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位海外陪讀媽媽的自述:美式“雞娃”VS中式“雞娃”,本質上有哪些不同?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經典

看點 教育競爭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都出現普遍的“雞娃”式育兒,由於社會不平等和教育高回報率,父母將其視為某種理性和必然選擇。在西方國家,“雞娃”也被稱為 “精細育兒”。筆者的女兒在加拿大私校讀書,她觀察,中國式“雞娃”和西方的“精細育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下文中,筆者結合親身經歷,分享中西方“雞娃”在培養目標、驅動效果、養育底線等方面的差異,以及未來東西方融合,才是最理想的育兒模式。

國內父母對要不要“雞娃”似乎已成共識,專家們的各種擔憂已經淹沒在洶湧澎湃的“雞血”浪潮中。

“雞娃”在國外被稱作為“精細育兒”(intensive parenting),曾經是典型的精英階層育兒模式,各種研究表明,“精細育兒”如今已成為美國父母養育子女的主導模式,並開始風靡歐洲大陸。

一心“雞娃”的父母們錯了嗎?

2019年美國經濟學家Matthias Doepke和Fabrizio Zilibotti的研究認為,由於社會的不平等和教育的高回報率,“雞娃”是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和對世界環境變化的明智反應,是一種理性和必然的選擇。

既然“雞娃”勢在必行,那麼讓我們走近美式“雞娃”——“精細育兒”,跟中式“雞娃”比較一番,看看是否能找到一種理想的“雞娃”模式。

這是一個“雞娃”全球化的時代?

我的女兒在加拿大的一所私校讀書,曾經和幾個白人同學參加過校外的壘球訓練。下午放學後四點開始,孩子們在草地上呼叫奔跑,媽媽們頭頂烈日圍觀喝彩。

雖然只是一個初級的壘球班,也不是什麼重大比賽,作為啦啦隊的媽媽們從不缺席,幾個律師、醫生和公司高管媽媽們都會特意請假;有時候會換成西裝革履的爸爸們,從辦公室匆匆趕來。

我曾經表示可以從學校把孩子們一起送到球場,媽媽們婉言謝絕,她們説孩子們特別希望爸爸媽媽到場支持和鼓勵。

這就是“精細育兒”的特點之一,父母要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不僅要教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從精神和情感上給與支持和鼓勵。

美國大西洋雜誌的《Intensive’ Parenting Is Now the Norm in America》一文是這樣描述“精細育兒”的:

父母會給孩子讀書和講故事,陪伴孩子玩耍、畫畫、做手工和上課外興趣班。父母會和孩子討論時事政治,進行思想和情感的頻繁對話。會制定家庭規則,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跟學校也會保持經常性的溝通……

多倫多大學教授Melissa A. Milkie等人發佈的數據顯示,如今職業婦女陪伴孩子的時間跟上個世紀70年代的全職母親一樣多。2015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發現,美國本科以上學歷的父母中有71%每天給孩子閲讀。

“精細育兒”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父母會花大量的金錢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上好的學校,給孩子安排豐富的課外活動。

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的數據,父母本科學歷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中,有將近一半的孩子在5歲之前就開始上課外興趣班;

在年收入超過75,000美元的家庭中,有84%的孩子參加體育訓練,64%的孩子做過志願者,62%的孩子上音樂、舞蹈或藝術課;

即使在年收入低於30,000美元的家庭中,也有59%的兒童做過自願者,37%的孩子參加體育活動,41%的人上美術課。

埃默裏大學教授Sabino Kornrichch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美國不同收入階層的孩子教育費用都一直在增長。根據2018年美林證券的《The Financial Journey Of Modern Parenting》報告,在美國養育孩子到18歲,父母平均要花費23萬美元。

而2017年Business Insider給出了一個高達170萬美元的富裕家庭養育孩子的費用明細:

幼兒園和學前班:幼兒園$80,400,學前班申請顧問$4,500

小學和中學:1-4年級學費$156,400,5-8年級學費$164,990

高中: 四年學費$157,600,每年40個星期的語言私教$104,000

課外興趣班: 藝術和音樂$29,870,外語私教 $104,000,體育訓練和比賽$56,600

大學申請: 升學顧問$100,000,間隔年出國旅行考察$55,000

大學: 學費$282,280,出國學習$24,304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Annette Lareau在《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一書中指出,“精細育兒”從20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曾經是美國白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

精英階層認為通過父母的監督和陪伴,專業機構訓練各種技能,孩子才會有成功的未來。而工人階級相信孩子會自然成長,多采用散養模式。

印第安納大學教授Jessica McCrory Calarco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隨着越來越多的家庭採用“精細育兒”,精英育兒文化逐漸成為大眾文化。

一些專家對“精細育兒”的流行表示擔憂:不僅會讓父母和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而且也會加劇社會階層的固化,同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

也有專家證明“精細育兒”的好處:

隨着低收入父母增加了對孩子的教學和閲讀時間,富裕和貧困家庭的學前班學生之間的閲讀差距縮小;隨着父母陪伴和監督的增加,針對兒童的嚴重犯罪已大大減少。更重要的是,“精細育兒”使得孩子進入好大學的機率大大提高。

