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協定,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陝北紅軍改編為第八路軍,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編第四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八路軍、新四軍。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新四軍,新四軍建立之初有4個支隊、10個團,一、二、三支隊各轄兩個團,四支隊轄四個團。這10個團可以説都是經歷過三年游擊戰爭保留下來的精華,戰鬥力非常強。那麼,這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呢?

一團的前身可謂是大名鼎鼎,是重建了3次的湘鄂贛蘇區紅16師。湘鄂贛蘇區紅軍主力17、18師長征後,16師奉命留在原地堅持鬥爭,兩任師長高詠生、徐彥剛先後犧牲,最後由湘鄂贛軍區政委傅秋濤兼紅16師師長。改編為新四軍時,紅16師實有1000人,槍800支,編為一支隊一團。

抗戰初期,一支隊在陳帥的指揮下挺進蘇南敵後,與日偽軍激戰40多次,影響最大的就是1938年7月兩次奇襲南京,先後殲滅日軍兩個小隊和偽軍一個營。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市民們紛紛奔走相告:中國軍隊回來了!

可惜的是1938年10月,老一團一營和三營奉命重返皖南,守衞軍部。皖南事變時,老一團承擔全軍開路先鋒的角色,損失殆盡。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老一團二營——即紅16師47團則被陳帥留在一支隊,成為一支隊特務營,1939年5月和一支隊獨立營合編為新6團,1942年8月,由於在反掃蕩中損失較大,新6團縮編為5個連併入老4團。

老二團由湘贛(湘贛紅色獨立團,紅六軍團餘部,300人)、贛粵邊(中央蘇區突圍部隊餘部700人)、皖浙贛(紅十軍團餘部、皖贛獨立營400人)三支紅軍游擊隊改編而成,可以説是集合了紅6軍團、10軍團和中央紅軍留守部隊的精華,戰鬥力非常剽悍。

改編為新四軍後,老二團奉命東進蘇南,取得了江灣、夏墅、句容三戰三捷,擊斃日軍400多人,被蘇南羣眾稱為“老虎團”。後隨江南指揮部挺進蘇北,在黃橋決戰中一舉兜住了韓德勤的潰兵,殲敵兩千多人,部隊也從原來的一千出頭發展到近三千人。

皖南事變後,老二團改編為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第四團。之後隨粟司令員南下蘇浙,打了三次天目山反頑戰鬥,抗戰勝利後發展到5000人。解放戰爭時期擴編為華野6縱16旅48團,解放後為24軍70師210團——原北京衞戍區警衞3師13團。

二支隊三團由閩西紅軍游擊隊改編而成,全團共1100餘人。1938年7月中旬,支隊主力展開於京蕪鐵路以東、京杭(州)公路以西地區開闢根據地。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其中,三團攻克高淳、大小官圩等地,並伏擊京蕪鐵路上日軍軍用火車,擊毀日軍軍車1列,繳獲大批軍用品,又參加了橫山戰鬥和奇襲官陡門等作戰。

1939年1月,老三團調回皖南,歸軍部直接領導,參與了涇縣保衞戰。皖南事變前,老三團一營摘出組建新三團,只有二營和三營。皖南事變時編入第二縱隊。

正當老三團和新三團攻克星潭,準備接應後續部隊突圍時,突然接到停止進攻、改道突圍的命令。1940年1月13日晚,老三團和新三團損失殆盡,突圍出來的只有一百餘人。

老四團由閩西紅三團(300人)、紅九團(400人)和閩浙挺進師(580人)合編而成,全團共1300餘人。

1938年6月,老四團留一營和二營六連在軍部,帶5個連挺進蘇南,在當塗、丹陽一帶連戰連捷,擴充很快,到1939年5月,二支隊以地方游擊隊為基礎,編入兩個紅軍排,重建一營。

1939年11月,陳帥和粟司令員派四團二營編入蘇皖支隊,渡江到儀徵、六合、天長一帶活動,很快發展到一千二百餘人,各種槍一千支。老四團留在江南敵後繼續鬥爭的一營、三營進入句北地區活動,並在句容縣赤山設伏,全殲日軍南浦旅團吉田中隊,在江南抗日戰場首次繳獲了日軍九二步兵炮。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綜上所述,第四團一分為四:留在軍部的一營於1939年4月隨葉挺到江北,編入江北指揮部遊擊縱新7團。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2師6旅17團。解放戰爭時期改編為華野7縱20師60團,建國後改編為25軍74師222團,25軍編制撤銷後,222團編入24軍70師210團。

沒去江北的二營六連編入新四軍特務團,在皖南事變中損失殆盡。

去蘇皖邊的2營皖南事變後編為新四軍第1師3旅7團,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4縱12旅34團,解放後為23軍69師205團。

留在江南堅持鬥爭的3營在黃橋戰鬥中奉命增援江北,為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立了大功。皖南事變後編為1師3旅8團,解放戰爭時期為4縱12師35團,建國後為23軍69師206團。

