑戰時更加頑強。積極的世界觀和生活環境可以培養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實現目標的動力。反過來,更大的成就動機,再加上已實現的成就,會讓學生更有人生的目標感。

《報告》同時也顯示,在所有成就優異的國家中,中國學生每週花費的學習時間最多,平均時間將近2000分鐘。“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使得教育體系面向未來的能力建設成為幾乎無法跨越的挑戰。成就今日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能力,未必是明日社會所需的,對明日而言也未必具有可持續性。在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教育體系如何使學生為將來的蓬勃發展和創建未來做好準備?”袁振國表示,報告提出的這些問題,也將是“東錢湖教育論壇”未來持續要關注研究的重要工作。

記者:張惠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人民政協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啥中國教育在世界上有了位置?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