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現在,對建築物的保護,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那麼,在古時,古人又是如何完成這項工作的呢?尤其是皇家居住的宮殿,修繕工作又有哪些講究呢?
建築物,在時間裏經歷風雨,如果不精心維護的話,很快就會殘敗。歷代皇帝,對自己的居所都很介意。就像給自己配備“御醫”保養自己一般,宮殿也配備了專門的“大夫”,設有對應的部門。不過,這名稱卻是各朝各異。
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時代,傳説有個巧匠名叫“倕”,就擔任“宗工”。不過,他的工作,更多的是製作各種器具、及測量工具如水準、繩墨等,提供了製作標準,方便房屋的建築和修繕。而商周則名為“司空”,秦國是“將作少府”,漢朝改為“將作大匠”,成為固定稱謂,一直到明朝。
在明朝,負責建築、修繕的是營繕司,就是名將作司,設在工部之下,裏面能人薈萃。如:蒯祥,原為木工,修建了北京皇宮;如:建築師蔡信,紫禁城的設計者;再如:楊青,瓦工出身,因修建故宮,後任職工部侍郎。
到了清朝,制度略有變動,工作內容雖和內務府有少許重疊,但是,二者的職責劃分還是很明確的。舉例:故宮的宮廷和皇家園林建築的打理,是內務府營造司的工作。而一般官署或壇廟等的建築,則由工部管理。可以看出,清朝宮廷的一切建築事務,已從工部劃入到了內務府。
清朝皇帝每年會從中欽點一位官員,作為值年大臣,負責營造司。其組織構架為:郎中2人,員外郎8人,主事1人,委署主事1人。而維護建築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先是全面“體檢”,發現問題,就要維修,即使“無恙”,那也得“粉飾扮靚”。當然,不排除一些應急的處理。
但是,基本原則都是“預防在先,防治兼顧”。於是,檢查就成了常態,維修也是高頻發生的事情。基本而言,平均3年便會完成一次完整的維修,而建築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得以完好保持。如要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是每隔10年。至於一些細節部分,如:檐頭、椽望,基本會做到5年更換一次。
現在看當時內務府的一些奏摺,不時會發現一些對於故宮建築的檢查後待修繕的清單,以及各處的“滲漏”情況居多。而故宮,為磚木建築,時間稍長,這些情況就會頻發,還有牆體壁畫的褪色,以及門扇檻框油飾爆裂等問題。正因這些定期檢查,讓問題剛發生就被解決,極大程度上,避免了更大的隱患。
如果,沒有問題這些人也不會閒着,他們則會給這些建築“換換新顏”,當然,不是所有的建築,得看宮殿的主人是誰,更關鍵的則是皇帝本人的態度。在清朝的幾位皇帝中,乾隆應該是一位很有“主見”的主人。慈寧宮本是孝莊皇太后的寢宮,她老人家病歿後,此地只用作舉行典禮不再住人了。
到了乾隆時期,他對此宮進行了2次全面的改造和修繕,就成為了如今的模樣。然而,乾隆的動機很簡單,他的母親酒是此宮的主人。乾隆不光修其母的寢宮,還喜歡建宮殿、園子。他上位不久就對故宮做了兩件事:一是對慈寧宮全面修整,二是新修了壽康宮。
他此舉樹立了榜樣,嘉慶繼位後,也多次修繕了他生前的居所——寧壽宮。
皇帝對宮廷建築修繕的態度,更多的是個人原因。如:奉先殿的修繕原因,就能體現皇帝的“率性”。嘉靖年間,要新建太廟,皇帝就發話了,這個奉先殿看起來有點舊了,“朕意欲新之”。就如檢查中的“預防”原則,對建築物的“排查”,不單單是決定是否要“大修”,更多的是要排除“火災”隱患。
從歷史文獻來看,明朝故宮就有40餘次火災,損失很重,到了清朝則明顯減少。不過,具有政治地位象徵的乾清宮,於嘉慶二年(1797年),就毀於一場大火,已成為太上皇的乾隆,痛心不已,重建將是唯一的選擇。而其在明朝,也遭遇過三次火災。
故宮除了“後花園”有點綠色外,其餘地方極少見到樹木,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防火”。即使定期檢查,由於建築材質的“特殊”,仍無法真正杜絕,奉天殿、太和殿都遭受過各種“天災”,不得不重建。而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的故宮,已有近700年的歷史,這記載的不單是歷史的厚重,更有歲月的沉澱。
建國後,這裏雖有過2次大修,但是,依舊難消除時間帶來的“滄桑”。此後,養心殿的修繕開啓了故宮博物館的“研究性保護項目”,想來只有用官式古建築的修繕方式,才能真正保證其質量。同時,也能讓傳統技藝得到傳承,才能讓這座濃縮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更加光彩奪目。
參考資料:
【《明史·地理志》、《中國古代宮殿》、《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