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的無用了?別拿實用主義來界定讀書的意義
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在網絡輿論場,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讀書無用論”一度很有市場,從邊遠山區初中生輟學現象到一線城市大學生就業難,各種“讀書無用論”的翻版論調不斷出現:“七萬碩士送外賣”的假新聞賺足了流量,自嘲為“985廢物”和“小鎮做題家”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在城市選擇“就地躺平”的“蹲族”生活引發一片共鳴;優秀學子從“985”到“996”的人生軌跡充滿幻滅感,等等。這一切看似是在質疑讀書的意義,實則是人們在表達對就業、生活、乃至未來的焦慮。
讀書真的無用嗎?近期走紅的中科院博士黃國平的論文致謝信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黃國平在他的《致謝》中寫道,“我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讀書讓他獲得了尊嚴、動力以及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勇氣。
讀書真的無用嗎?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在談到讀書、受教育對農村女孩的意義時説,“(讀書)讓她們勇敢走出去,讀書能夠改變她、父母及家庭三代人的狀況,她一定要有改變的勇氣。”華坪女高的校訓是,“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些充滿自信的語句背後,是堅信讀書一定可以改變命運的底氣。
讀書真的無用嗎?“千里背瘋娘上大學”的劉秀祥説,“所有讀書的人都有一個夢想,都想考大學,都想跳出這個大山,都想改變這個生活方式。”劉秀祥在走出大山後又回到大山當了老師,因為他深知讀書對於改變命運的意義,他想用自己的經歷激勵家鄉的學生們,他想改變更多孩子的命運。
其實,用實用主義的“有用無用”來界定讀書的意義是淺薄的,或許讀書的意義正在於“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除了獲得物質上的優渥,它的意義更在於實現精神上的成長。無論你甘為城市蹲族還是自嘲“985廢物”“小鎮做題家”,我們都應記得,在此之前的十幾年裏,讀書給予自己的那些自尊、自信和直面挫折、不懈奮鬥的勇氣。不管時代怎樣變換,讀書始終是人生中最公平也最容易走的一條路。因為只要肯努力,它總有一天會助你跳出低谷,將你推上更大的人生舞台。
但讀書不是化解所有問題的解藥。我們對生活、未來的種種焦慮不能僅靠曾經的讀書去解決,即便是再好的成績,再高的學歷,也不能讓我們的人生一勞永逸。想要在這片廣闊的舞台上屹立不倒,就要不斷去迎接新挑戰,解決新問題,不斷和高手過招。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問題的答案或許各不相同,但只要心中的堅定信念一直存在,它就能指引我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看到更瑰麗的風景。
崇尚讀書的社會共識不應被動搖,實現這一點社會各方應共同努力。消除人們對於讀書意義的種種質疑,需要對相關的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方面政府應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加大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為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的社保、勞動關係、權利救濟等兜底,促進職業多元化,緩解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企業也應摒棄以996工作制為代表的加班文化,給予年輕人健康的職場成長環境,讓拼搏有動力、工作有意義。
可以説,讀書的意義正在於它讓每一個拼搏其中的人親手勾勒出了自己不服輸的模樣,然後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各方的共同呵護必不可少,而奮鬥者本人的不放棄,則更具決定性意義,它支撐着我們每一個人走過人生的高峯和低谷,千帆過盡,仍是少年。(半月談評論員 楊建楠)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