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國南北戰爭分界線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聊白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到了明朝末年,隨着滿清的入關南下,希望為南明政權振興天下的大儒顧炎武,在詳細考查了立足於東南的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南宋八代政權的成敗興亡後,提出了“厚荊襄”、“阻兩淮”的東南立國之本,然而,隨着南明政權的最終潰敗,顧炎武的戰略構想也最終付諸東流。
1
赤壁之戰後四年,公元212年,曹操跟孫權,又在濡須口杆上了。
2
濡須口,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今安徽含山縣與無為縣之間,為了攻克這個小小的地域,魏國從212至252年,歷時四十年、先後四次發動濡須之戰,最終卻在這裏慘敗而歸。
5
就在公元212年的第一次濡須之戰失敗後,曹操感慨地説: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表的兒子跟孫權相比,真是跟豬狗一樣啊!”
作為江淮流域重鎮,濡須口是孫吳的力保家門之戰
在兩軍對峙一個多月後,孫權給曹操寫信説:
意思是説春天來了、江水漸漲利於水攻,你要懂得軍事形勢,然後孫權又附上一張小字條説:
佔不到便宜的曹操,無奈下拿着信件跟各位將領説:“孫權不欺孤也。”於是主動撤軍。
然而魏國並不死心,此後一直對濡須口發起衝擊,到252年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掌權時代,魏國軍隊又在濡須口大敗,遭遇慘敗的司馬昭甚至為此“坐失候”。對於魏國來説,濡須口,是個繼赤壁之後的傷心地。
在魏國看來,濡須口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流域,而要擊敗孫吳,就必須徹底控制淮河流域,爭奪進入長江流域的主動權。
而對於孫吳來説,長江流域是老孫家的經濟命脈,如果持續在此發生大戰,必將對孫吳政權的經濟基礎造成重大破壞,因此最好的戰爭策略,就是拒敵於江北的淮河流域,為吳國提供戰略縱深,避免破壞江南之地。
作為中國七大河之一,淮河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在古代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其發源於河南南陽的桐柏山河谷,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1000公里;而支流縱橫交錯的淮河流域更是跨越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五省,流域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
而實際上,作為中國南北戰爭的分界線,這個地點並非在長江流域,而是在長江以北的淮河和淮河流域。
中國歷史進入三國時代以後,魏蜀吳三國的戰爭圍繞着秦嶺、長江一線展開,在魏蜀之間,戰爭的分界線主要是秦嶺地區,而魏吳之間,戰爭的分界線看似在長江,但雙方真正的爭奪指向,其實明確指向長江以北的淮河流域。
在214年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曹操手下大將張遼甚至以800步兵大破孫權十萬大軍,打得當時東吳老百姓每次嚇唬小孩哭泣,都説“張遼來了”,小孩立馬就不哭了。
4
此後一直到253年,孫吳政權歷時35年前後發起了五次合肥之戰,而跟四次濡須之戰相反,東吳的五次合肥之戰最終卻以慘敗而歸告終。
3
合肥,是控制淮南地區的要衝
而將淮河流域徹底視為戰場、沒有進行開發利用的東吳政權,則在280年最終被西晉所滅。
在淮河流域爭奪戰中,作為曹魏的繼承者,司馬家族最終笑到了最後。
作為與秦嶺並列的中國南北分界線,淮河流域北部與黃河連為一體,南部則與長江連為一體,因此無論是黃河還是長江政權,都將淮河視為本流域的自然延伸部分,也因此,秦嶺淮河流域不僅成為了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且更是成為了中國南北軍事、政治分界線。
與東吳政權因為失去淮河流域導致亡國不同的是,東晉以及後繼的南朝劉宋、蕭齊、蕭梁帝國,則因為奪得了淮河流域的主動權,而得以與北方實現了持續兩百多年的對峙,甚至時不時在戰爭中獲得主動權。
從襄陽沿着淮河流域東進的前秦大軍,首要的攻擊地很自然地指向了淮西的藩屏壽陽,而根據統計,截止公元1600年以前,中國歷史上發生過30次以上戰役的地方除了長安、洛陽和南京,壽陽(壽縣)排行第四,合肥第五,湖北襄陽第六,甘肅臨夏第七,江蘇徐州排行第八,河南開封和南陽分列第九和第十。
6
由此也可見,作為淮河流域重鎮,在今天看起來似乎名不見經傳的壽陽(壽縣),在古代戰爭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今天似乎默默無聞的壽縣,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兵家必爭要地之一
淝水之戰後二十年,倚靠着淮河流域的精兵北府兵,劉裕甚至不僅一度收復洛陽和長安,甚至率兵攻滅南燕、後秦,兵鋒一度進入山東等地,達到了南朝時期的軍事巔峯,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建立在淝水之戰後,南方政權控制、經營淮河流域的基礎上。
“汝乃自毀萬里長城也!”
