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始末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聳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中央。其位置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何時決定興建的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舉行最後一次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和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致敬電。同時,這次會議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即為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會議一致通過了修建“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和毛澤東撰寫的紀念碑碑文。

周恩來提議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因為天安門廣場承載着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是全國各族人民敬仰和嚮往的地方。周恩來的提議獲得代表們的一致贊同和一致通過。9月30日下午6時,閉幕式後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前廣場上舉行了建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周恩來代表主席團致詞説:“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們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外舉行這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接着軍樂隊奏哀樂、全體脱帽默哀,默哀畢由毛澤東主席宣讀紀念碑碑文,帶頭執鍬剷土,以表崇敬先烈。隨後政協各單位首席代表一一執鍁剷土,莊嚴地奠基了這座開國標誌性建築。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是何時成立的

有關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的提法最早見於1951年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給政務院的報告。這一報告由北京市市長聶榮臻、副市長張友漁、吳晗簽署(彭真於1951年3月8日就任北京市市長),其主要內容是擬於1951年春開始施工,並提出了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工程預算。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1952年5月22日關於成立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致政務院周恩來總理的報告稿記載,北京市人民政府於4月29日邀請中央部委、軍委總政治部、政協全國委員會等九個單位,舉行紀念碑籌建座談會,經討論決定成立“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負責興建工作,由政協全國委員會、全國總工會等十七個單位各推派代表一人為委員。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會主任由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彭真擔任,副主任由國際著名建築家梁思成、鄭振鐸(時任文物局局長等職)擔任,秘書長為薛子正(時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書長)。王明之(時任北京市建設局局長)為工程事務處處長。工程事務處下設七個組,分別為:建築設計組;美術工作組;電氣裝置組;土木施工組;石料供應組;財務核算組(由中財委負責);攝影紀錄組。此外,專設一個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現代史研究所所長范文瀾領導下,研究浮雕畫片所需的史料題材。會議還決定,人民英雄紀念碑系偉大而永久的革命紀念物,必須集中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從事此一工作,必要時可以通過中央人事部,向全國各地調用幹部。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方案是怎樣確定的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後,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隨即向全國各建築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建築系發出徵選紀念碑規劃設計的通知。到1951年,就收到140多件各種形式的設計方案和設計修改方案(截止最後定案時共收到240多件)。海外華僑也積極獻計獻策,華僑領袖陳嘉賡組織華僑繪製了圖紙,並製作了水泥柱頭模型,花費15萬多元(舊幣)運費寄給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工程處。為了體現周恩來總理關於建築紀念碑的目的在於“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興建委員會從240多種設計方案中精選出8種,向專業設計人員廣泛徵求意見。

面對全國的建築設計人員提供的各式各樣的設計方案,到底建成一座什麼樣的紀念碑呢?一時難以確定。當時分歧較大的意見有:1.碑的下座要不要建成陳列室?2.下層台階要不要作成檢閲台?3.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頂部開窗,可供瞭望北京市容?4.碑頂的造型,到底是建成寶頂歇山式的,還是塑造英雄的羣雕?最後經主持這項工作的中央領導與有關方面初步商定:1.台基部分先按陳列室設計,留有改變的餘地。2.因已有天安門作為大檢閲台,下層平台決定不作檢閲台設計。3.為維修方便,碑身做成空筒,但筒頂不開瞭望窗以維護紀念碑的莊嚴肅穆。4.碑頂暫緩設計。將意見最集中的設計方案中的三個製成模型,豎立在天安門廣場,公開向社會上徵求意見。

就在底層按陳列室設計全部鋼筋混凝土即將完成時,台基做成實體的意見又佔了上風,這種意見提出的理由很有説服力:做成實體碑身顯得莊重穩妥,如果下設陳列室,碑身則有架空不穩之感,這對於一座烈士紀念碑是不合適的。因此,施工方案立刻得到修改。到1952年,經有關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徵求各界人民的意見,歸納、修正成最後的圖樣。確定碑型後,人民英雄紀念碑於1952年8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

