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紅色故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走訪調研,解決困擾居民生活的難題;幫扶孤寡老人、弱勢羣體,上門傳遞温情、傳播愛心……
今年以來,聚焦一個“實”字,吉州區永叔街道結合“大調研、察民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服務百姓生活,解決羣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越走越深,引領志願服務高質量發展。
組建宣講服務隊 講述紅色革命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永叔街道組建一支專業宣講志願服務隊伍,成員由轄區全國勞模、退役老兵、一線社區工作者及各行各業有突出貢獻的佼佼者組成,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將理論宣講與志願服務結合起來。
“吉安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黨和軍隊給了我們貧困工農力量和知識,在入朝作戰的時候,儘管老美的飛機那麼厲害,我們依然不畏懼不害怕,趕着他們打……”回憶起七十年前參軍抗戰的崢嶸歲月,參加過抗美援朝、榮獲過三等功的退役老兵曾加允、李必才滔滔不絕地講述當年驚心動魄的歲月,當講到不幸犧牲的戰友時,老人家又一度哽咽着。在永叔街道光明社區文明實踐站內,兩位退役老兵通過親身經歷,用質樸的語言講述當年的紅色革命史,轄區幹羣認真聆聽,深受觸動,感慨萬分。
“血是用來救命的,獻血對自己身體沒有影響,又能幫助人,甚至挽救別人的生命,為什麼不去做呢?”由”獻血英雄”張樹國等人組建的黨史宣講服務隊伍,在永叔街道青石街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張樹國通過自己十餘年來堅持無償獻血的經驗,宣傳帶動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中。此舉正是該社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志願服務緊密結合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我小時候,語文課本里就有《董存瑞炸碉堡》《火燒邱少雲》的故事,他們的英勇事蹟至今記憶猶新……”曾紅巧是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區一名90後社區幹部,也是永叔街道黨史宣講隊伍成員,在不到四分鐘的音頻裏,她給大家娓娓講述了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結合工作實際,把居民羣眾當成自己的親人,要用心、用情服務轄區羣眾。據悉,這是吉州區永叔街道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的生動實踐,通過開展線上宣講活動,將音頻發到微信羣裏,讓黨史故事可讀、可聽、可傳,用真情服務去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
不忘初心使命 服務轄區百姓
質勝於華,行勝於言,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最終落在為民辦事的實處。近日,永叔街道高峯坡社區縣八大家小區居民何志敏難掩感激之情,該小區進門左邊兩棟老房內無路燈現象得到解決,點亮了小區羣眾通行之路。
黨史學習教育中,永叔街道高峯坡社區幹部深入基層走訪,發現縣八大家小區無路燈,天黑居民都是摸黑出行,給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一直困擾居民生活。社區工作人員多方協調,聯繫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解決方案,聘請專業人員安裝路燈,照亮羣眾前行路,解決居民行路難問題。
在永叔街道背街小巷、施工盲區和多處衞生死角,永叔街道志願者們正在開展環境整治,進行全面認真地清理,為轄區羣眾營造乾淨、整潔、文明、祥和的宜居環境。在創新創業愛心工坊、陽明花園、光明小區,處處活躍着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他們走訪慰問困難羣眾、孤寡殘疾老人,為老人們提供理髮、收拾屋子、打掃衞生等服務,並給老人送去米、油以及牛奶等,用真情服務温暖轄區百姓的心。
知民情解民憂 “紅小二”服務暖人心
連日來,吉州區永叔街道“紅小二”下網格開展“大調研、察民情”行動,旨在摸清羣眾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梳理出“我為羣眾辦實事”的任務清單,解決羣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升轄區羣眾幸福感獲得感。
永叔街道華平社區竹筍巷小區正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為把小區改造合民心、順民意,永叔“紅小二”面對面與小區居民交流溝通,廣泛徵集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內容涉及到增設小區停車位、移除隱患樹木、增加户外活動場所、更換鏽蝕自來水進水管、單元樓安裝智能安全門等。社區將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設計方和施工方,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高質量完成小區改造任務,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永叔街道“紅小二”經常上門走訪慰問少數民族同胞,瞭解他們就業、小孩就學情況,及時解決他們在吉安遇到的困難和難題。少數民族一家親,永叔“紅小二”依託上田侯路社區少數民族流動服務站,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為工作主旋律,為少數民族羣眾提供親情化服務,形成了各民族團結協作、共建和諧家園的良好局面。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永叔街道“紅小二”着力將志願服務活動送到廣大居民身邊,通過“送平安”“送關愛”“送健康”等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在服務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中凝聚羣眾、引領羣眾。
如今吉州區永叔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越走越深,今年以來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6場次,收集“大調研、察民情”意見和建議408條,覆蓋轄區羣眾4千餘人。(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