老五團由閩北紅軍獨立師改編而成,兵力約1300人。抗戰初期,老五團奉命留在皖南保衞軍部,打過五次繁昌保衞戰,1940年7月,老五團三營挺進皖中,與當地游擊隊合編為第3支隊挺進團,後在無為地區開展抗日鬥爭。

1941年1月,老五團一營、二營在皖南事變中受到嚴重損失。餘部三百多人突圍到達皖中,後與挺進團一起,編入新四軍第7師19旅。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7縱19師,解放後為25軍73師。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老六團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閩東獨立師,改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時有1100多人。

1938年10月,老六團三營留守軍部,一營和二營東進蘇南,連戰下蜀、龍潭、白兔、延陵,1939年4月開赴京滬線一帶,又打了夜襲滸墅關,奔襲虹口機場兩戰……

可以説,葉飛在蘇南敵後大展我新四軍的威風,當然老六團兩個營也跟着發了一大筆洋財,到1939年9月北撤前,老六團帶出了三千人的隊伍、300多挺輕重機槍,陳帥視察老六團時特地命令葉飛交出200挺輕重機槍。

1939年8月底,老六團編為江抗第二路,10月北渡長江,和管文慰的挺進縱隊合編,原老六團為挺進縱隊第一團,1940年春編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一縱隊一團,在馳援半塔集、保衞郭村、決戰黃橋中立下大功。

皖南事變後,原老六團編為新四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一縱一師一團,建國後為20軍58師172團。抗美援朝時期著名的冰雕連即172團2營6連。軍改後隸屬於83集團軍某合成旅。

留在軍部的老六團三營於1939年編入新四軍軍部特務團,在皖南事變中損失殆盡。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四支隊七團由鄂豫皖紅二十八軍唯一一個建制團——244團改編而成,全團計1200人。1938年4月上旬,四支隊奉命挺進皖中、皖東,七團在棋盤嶺設伏,擊斃日軍70多人,擊毀汽車50輛。

隨後,老七團又在合肥至六安公路設伏,全殲巡邏騎兵,擊斃日軍63人。連戰范家崗、椿樹崗、鐵鋪嶺,在棋盤嶺二次設伏。可以説,四支隊東進半年,主要的戰鬥一大半是老七團打的。

1939年5月,四支隊再次東進,開闢了津浦路以西根據地。皖南事變後,老七團改編為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團。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2縱4旅10團,建國後為21軍61師181團,被稱為“金剛鑽團”。軍改後隸屬於76集團軍某合成旅。

新四軍老八團,前身是原紅五軍團團長周駿鳴、鄂豫邊區省委書記張星江、省委宣傳部長王國華等7人,攜帶兩支破槍,成立的鄂豫邊紅軍游擊隊。經過三年游擊戰爭,到改編為新四軍時擁有600人槍。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1938年初,彭雪楓和王國華一道改編了活躍在豫南的安可祥、段永祥兩支土匪,將兩千三百多人的土匪武裝精簡為700人,和原鄂豫邊游擊隊合編為老八團,全團計1300人。

由於老八團和紅二十八軍改編的老七團、老九團、手槍團不是一個系統,且團長周駿鳴和紅二十八軍軍長高敬亭之前一直不合(游擊戰時期紅二十八軍一直想合併鄂豫邊游擊隊,但周駿鳴堅決拒絕),因此周駿鳴要求脱離四支隊單獨行動。1938年8月,老八團單獨開赴皖東,在肥東、滁州一帶展開。

1939年5月,老八團以一個營擴編為第十團,合編鄭抱真的第三遊擊縱隊,組建為新四軍第五支隊。皖南事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師第五旅,原老八團為13團。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七縱二十師五十八團。建國後為25軍74師220團。軍改後隸屬於八十一集團軍某合成旅。

九團由紅28軍82師特務營、鄂東北挺進師編組而成,全團計600人,兩個營。

由於兵力太少,1938年7月,原二營編入老7團2營,一營編為四支隊特務營。

1938年12月,由於東進後部隊擴大,四支隊決定重建九團,以老7團2為基礎,編入廬江、無為抗日遊擊隊,組建新九團,全團共1300人。

皖南事變後,9團編為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十一團,解放戰爭時期編為華野2縱4旅11團,建國後編為21軍61師182團。軍改後隸屬於76集團軍某合成旅。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1939年初,原四支隊特務營合編淮南抗日遊擊縱隊組成4支隊14團,皖南事變後編為新四軍第2師6旅16團,曾在大橋集戰鬥中以一個團吃掉桂系第七軍一個營,被第二師授予“鐵錘子團”榮譽稱號。

1943年9月調新四軍7師,為新四軍第7師19旅55團,解放戰爭時期為華野7縱19師55團,建國後為25軍73師217團、23軍68師202團,曾參加過珍寶島自衞反擊戰。軍改後隸屬於78集團軍某合成旅。

四支隊手槍團由原紅28軍手槍團、 便衣隊改編而成,

兵力約100人。1938年7月轉編為四支隊教導大隊。皖南事變後和抗大八分校合編為新四軍第二師教導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四軍早期10個紅軍團,後來命運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