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當年紫禁城是如何選址的?這就不得不提到定都峯——位於門頭溝區潭柘寺鎮轄區一座小山峯。
登上定都峯之前,我曾在三個地方望見峯頂的閣樓——定都閣:一是長安街西延線上的石景山路;二是老山郊野公園;三是黑陳路上的滿井茶棚。從這些地方遙望定都閣,目標很小,有如一枚微縮寶塔。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2020年8月13日上午,經過強降雨洗禮的北京西山幻化出美麗雲海,雲如大海的波濤般上下翻湧,繚繞於羣山峻嶺之間,定都閣在雲海中時隱時現。 攝影:劉平
定都閣之所以聲名遠揚,成為一座地標性建築,並非閣樓本身有多麼神奇。真正神奇的是閣樓下面的山峯——定都峯,那是確定皇城方位的地方。在京西潭柘寺一帶,“燕王喜登定都峯,劉伯温一夜建北京”的故事廣為流傳。而看上去古色古香的閣樓,不過是一個標誌而已。
在定都閣下面的石壁上,我看到一篇竹簡造型的《定都閣簡介》,寫明這座閣樓為仿古建築,2011年7月13日奠基開工,2012年1月主體完工,佔地面積55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高33.9米,共6層。因為坐落於長安街西延線西端的定都峯上,故名定都閣。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定都閣? ?攝影:劉玉奎? 北晚新視覺供圖
從地圖上看,定都峯與長安街在同一緯度上(北緯39度54分),如果沿着這個緯度劃一條直線,就把定都峯與天安門連在了一起。
在明代《宛署雜記》中,這座神奇的山峯被稱作牛心山。另外,它還有三個名字——牛心坨、瓜槽尖、望都峯。定都峯海拔680米,山不算高,卻留下了兩位高人的足跡。這兩位高人,一個是朱棣,一個是姚廣孝。
駐守燕地終成霸業
雄才大略的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永樂皇帝。永樂皇帝在位期間,經濟文化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而且通過鄭和七次下西洋,大大拓展了海外交流空間。他所創造的大明帝國的鼎盛時代,史稱“永樂盛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下令修建了北京紫禁城,並且遷都北京。
紫禁城籌建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徵調民工和軍人30萬,歷時14年,最終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宮殿羣,成就了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據説,紫禁城的位置,就是朱棣與姚廣孝在京西定都峯上確定的。
那麼,朱棣與定都峯有何淵源呢?當時,大明帝國的都城在南京,作為皇子的朱棣又是如何來到邊遠燕地的呢?相傳,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決定將皇子們分封到各地駐守。眾妃聞訊,紛紛請求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子派往富庶豐饒之地,惟有四子朱棣的母親翁氏保持沉默。最後,在當時算偏僻之地的西北燕地留給了朱棣。這一結果,使“大腳皇后”馬娘娘喜出望外。
作為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娘娘有膽有識,在兵荒馬亂中協助朱元璋統一了天下。成為皇后以來,她仍不改勤儉本色,並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朱元璋,使之不忘民間疾苦。朱元璋稱讚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在一些史學家心目中,她也是中國古代第一賢后。然而,拿得起、放得下、敢作敢當的馬皇后,卻對一件事耿耿於懷——她的兒子朱標雖為太子,學問也好,但性格偏軟。一旦明太祖晏駕,眾皇子難免與朱標爭奪皇位,尤其是英俊神武、文韜武略的朱棣。這種擔心使她將朱棣視為勁敵,時時提防。
朱棣被封為燕王、派駐北平府以後,馬皇后召見劉伯温,詢問燕地情況。劉伯温只説了一句話:“砂鍋做飯斗量柴。”馬皇后一廂情願地把這句話理解為“沙子攙米一鍋煮,柴草稀少用斗量”。心想,如此窮鄉僻壤,朱棣自顧不暇,哪裏還有實力爭奪皇位?於是,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殊不知,“砂鍋”是一種用坩子土燒製的器皿,盛產於宛平縣安家灘(今門頭溝區王平鎮),砂鍋做飯飯更香。另外,西山一帶出產優質無煙煤,挖出來的煤用制子筐計量,稱為“斗量柴”。煤炭遠比柴草禁燒,而且火力猛,價錢便宜,在當時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燃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朱棣失去了江南的燈紅酒綠,卻得到了北國的天高地闊,就成就霸業而言,這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呢?他厲兵秣馬,廣聚賢才,實力很快壯大起來。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明成祖朱棣像軸,現代,楊令茀摹。絹本,縱347釐米,橫176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定都峯上確定皇城位置