最後確定的整體碑型的造型和外觀

碑通高為37.94米,碑基面積約3000平方米。碑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均有台階。底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米。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一種側面上下凸出,中間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漸演變而來)。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硝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遊擊隊、勝利渡長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性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浮雕刻有170多個人物,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我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組成的8個花環。兩層須彌座承託着高大的碑身。碑心是一塊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達103噸的大石。

碑心正面(北面)鐫刻毛澤東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於1955年6月9日題寫)8個鍍金大字;背面是周恩來題寫的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起草的碑文。碑文是:“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此碑文中的“三年以來”是指解放戰爭;“三十年以來”是指自1919年五四運動起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到1949年新中國建國;而1840年則是中國受侵略的開始,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從此瀰漫着滾滾硝煙,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這三個時間段中,都有中國愛國志士的不屈抗爭。

碑身兩側裝飾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萬古長存。題字都由陰文鐫刻在石面上,然後採用中國傳統的鎦金方法,做成鋼胎金字鑲嵌進去。碑題、碑文共用黃金130餘兩。整座紀念碑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紀念碑浮雕石料採自北京房山的漢白玉礦。紀念碑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筒體,將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塊牢固地拉結澆注在一起。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

紀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塊大石料,稱得上是中國建築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崗岩,重達百噸,採自山東青島浮山大金頂一帶。採運工作歷時7個半月,於1953年4月1日動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運抵天安門廣場工地。7116名工人直接參加了這項工作。開採用打槽辦法,運輸用滾木及推土機牽引滾移。

1953年7月開採出的大石料荒料的尺寸是:長15.3米,寬3.55米,厚2.1米,重300噸。經過第一次加工,將石料上面做平,重量減為280噸。10日大石料由開採地運至山場(半山腰平坦處)行走60米。次日下午石料放下山。經轉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後,石料長14.7米,寬2.92米,中間厚1.0米,兩邊厚0.8米,重量為102噸。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場起運,經過4個村莊、一個山嶺、10餘處橋樑及交通最繁華的市內街道,行程15公里,9月27日安全到達車站(空軍油庫)。9月28日,在青島車站,採用鐵道滑動方式,將大石料裝上東北電業管理局豐滿發電廠90噸車皮。根據鐵道部規定,該車載重為100噸,因此又對大石料進行了第三次加工,將石料中間厚度改為87釐米,兩端厚度改為79釐米,重量為94噸,連同束車設備與墊木共重100噸。以直線20公里/小時,彎道及進站10公里/小時的行車速度開向北京,10月13日抵達北京前門西站,一路平安。3個夜晚之後,碑心石奇蹟般地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工地。

另據有關資料介紹,當時,梁思成曾提議將同樣的碑心石料開兩塊備用,以防運輸過程中萬一損壞可以頂替,如果運輸順利,兩塊都安全運到,則以其中一塊,剖成石案,橫置碑前為敬獻花圈之用。這裏可以看出梁思成考慮問題之謹慎和細緻。後因運輸部門認為確有把握,可保無虞,才把這備用石省了。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貴的毛澤東手書批示。事情緣於朱啓鈐、章士釗、葉恭綽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後,向毛澤東建議,對紀念碑的設計提出新的意見,如:浮雕史料應特別慎選,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圖畫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慮銅鑄;整個圖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紋樣宜另行選擇,明清兩朝紋樣纖弱無力,不宜多用等。毛澤東看到建議後,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請付委員會討論並邀建議三人蔘加。”在北京市檔案館的檔案中還有另一份毛澤東親筆修改的紀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擬寫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奠基典禮”,毛澤東將它改為“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當毛澤東把撰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題字送來後,劉開渠為請周恩來總理寫碑文,按照碑身的大小比例,打了一張格子交送上去。不久,周恩來總理把寫好的碑文親自送到工地,並謙虛地説:“我躲到北戴河練了一個星期的字,你看行不行?”看到總理這樣嚴肅認真的態度和精心題寫的碑文,劉開渠雙手捧接連聲稱好。劉開渠於1953年調到北京,擔任紀念碑的設計處長兼雕塑組組長。在此之前,紀念碑四周要做八塊浮雕的設想已定下來。浮雕表現什麼內容,經反覆討論,確定根據碑文,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100多年曆史中,舉出八個題材,可是具體到表現每個歷史時期,把什麼人物刻在畫面上,刻不刻黨的領袖等,卻一時無法確定。設計處只好請示毛澤東。毛澤東指示,每個情節中的人物,只雕刻到連隊的幹部、不要把高級領導人刻在面上。當有人提議表現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時,毛澤東不同意,堅持説:“還是刻‘八·一’南昌起義!”

