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雪媽育兒原創作品。
孩子到了三歲以後,就應該考慮上幼兒園的事了。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內心總是有萬般的不捨,擔心孩子吃得不好,怕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
近些年,一些關於幼兒園的負面報道頻頻出現,更是讓很多家長放心不下。有的幼兒園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配備了監控設施,讓家長能夠隨時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但一些普通的幼兒園,可能就沒有這麼方便了,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可沒那麼容易。
當然,孩子在幼兒園裏究竟過得怎麼樣,幼兒園的老師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他們每天都和孩子朝夕相處,有時候對孩子的瞭解,甚至比父母都要多。所以我們應該讀懂老師的話,從老師説的話裏,瞭解孩子的日常表現。
幼兒園老師話裏有話
很多時候,礙於老師的身份,有些話幼兒園老師不能跟孩子家長明説。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學會察言觀色,通過這些可以讓家長對孩子更進一步的瞭解。
小寧今年三歲了,媽媽給女兒物色了一個口碑不錯的幼兒園。聽鄰居張大媽説了,這家幼兒園在全市是數一數二的老字號,自己家的孩子就是在這裏上的幼兒園,非常的不錯。
小寧上了幼兒園之後,對幼兒園裏的生活還算適應,媽媽每天都準時去接孩子,有時候見到了孩子的幼兒園老師,也只是打打招呼,從來都沒有過多的交流。直到有一天,媽媽在接小寧的時候,老師主動找小寧媽媽聊了幾句。
小寧媽媽:“老師好,小寧今天表現得怎麼樣呀?”
幼兒園老師:“這孩子挺有想法的,做事的時候也有主見。”
聽了老師的話,小寧媽媽聽到老師的話,心裏面還美滋滋的。殊不知,老師其實已經給小寧媽媽傳遞了暗語,而小寧媽媽因為沒有理解老師的正確含義,延誤了讓孩子受教育的時機。
幼兒園老師有哪些“暗語”?
幼兒園老師因為要顧忌到孩子的感受,説話的時候往往不會説的太直白,通常會比較委婉的表達。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能理解老師的意圖,很可能就枉費了老師的一番好心,也不容易找到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幫助孩子改正。
一般情況下,如果老師對孩子作出了以下評價,父母可別沾沾自喜,這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問題所在。
1、 孩子有想法
幼兒園的孩子,都不會有太多的想法,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了。然而老師卻誇獎孩子有想法,説明孩子很有可能平時比較淘氣,也許是不聽從老師的管教。得到老師這樣的評價,家長就要留意,是不是該給孩子立規矩了。
2、 孩子特別穩重
老師誇孩子穩重,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孩子穩重,恰恰説明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不夠活躍,性格比較內向。這樣的性格放在成年人的身上,或許是優點。但是一旦放在孩子的身上,就顯得特別沒有朝氣。所以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要及時的引導,以免形成不好的性格。
3、 孩子表現得挺好的
當家長和老師談話的時候,老師只説了一句孩子表現挺好,卻沒有説更多的話,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該注意了。老師沒有對孩子做出更深層次的評價,很可能説明老師從來都沒有關注過孩子。也就是説,孩子身上沒什麼優點也沒什麼缺點,普普通通無法吸引老師的目光。
孩子太過於平庸,老師也沒什麼可説的,只好用孩子表現挺好之類的話搪塞過去。所以一旦發現老師含糊其辭,家長就要給孩子提個醒,鼓勵孩子平時要表現得積極一些,讓老師多多關注自己。
想要了解孩子的情況,家長首先就要過了老師這一關。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沒有辦法參與到孩子的生活,老師也對孩子漠不關心,那麼很有可能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成長軌跡產生諸多不良影響。因此,讀懂老師的“暗語”很重要,每位家長都應該有所瞭解。
>關注@雪媽育兒,學習最先進的育兒方法,瞭解最新鮮的育兒資訊,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是您科學育兒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