到燕地後,朱棣按照軍師劉伯温的囑咐——文靠姚廣孝,武有常遇春。朱棣經常去潭柘寺拜訪隱居的姚廣孝,兩人相談甚歡。一日,朱棣與姚廣孝一邊暢談天下大勢,一邊往東邊的牛心山上走。穀雨時節,晴空萬里,站在山巔極目遠眺,日出東方,霞光萬道,朱棣心潮澎湃,不禁感慨道:“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業發祥之地。”後來,當上大明天子的朱棣欲將都城由南京遷至其發祥地北平,遂命姚廣孝在元大都基礎上,改建、擴建北京城,並在“日上”處修建金鑾殿。
所謂“日上”,即太陽昇起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在哪裏呢?姚廣孝一籌莫展之際,工師蔡信言“觀日上之所必為觀峯日下之地”,姚廣孝頓悟:“日下”乃日落處,從北平府向西眺望,日落的地方剛好是他與燕王朱棣曾經登頂的牛心山。於是,姚廣孝再登牛心山,遙望東方,以天光地影確定了皇城的方位。京西牛心山,由此改稱定都峯。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2020年5月26日下午,市民在門頭溝定都閣下俯瞰京城。? ?攝影:劉平
作為燕王朱棣的軍師,姚廣孝輔佐朱棣奪得了帝位。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後,他又以天光(太陽光)和地影(地上的人影)確定了紫禁城金鑾殿(今太和殿)的位置。在定都閣東側的承天台上,有一尊姚廣孝的漢白玉塑像。他右手抬起,注視前方,似乎在目測某個目標。當年,正是在這裏,他確定了以慶壽寺、八角亭和定都峯為關鍵點的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的兩端,西邊是山峯,東邊是皇城。
方位確定後,為了將紫禁城建造得恢宏氣派,姚廣孝悉心研究了長安城、汴梁城、南京城等歷史名城的圖樣,但均不滿意。無論怎樣冥思苦想,他都無法構思出理想的紫禁城。一日,姚廣孝走出隱居的潭柘寺,獨自在山間散步。途經一片松林時,他看見一位樵夫愁眉不展地唉聲嘆氣,便上前詢問原由。樵夫説:“我的斧子把壞了,想做一個新的,但不知道該做成什麼樣子。”姚廣孝説:“斧子把就在你手上呀,照着做就是了。”樵夫醒悟道:“哦,我是當局者迷了。”和樵夫的對話也讓姚廣孝擺脱了“當局者迷”的困境,他看着眼前的潭柘寺,心想:“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樣板嗎?”於是,他按照潭柘寺的建築風格和結構佈局,畫出了北京城設計圖。潭柘寺有九門九關,北京城也修建了九座城門。相傳,潭柘寺在鼎盛時期,有房屋九十九間半,北京城的皇宮則有房屋九百九十九間半,儼然是擴大版的潭柘寺。有句老話:“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話有兩層含義,一是潭柘寺的建寺時間早於北京城的建城時間,二是姚廣孝仿照潭柘寺的建築格局設計了北京城。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潭柘寺? 攝影:高萬富? 北晚新視覺供圖
浩大工程造就建築奇觀
徵調數十萬能工巧匠、上百萬民工修建的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不論資源耗費,還是工程質量和建築水準,都遠遠超過了古都長安,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羣之一,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在世界五大宮殿(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中,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居於首位。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紫禁城”這個名字取意於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古代天文學把恆星分為三垣,周圍環繞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極星)位於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寓意皇家處於人間核心地位,被天下人擁戴。“禁”為皇家居住禁地,尊嚴至高無上。由作為皇權象徵的“紫禁城”,可見古人的智慧。
