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春增添向上的底色
為青春增添向上的底色(新語)
“特色”成為教育資源,不僅能為思政課引來源頭活水,也讓課程有了更多個性化的“打開方式”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場講座,成了青年學生的大型“追星現場”。大家帶着對中國深空探測的驚歎和好奇踴躍提問,孫澤洲則鼓勵同學們與中國航天一樣越飛越高。
科學家的一場講座緣何引發如此“追捧”?不難看出,青年學生們“追”的是勇攀高峯、敢為人先的勇氣,“捧”的是心繫祖國、接續奮鬥的情懷。這也為高校創新思政教育打開了思路:讓課程設計對接學生興趣、宏大情懷對接微觀切口,讓信仰的力量在青年學子中引發共情共鳴。
如何發掘興趣點,使思政教育既有內涵,又能“解渴”?深挖特色文化富礦,成為許多高校共同的選擇。南航的這場講座就是結合學校的特色,進行思政教育的嘗試之一。在黨課上,聆聽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的鏗鏘誓言;在航空航天館裏,走近一架架退役飛機,感受搏擊長空的家國情懷;在日常學習中,磨礪投身祖國航空航天民航事業的本領……一幕幕場景,勾連起航空報國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生動詮釋,引領着青年學生銘記跨越時空的初心,激發他們愛國報國、為國鑄器的拳拳之心。尤其是在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當下,這樣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更有時代意義。
類似的實踐還有很多。比如,西安交通大學大力弘揚西遷精神,引導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中發光發熱。“特色”成為教育資源,不僅能為思政課引來源頭活水,也讓課程有了更多個性化的“打開方式”,講到了青年學生的心坎上。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近年來,隨着師資的壯大、教材和教法的更新,思政教育日益出新出彩,在青年學子中入腦入心。音頻黨課成了年輕聽眾熱追的“網紅思政課”、各地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應運而生、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步伐持續加快……種種探索掀起陣陣熱潮,把有意義的道理講得有滋有味,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實效。
後浪奔湧,青春的力量象徵着希望,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這也對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創新探索,做好青年學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為奮鬥的青春增添向上的底色。
張亞麗 【編輯: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