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大幕,“雙減”成為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接受封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將建議把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作為“雙減”改革、建立良好教育生態的突破口。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
調研:
部分地方片面追求升學率
張志勇調研發現,一些地方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與片面追求升學率、“北清率”劃等號,甚至妄言“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正確性”;有的縣拿出三四千萬重獎高考第一名、高考升學率,縣重點中學老師的高考獎勵甚至超過一年工資收入,導致教師工作重心圍繞提高高考成績、多拿高考獎勵而運轉。
他認為,“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導致當地教育只顧當下,不管長遠,只要成績,不管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必須嚴禁各地再念‘清北率’‘一本率’的緊箍咒。”
呼籲:
嚴查“超前學習”行為
張志勇表示,一些地方存在違規爭搶中小學優秀生源行為。有的重點高中,通過所謂合作辦學、集團化辦學,小學、初中就搶生源;有的小學、初中與校外培訓機構聯手,把培訓成績作為錄取依據;有的所謂省市名校、強校費盡心思拔尖招生,不遺餘力搶挖優秀教師,打造區域“教育霸主”,形成一定規模教育壟斷。“加大‘內卷效應’,是惡化教育生態的重要推手,必須根除。”
“不少學校不按國家規定課程課時教授新課,培訓機構教到哪就從哪教起,嚴重助推‘超前學習’行為;有的初中提前一年、高中甚至提前兩年結束新課,用於中高考複習備考,導致大量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成為所謂‘差生’。”張志勇指出,中小學超前教授新課、提前結束國家課程,圍繞升學考試科目長時間重複訓練、複習備考的行為,必須嚴厲禁止、嚴肅查處。
此外,他發現,有的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選擇性執行國家課程方案。有利於升學率的課程,就大量增加和加強。與升學考試無直接關聯的課程和科目就邊緣化、弱化、虛化。特別是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程,經常為升學考試科目讓路。
建議:
開展“教育功利化專項治理”
張志勇建議,出台《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專項治理行為具體表現清單》,各地、各部門、中小學對照清單自查自糾,切實做到令行禁止。
“把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的成效,作為考核地方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工作業績和中小學校長、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對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嚴重、清理整頓不力的地方、部門和學校主要負責人嚴肅問責。”張志勇同時建議,專項治理行動結束後,相關治理任務納入政府教育督導常規內容,並作為一段時期督導檢查重點內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