不管專家如何爭論,“精細育兒”已經勢不可擋地成為主流模式。

根據康奈爾大學Patrick Ishizuka博士2019的調查,無論種族、社會地位、經濟狀況或受教育程度,所有接受調查的父母都一致認為“精細育兒”是最好的養育方式。接受調查的75%的大學畢業生和非大學畢業生也認為“精細育兒”非常好。

事實上,傳統上被視為佛系育兒的歐洲國家也開始改變了。根據2016年美國和意大利學者對11個富裕國家的調查,全球發達國家的父母投入教育的時間和金錢在增加,歐洲國家的越來越多的父母採用美國流行的“精細育兒”。

“精細育兒”的盛行是時代的產物,正如《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指出的,“如果不平等現象非常嚴重,那麼父母將採取更強烈,更注重成功的養育方式。

《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

美式“雞娃”VS中式“雞娃”:

內驅力和外力推動的效果一樣嗎?

美國的“精細育兒”和國內父母“雞血”拼娃的基本特徵一致,都是花很多時間和金錢來培養孩子,對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和目標,不斷激勵孩子去拼搏和努力。

但是這兩種“雞娃”模式也有不同,比如美式“雞娃”着重藝術體育領導力,中式“雞娃”重視學習成績,但最根本的區別則是體現在對孩子的激勵方式不同。

2014年,斯坦福大學兩位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父母更注重用外力來推動,父母對孩子的高壓力是主要的激勵方式。而歐美父母更注重內驅力的培養,父母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我驅動是主要的激勵方式。

我認識一位白人媽媽,兩個女兒學芭蕾已經八年。老大學得非常吃力,足尖舞對她來説尤其艱難,因為她過於胖了。但這位媽媽説老大非常熱愛芭蕾,儘管學費非常昂貴,他們一直支持她學下去。

老二是個典型的芭蕾女孩,是舞蹈學校年終匯演的明星。但在半年前,老二堅決不學芭蕾了,原因是不喜歡了。這位媽媽也沒強迫她,只是經常帶她看姐姐上課,希望能喚回她對芭蕾的熱情,有一天能改變主意。

如果我是這位媽媽的話,我會勸老大換一個擅長的項目,因為芭蕾實在不適合她。而且,我不會同意老二放棄,這麼多年的時間和金錢的投入,而且學得那麼好,怎能就這麼任性地不幹了呢?

我和這位媽媽的兩種不同的想法,其實就是代表了美式“雞娃”和中式“雞娃”的兩種不同的激勵方式,即內驅力培養和外力推動。

美式“雞娃”努力建立一種平等有愛的親子關係,更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發育,像呵護珍寶一樣呵護孩子的自尊。

父母會花很多時間跟孩子進行情感溝通和思想交流,順應孩子的意願,尊重孩子的個性,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在他們看來,一個自尊自信的孩子,才會有快樂和幸福感,才會有內心的動力去追求自己的愛好,從而表現卓越。

中式“雞娃”的家長對孩子擁有更多權威,更注重努力和勤奮,孩子的自尊和個性需求是放在第二位的。

中國父母常常會為自己的孩子做決定,父母的意願很多時候會凌駕於孩子的個人愛好之上,並且會採用一些強迫、勸誘或其他方式來推動孩子朝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努力。在中國父母看來,只有勤奮和不懈地努力才會成功,而成功會帶來自尊。

在上面的例子中,這位白人媽媽把兩個孩子的自尊和愛好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個性,讓孩子按照自然興趣發展。

而在我這個中國媽媽看來,這位白人媽媽這麼寬鬆的教養方式,對兩個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父母應該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應當讓孩子做擅長的事情而不是聽之任之。

那麼,內驅力培養和外力推動,究竟哪一種激勵方式更有效呢?《虎媽戰歌》作者蔡美兒和美國學者也曾經對此展開過激烈的論戰。

虎媽蔡美兒和兩個女兒

針對虎媽責罵、威脅甚至懲罰來逼迫孩子練琴,美國學者認為這是對孩子不尊重和不信任,父母應該培養或激發孩子們的激情,讓孩子自願地去努力。不能因為父母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很值得,就強迫和控制孩子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蔡美兒則認為:多數情況下,只有當孩子擅長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覺得有趣和喜歡,所以,孩子們必須勤奮努力地練習,才會最終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而靠孩子自願地去努力是不現實的,必須由父母來推動。

蔡美兒進一步指出,中國父母比較注重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和努力不放棄的精神。而西方父母過於擔心孩子的自尊心了,往往放縱孩子,導致孩子意志力薄弱。很多事情開頭難,如果動不動放棄,那怎麼能成功呢。沒有成功又哪來的自信和自尊呢?

美國學者反駁道:優秀的能力和成功確實可以帶來自尊,但是,如果父母過於關注成功,不惜用責罵懲罰來破壞他們的自尊,儘管孩子們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付出的代價是悲慘的童年,成人後會嚴重沒有安全感和低自尊,那樣能算成功嗎?