與元大都不同的是,明代京城由內城和外城組合而成,外城包裹着內城,內城包裹着皇城,皇城包裹着故宮,故宮周圍又有護城河環繞,結構嚴密,形似玉璽。內城在元大都基礎上修建而成,周長45裏,城牆高12米。內城裏面的皇城周長18裏,也是在元大都基礎上改建而成。皇城設有北安、承天、東安、西安四個城門,並在承天門開闢一個T字形廣場,名叫天街,就是後來的天安門廣場。皇城裏面的宮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沿用了南京宮城的名稱,依然叫做紫禁城,周長6裏16步,同樣設有四個城門,即南邊的正午門,北邊的玄武門,東邊的東華門,西邊的西華門。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故宮? ?攝影:武亦彬
俯瞰北京城,一條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直線距離長約7.8公里的中軸線清晰可見,由北向南,鐘樓、鼓樓、地安門、內廷後三宮、外朝三大殿、大明門、正陽門沿中軸線次第分佈,蔚為大觀。中軸線是古代北京城建設中最突出的成就,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盛讚這條中軸線:“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條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其實,北京中軸線在元代即已形成,位置在今舊鼓樓大街的中心線及其向南的延伸線,越過太液池東岸的宮城中央。到了明代,朱棣將北京中軸線向東移動150米,形成了現在的格局。城市總體佈局以中軸線為中心,左面為太廟,右面為社稷壇;前面是朝廷,後面為市場,即《周禮·考工記》所言“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北京社稷壇為正方形祭壇,象徵國土遼闊。社稷壇以五種顏色的土堆積而成,東面為青土,南面為紅土,西面為白土,北面為黑土,中間為黃土。五色土象徵天下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五個方位又與五方尊崇的神物結合,東方尊太昊,輔佐為木神;南方尊炎帝,輔佐為火神;西方尊少昊,輔佐為金神;北方尊顓頊,輔佐為水神;正中尊黃帝,輔佐為土神。《北京晚報》副刊的名稱——五色土,便由此而來。
京城作為古代帝都,基調是灰牆灰瓦的城牆、街巷、衚衕與四合院,而在皇城核心區域則是紅牆黃瓦的宮殿建築。這種大面積使用黃色琉璃瓦的建築,是北京作為帝都的一個顯著標志。600年後,當昔日的紫禁城已成為故宮博物院、原先舉行重大典禮的午門城樓已被改造成現代化展館,我依然覺得這座皇城是謎一樣的存在。
歷時二十載終於遷都
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後,花費20年時間,處心積慮醖釀遷都,最終將大明王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作為當年燕王的封地,朱棣對北京一往情深。同時,北京又是他出兵漠北、打擊蒙元殘餘勢力的軍事基地,無論是個人情感,還是家國情懷,遷都北京都是他的一個心結。
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界地帶,向東北可以控制廣袤的關外地區,向南可以統領中原,同時,亦可對漠北元朝殘餘勢力形成威懾。另外,朱棣長期鎮守北平,羣眾基礎好,聲望高,這是他的根基所在。毫無疑問,將都城建在北京,更有利於政權鞏固和經濟社會發展。
或許是基於上述考慮,自朱棣即位之初,便開始營建北京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即位不久,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北平乃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安徽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這一建議正中朱棣下懷,於是下詔,擢升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並設置完備的朝廷機構。與此同時,山西等地遷入北京的人口日益增多。紛至沓來的移民們墾荒種田,經營生意,極大地促進了北京地區的經濟發展及社會繁榮。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籌建北京宮殿。第二年,孝文皇后徐氏離世,朱棣遲遲不在南京修建陵墓。直到兩年後北巡時,他才將北京昌平的黃土山選作自己和徐皇后的安葬之地,並更名為天壽山,這就是北京十三陵的第一陵——長陵。俗語説,落葉歸根。此時的朱棣,已經將北京作為他的人生歸宿。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長陵 攝影:甘南? 北晚新視覺供圖