檀道濟死後,北魏君臣立馬相互慶祝説:
檀道濟死後,淮河流域的屏障北府兵逐漸瓦解,檀道濟死後15年,劉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大軍甚至進攻到了與建康(南京)隔江相對的瓜步,對此,宋文帝劉義隆登上石頭城北望感慨地説:
“如果檀道濟還在,怎麼會到這個地步!”
而失去了淮河流域主動權的南朝各國,從此步步進入守勢。
到了梁武帝後期的公元548年,東魏叛將侯景從壽陽起兵南下,一年後攻佔梁朝首都建康(南京),梁武帝活活餓死。侯景之亂後,梁朝在長江以北的淮南領土幾乎全部淪喪,此後,失去淮河流域屏障、代梁建立的陳朝成為南朝四國中領土最少、實力最弱的朝代。
而在北方奪取淮河流域、奠定北強南弱的局勢後,陳朝最終如東吳一般,走上了覆滅的道路,被代北周而立的隋朝滅亡。
對於中國古代南北方政權來説,在作為各自政治中心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決戰,都不是理想之地,也因此,相對遠離核心區的淮河流域,也就成了南北爭戰的主戰場。
淮河流域控遏南北
唐朝安史之亂後,江淮流域各地藩鎮割據,斷絕了江淮流域的財賦貢獻,使得長安政權岌岌可危,其中作為淮西節度使的吳少誠家族更是割據淮西長達三十年。
此後兩年,唐憲宗東征西討,一度結束了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出現的藩鎮割據局面,使得唐朝一度出現了“元和中興”的有利局面。
而歷時38年的宋蒙襄陽之戰(1235-1273年),隨着南宋戰敗丟失江淮流域,最終也極大改寫了此後中國史的走向。
公元1234年,稀裏糊塗的南宋與蒙古聯合攻滅金國,在消滅障礙金國後,此後蒙古人頻繁南下,對作為淮河流域和漢水重鎮的襄陽發起了持續達38年之久的攻城戰。
“先攻襄陽,撤其捍蔽!”
“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作為南宋名將孟珙的老部下,劉整深諳南宋帝國的命脈之所在,而隨着劉整的叛逃獻計,馳騁亞歐大陸,但在此前二十多年攻宋戰爭中卻始終找不到北的蒙古人,才終於建立了攻滅南宋的至高戰略。
此後,宋元戰爭進入到了新階段,忽必烈則耐心佈局,最終歷時六年,終於在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攻下與襄陽一江之隔的樊城,迫使襄陽守將呂文煥力竭降元。
襄陽失守後三年,蒙古軍又順着江淮流域步步推進,最終於1276年攻佔臨安,又三年後,隨着南宋最後的十萬軍民在1279年的崖山之戰中失敗,不甘屈服的陸秀夫最終揹着宋帝昺在廣東江門海域跳海自盡,至此,南宋最終滅亡。
襄陽失守後,南宋的江淮流域全部暴露在蒙古軍鋒線之下
1948年淮海戰役之前,白崇禧也向蔣介石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構想,但在解放軍的迅猛攻勢下,內部分裂的國民黨軍隊迅速土崩瓦解,從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僅僅耗時兩月的淮海戰役最終徹底摧毀了國軍在淮河流域的勢力。
隨後,國民黨軍隊李延年第6軍團、劉汝明第8兵團放棄了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廣大地區,撤往江南,而失去了淮河流域的軍事屏障,國民黨軍最終在南方一潰千里,而失淮河則失天下的古訓,最終在淮海戰役後再次得到驗證,隨後,解放軍在沒有經歷重大戰役的情況下節節推進,順利解放全國。
而從212年曹魏孫吳的濡須口之戰開始,到1949年淮海戰役結束,歷史最終以無數的興亡成敗,驗證了淮河流域在中國南北方軍事戰爭中的至高地位,所謂“得淮河者得天下”,歷史誠不我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