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關注!收藏!轉發!分享!
親愛的客官們,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的知識殿堂。
亂世出英雄,也出青年才俊,三國時期就曾湧現出許多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青年才俊。而孫策與周瑜,無疑是這些青年才俊中的典型代表。他們都少年成名、年輕有為,也都英年早逝,令世人握腕嘆息,唏噓不已。
關於孫策和周瑜的英年早逝,歷來有不少評論。在諸多評論當中,最讓至簡君感興趣的是南宋謝採伯的評論。他説:“孫策、周瑜拔皖城,納二喬,皆國色,是以師婚也。英鋭豪俊之氣,固足辦事。畢竟有所溺,則智昏,智昏則防慮疏。策為許貢客箭傷頰,創甚,年二十六卒。瑜為流矢中右協,年三十六卒。”
謝採伯的這個評論之所以讓至簡君感興趣,是因為他把孫策和周瑜的英年早逝,歸結於“納二喬”、“有所溺”。
所謂“二喬”,即大喬和小喬,是東漢末年客居江東的喬公(有人説喬公就是太尉喬玄)的兩個女兒。據《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建安四年,孫策準備攻打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攻破宛城,“得橋公兩女”。大喬、小喬有美貌,傾國傾城,“皆國色也”,孫策於是納大喬為妾,周瑜納小喬為妻。
英雄配美女,原本就是歷史佳話。對於大喬和小喬,就連曹操也羨慕不已,垂涎三尺。相傳,曹操生平有兩大願望:一是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是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憾!當然,這只是野史傳説,不足為憑,諸位只當是娛樂八卦新聞,樂呵樂呵也就罷了。
我們言歸正題,來談一談孫策和周瑜的英年早逝,是不是因為大喬、小喬這對“紅顏禍水”?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來看一看在正史中孫策和周瑜是如何去世的。
建安五年,孫策將扈從騎兵遠遠甩在後面,獨自騎着一匹駿馬進入丹徒山中打獵,途中突遇三名刺客(《江表傳》説是許貢的門客),面頰中箭,不治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建安十五年,周瑜提出攻打益州、漢中的策略,得到孫權許可,在回江陵準備出征途中舊病突發,逝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一個被刺客刺殺,一個久病突發,孫策和周瑜的死,確實都是非正常死亡。問題的關鍵是,許貢的門客為何要刺殺孫策?周瑜為何會有“久病”?
許貢門客為何要刺殺孫策
孫策經略江東時,許貢任吳郡太守。孫策平定吳郡,許貢被打敗,逃往烏程投靠山賊頭領嚴白虎。不久,嚴白虎又被孫策擊敗,許貢只好再度出逃,投奔許昭。
程普請求繼續攻打許昭,孫策卻認為,許昭曾與高岱一起保護將要被許貢殺害的上司盛憲,現在又接納故友嚴白虎,是一個有義有誠的人,因此沒有采納程普的意見,繼續攻打許昭。
孫策的一念之仁讓許貢僥倖躲過一劫,但許貢卻死性不改,仍然積極尋找機會,千方百計想要從孫策手裏奪回吳郡。於是,他給朝廷(曹操)上書説,孫策就像項羽一樣驍雄,如果放任孫策勢力坐大,對朝廷以及曹操來説,必將成為大患。因此,他建議曹操應該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孫策進京,以便加以控制。
許貢這一招夠狠毒,因為如果他的上書成功,無論孫策是否答應進京,對他都是有利的。孫策若答應進京,則凶多吉少,已被孫策統一的江東勢必又將重新陷入分裂,許貢可以從中得利;而若孫策拒絕進京,則會引起曹操和朝廷不滿,甚至引來曹操的征討大軍,如此江東也會重新陷入混亂,許貢仍然可以渾水摸魚,從中漁利。
但許貢千算萬算,竟沒算到他的上書會在途中被孫策截獲。孫策找許貢對質,在白紙黑字面前,許貢還死鴨子嘴硬,矢口否認,孫策一怒之下,下令武士將許貢絞殺了。
孫策的失誤在於,在他殺許貢時,沒有狠下心來斬草除根,讓許貢的小兒子和門客們逃走了,為自己被刺殺埋下了禍根。許貢的門客逃走後,一直在暗中謀劃,伺機刺殺孫策。等到孫策脱離護衞扈從進入丹徒山中打獵,終於讓許貢的門客等到機會,以毒箭射殺了孫策。
周瑜為何有“久病”
周瑜的這個久病,是在與曹仁爭奪江陵的戰場上落下的。當時,周瑜率部圍攻曹仁一年有餘,殺傷曹軍頗多。
到決戰階段,周瑜騎馬親自督戰,不幸被飛箭射中右脅,傷勢嚴重,退兵回營。曹仁聽聞周瑜受傷很重,卧病在牀,也親自上陣督帥士兵攻擊吳兵。周瑜不顧傷勢,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終於擊退曹仁,佔據江陵。
這一戰,周瑜雖然打敗了曹仁,佔據了江陵,卻也因為箭傷沒有得到及時調理,從此落下了“久病”。
不可否認,導致孫策和周瑜英年早逝的,確實有年輕人血氣方剛和意氣用事的因素。但年輕人難道不應該如此嗎?孫策和周瑜之所以能夠成為三國時期青年才俊的典型代表,之所以能夠年紀輕輕就取得那麼大的功名,除了有謀略,有才華,還因為他們都敢做敢幹,英姿勃發,很有膽識。
而這一切,是孫策和周瑜與生俱來的。孫策被刺殺,周瑜死於久病,都是偶然事件,與旁人無關,更與大喬、小喬無關。她們只是一介女流罷了,影響不到孫策斬殺許貢,周瑜抱病上戰場。何況,孫策和周瑜自始至終都是以事業為重,根本就談不上“有所溺”。
總之,雖然謝採伯官職很高,學富五車,在許多問題上很有獨到見解,但就其關於孫策和周瑜之死的這段評論而言,至簡君以為,還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