隨着京杭大運河會通河段的重新疏浚,南北水運徹底打通,營造紫禁城、遷都北京的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一船又一船木材石料,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從崇山峻嶺間採伐珍貴楠木,付出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巨大生命代價。而開採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異常艱辛。北京房山大石窩村出產優質漢白玉,這種石料埋藏較深,厚度一般為0.9米到1.5米,在當時技術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僅憑人力用錘子沿石弦破開重達數噸、甚至數百噸的漢白玉,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將採到的巨大石料運往50公里以外的京城,又是一大難題。聰明的石窩人發明了一種旱冰船和鏈車,使這種運輸成為可能。他們每隔一里地鑿一眼井,到了寒冬時節,取井水潑地,井水結冰後,再將巨石放置在被稱為旱冰船的特製木架上,然後像縴夫拉縴那樣以人力拖拉。故宮保和殿後那塊最大的丹陛石,就是採用這種方法運抵京城的。當年,為了運送這塊長3丈、寬1丈、厚5尺的漢白玉,調用民夫兩萬人,耗時28天,花費白銀11萬兩。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召集羣臣,正式商議遷都北京的相關事宜。凡是反對遷都的大臣,均被革職查辦。在掃清遷都路上一切障礙的同時,朱棣下令在燕王府舊宮的基礎上翻建西宮,這就是後來的太液池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遙想當年,衣錦榮歸的燕王站在大明王朝的權力巔峯上,心情該是多麼豪邁。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大明王朝的新都城落成,元大都北面城牆廢棄,南面城牆拆除後外拓兩裏,重新修築起北京城池。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新修建的北京城“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同年十一月初四,明太宗朱棣頒佈《遷都詔》,自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起,北京取代南京成為大明國都,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以南京為留都。正月初一這天,62歲的朱棣在剛剛建成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賀。至此,謀劃了近20年的遷都大計終於塵埃落定。
定都閣上可望天安門
作為一代高僧和智者,姚廣孝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主持興建北京城,他還主持監修了具有百科全書性質的《永樂大典》,監造了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大鐘——永樂大鐘。凡此種種,有傳説,也有史實,足以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中州先生後和陶詩》卷,明,姚廣孝書,紙本,手卷,楷書,縱22.2釐米,橫357.1釐米。 故宮博物院收藏
“日上南天紫氣東來朝聖地,光暉北斗長安西起定都峯。”這是山前牌樓上的一副楹聯。三三兩兩的遊人穿過那座精緻的牌樓,沿着潔淨的石階往峯頂上走。深秋時節,層林盡染,他們是去賞紅,還是去朝聖?
定都峯是有靈性的,山上的各種傳説或許與這種靈性有關。當我從閣樓東邊的承天台繞到西邊時,眼前是一個橢圓形平台,木質地板和圍欄,欄杆上系滿了褪色的祈福條。平台上橫卧着四塊赭色奇石,看上去宛如四隻巨大的神龜,一隻縮頭而卧,一隻探身向西,另外兩隻探身向南。
相傳燕王朱棣成為永樂皇帝並且遷都北京後,與軍師姚廣孝再登定都峯,故地重遊。當他看到這四塊形態各異的神龜奇石,恍惚間,彷彿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皇兄朱標、皇侄朱允炆出現在身邊。於是感慨萬千,一切恩怨隨風飄散。於是,就有了“欲化干戈為玉帛者,可登定都峯,神龜奇石在,一笑泯恩仇”的説法。神話固然是虛幻的,但神話中所寄託的某種願望卻是美好而真實的。
在定都閣頂層,架設着兩台朝向東方的高倍望遠鏡。據説,天朗氣清的時候,可以從那裏望見天安門。我登上定都閣時,剛好起霧,能見度不高。站在高高的閣樓上,驀地想起楊慎《臨江仙》中的句子“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如今,在長安街及長安街西延線上,當年的慶壽寺與八角亭已不復存在,唯有定都峯兀自聳立,一如既往地見證着人世滄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406 字。

轉載請註明: 600年前,紫禁城的選址,和京西這座小山峯有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