2014年,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對內驅力培養和外力推動進行了實證,他們指出,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在激勵孩子方面都是有效的,都會讓孩子更可能走向成功。

但是,正如很多研究指出,從長遠看還是各自存在着很多問題的。無論中國父母還是西方父母,在“雞娃”的過程中都是要遵守一定的底線,畢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造就一個自尊自信快樂有責任感的人。

美式“雞娃”VS中式“雞娃”:

各自的底線在哪裏?

當我們投入的金錢和時間越多,就越怕孩子失敗。當父母們不能接受孩子失敗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突破“雞娃”的底線,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成功,由此帶來的傷害,就是摧毀兒童的幸福感。

那麼,“雞娃”的底線是什麼呢?讓我們看一個例子:如果孩子考試成績全班最後幾名會怎麼樣?

中式“雞娃”的父母:“你怎麼這麼不爭氣啊?別人都能考好,為什麼就你考不好?”“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啊?這樣下去,你長大以後只能到街上掃垃圾去!”“你怎麼這麼沒用?為什麼你總是比不過“XXX”,“你怎麼這麼笨啊?在你身上花那麼多錢有什麼用?”

美式“雞娃”的父母的反應首先是學校老師沒有把孩子教好,然後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自尊。

女兒有個白人同學數學全班倒數,她的媽媽氣沖沖地找到老師,拒絕接受成績單,非要老師改分數。

這位媽媽很生氣地跟我抱怨:“我們支付了這麼昂貴的學費,學校難道不應該負責把每個孩子都教好嗎?我女兒多好的一個孩子啊,她現在被這件事情搞得很不開心,嚴重影響了她的自信。這是學校的錯不是我女兒的錯,他們必須要負責把我女兒教好。”

面對孩子的失敗,中國父母往往會化身為虎爸虎媽,試圖用打擊、貶低甚至侮辱和羞辱的方式加強對孩子的激勵,讓孩子更加努力。中式“雞娃”的底線就是: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而西方父母則是化身為直升機父母,就像我女兒同學的媽媽,她沒有去想是不自己是孩子不夠努力,而是不想讓孩子沮喪和難過,她的解決辦法是給學校老師施加壓力。美式“雞娃”的底線就是:剝奪了孩子的成長能力。

正如哈佛大學教授Hilary Levey Friedman指出,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由於激勵方式不同,虎媽虎爸和直升機父母採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前者會直接地把壓力放在孩子身上,以更加嚴厲和苛刻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後者則是儘量減少孩子的壓力,甚至主動替孩子承擔失敗的後果。

這兩種方式都會造成對孩子的成長的損害。

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孩子的自尊被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一位補習學校的校長告訴我,他發現不管孩子是否已經很努力,幾乎每個華人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為了給孩子不斷加碼加壓,往往會以傷害自尊的方式來激勵孩子。

雖然我們並不認為孩子很差,只是希望藉此激發孩子的鬥志。但是,孩子們會信以為真,會覺得自己深愛的父母是如此嫌棄自己,也許孩子最終達到了我們的要求,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親子關係。

女兒在國內上學一段時間,她曾經對我説:“媽媽,我覺得國內小朋友很奇怪,為什麼老師當眾批評他們,他們不哭不鬧,臉上的表情都很平靜。難道他們沒有自尊心嗎?”

我女兒不知道,並不是國內孩子沒有自尊心。國外老師不能當眾批評孩子,而國內孩子們對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已經習慣了。

但是,孩子們習慣和麻木後面隱藏的傷害是我們看不到的,也是孩子表達不出來的。

幾乎所有兒童發展專家的研究都表明,用傷害自尊來激勵兒童的方式是極其有害的,日積月累會徹底摧毀孩子的幸福感,令人不安的是,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鬱症和自殺率一直排在世界的前幾位。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專家Dr. Lisa Damour指出,直升機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也是極其有害的,讓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看着孩子陷入困境,或者沒有實現他們(或父母)的目標,直升機父母會希望幫助孩子解決壓力和問題。

當孩子沒有成功進入校級運動隊時,直升機父母會託人找關係來幫孩子實現目標;當孩子忘記寫作業了,她們就會跟老師打電話,會為孩子找藉口;甚至會給老師打電話,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分數。

而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已經進化為“掃雪機父母”,為孩子的成功願意做任何事,為孩子的將來鋪平道路,美國去年被指控的50人的升學舞弊案是極端的掃雪機父母。

瑪麗華盛頓大學的教授Holly Schiffrin的一篇著名的論文中指出,直升機和掃雪機父母讓孩子失去了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失去自決能力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幸福感,這些孩子上大學後更大機率患上抑鬱和焦慮症。

在這個教育競爭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地父母們都在尋找一種理想的育兒方法。但是,不同的育兒模式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上的,很難説哪一種更優越。

不過,我們看到這樣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都在努力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自主權,朝着更加温暖的親子關係發展;而西方父母也在逐漸認識到,向孩子灌輸努力和勤奮價值觀的重要性。

正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陳欣音所認為的,東西方相互融合是未來“雞娃”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