毛澤東的題字是怎樣

由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是怎樣放大又鐫刻到那堅硬的花崗岩上的呢?

1949年10月,著名書法篆刻家魏長青應邀參加了建碑工程。毛澤東的題字原先是寫在信紙上的,每個字只有兩寸左右見方。要把這些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把字放大20倍,其中一個“永”字就有兩米多高。當時,工作人員藉助於幻燈投影機將字放大,然後按着光影把字描下來。可是這樣描出的字卻失掉了原手寫體的神韻。魏長青仔細分析了毛澤東手寫體字的特點,隨後精心描摹,細緻加工。最後他把加工好的字照相縮小20倍,與原手寫體相對照,竟惟妙惟肖不差毫釐。技藝精湛的石匠們據此將放大了的字體刻上石碑。

但由於碑心石是花崗岩,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雕刻工作因此一度中斷。魏長青便建議:把膠皮覆蓋在碑體上,將需要鐫刻部位的膠皮挖下來,形成“陰文”輪廓,然後用高壓噴射礦砂往花崗岩上“打”。就這樣,石匠們終於成功地鐫刻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邊緣整齊、熠熠生輝的大字,使之光照千古,永存於共和國子孫的心中。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創作者分別都是誰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裝飾設計尤其表達紀念精神的浮雕設計,是先由史學家初選出中國歷史上的“十大革命運動”題材,最後經毛澤東和周恩來審定,然後調集一批畫家、雕塑家和石工,到1953年才成立美術創作組來完成指定題材的八面浮雕。

八塊浮雕的創作者分別是:1.《虎門銷煙》畫稿艾中信,雕刻曾祖韶,助手李禎祥;2.《太平天國》畫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3.《武昌起義》畫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4.《五四運動》畫稿馮法祀,雕刻滑田友;5.《五卅運動》畫稿吳作人,雕刻王臨乙;6.《八一南昌起義》畫稿王式廓,雕刻蕭傳玖;7.《抗日戰爭》畫稿辛莽,雕刻張松鶴;8.《勝利渡長江》畫稿彥涵、雕刻劉開渠。《勝利渡長江》三易其稿。由於彥涵畫過渡長江的油畫,因此《勝利渡長江》的畫稿便由他來設計。稿子畫了三遍,第一遍畫的是戰士頭戴美式鋼盔衝鋒的場景,這雖然真實地反映了渡江戰鬥的情形,但考慮到羣眾對解放軍的普遍印象,於是第二稿(現存連雲港市彥涵美術館)將戰士們改為頭戴布軍帽,並且突出了指揮員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後來紀念碑建設時採用了此稿。原來彥涵當時希望把畫稿修改得更完美,於是在第二稿的基礎上又創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設計又增加了一些戰士的形象。但由於第三稿過長,不符合紀念碑高聳挺拔的設計方案,最後還是採用了第二稿。

人民英雄紀念碑,從1949年9月30日決議興建到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一共花了近9年時間。

原載:《中華魂》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