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于謙陰謀論王振亂政論主要責任應該在他!
一片寂寥的乾清宮內,躺着一個身穿龍袍奄奄一息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這是大明王朝第五任皇帝宣宗皇帝朱瞻基。那天是公元1435年1月31日,宣德十年正月初三,回想起十年前,父親朱高熾暴兵而亡,自己與叔叔朱高煦搶時間登上皇位,並完美的承接起前四朝皇帝打下的基業,心中仍是澎湃萬分。
再想想這些年主動從交趾退兵休養生息,百姓富裕,國庫充足。廟堂之上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坐鎮,山河萬里更是有餘萬精兵把手,甚至更有跟隨朱棣三次北征的老將英國公張鋪、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的成國公朱勇更有留下的精鋭三大營,老朱家的江山可謂是固若金湯。
也許他可以安然的閉上眼睛了,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要把大明的未來交到一個8歲小孩身上。可是沒有辦法了,一閉眼便是永生,那無邊的黑暗象徵着死亡的洗禮。這一刻朱瞻基駕崩了,黑暗的種子在正值鼎盛期的大明王朝埋下了,不久屬於這個滄桑王朝的黑暗時刻將要降臨。
那個王先生
説起來這也是個可悲的人,王振也是個略通經書、滿腹經綸的人。他也曾有過士大夫的抱負,也曾想過殺敵衞國做一個想高適一樣的馬背詩人。怎奈機遇難求,在宣德時期,朱瞻基已經認識到大明官員繁冗,在在職官員裏業已實行裁剪冗官的方略更不必提每年鯉魚躍龍門,少之又少的科舉入仕了,在正規渠道日益收縮的當時,懷揣着美好夢想的王振也是無計可施。
但是,宣德皇帝辦了一件讓後世史學家詬病的一件事。那就是讓太監接觸文化,使得太監的思想境界“提高了”。眾所周知,太監以前一般是沒有文化的,處於文盲狀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掀起太大的波瀾。而宣德皇帝的一紙詔書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態,此刻便為大明王朝後世混亂不堪的宦官專政埋下了隱患。
既然要太監學習,那麼得有老師授課吧。一般來説在古代當太監是讓人瞧不起的,但正是因為這一偏見,也造就了不一樣的機遇。正規渠道不能實現理想,那麼就得走特殊渠道。王振選擇了自閹入宮,給這幫太監當老師,他的抉擇使得他遭到市井百姓的唾罵,那一刻也許他已經跌入黑暗的深淵。
雖説在百姓口中淪為敗類,但在宮中的王振混的是風生水起。因為善於體察人心,王振受的宣宗皇帝的抬愛,被任命為東宮講師。這使得他接觸到了王朝下一代權力的核心——朱祁鎮。因為他有點學識,顯得和一般太監不一樣,而且自入宮就跟在年幼的朱祁鎮身邊,所以朱祁鎮對他禮遇有佳,稱呼他為王先生。也是因為他的學識,他給宮中的文盲太監講解文學典故,受到太監們的尊敬。在宣宗駕崩後,王振王先生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太監頭頭。他離年輕時的夢想只剩下一步之遙。
黑暗前的極夜
朱瞻基閉上眼後不久,年僅8歲的朱祁鎮繼位。張皇后攝政朝野,又有三楊輔助,早期的英宗一朝王振這個大太監還不敢造次。他一方面討好三楊,另一方面在張太后前顯示自己的忠貞,以達到麻痹對手,先忍後發的佈局。等待最後的時機。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時機終於逐漸成熟。
公元1442年,正統七年,張皇后去世,這張壓制王振的最大底牌煙消雲散。
兩年前,楊榮病死。
楊士奇也因為受兒子牽連而引咎辭職。
此時朝中只剩下逾矩之年的楊溥,新生勢力馬愉、曹鼐羽翼未豐。
這正是王振動手的好時機。
他先是把太祖掛在宮中禁止宦官干政的牌匾取下,昭示天下人他王振要動手了。然後,他開始培養自己的黨羽,有一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勢,培養了心腹走狗馬順、郭敬等人。殘害了敢於反抗的劉球、石碌等人,甚至還下獄後來的救星于謙。
王振作威作福,朱祁鎮日益放縱,朝中各位大臣更是敢怒不敢言,紛紛自保。
最終的黑暗
明永樂年間以後,蒙古三大部落(韃靼、瓦剌、兀良哈)中瓦剌日益壯大,等到正統年間已經吞併其餘兩部,一時間強大不已。
王振在朝中壓制能臣志士、培養黨羽,在外不整頓軍備,反而勾結瓦剌已久。王振的黨羽鎮守大同的太監郭敬連年同瓦剌做起黑色交易,把貢品錢財收入自己的饢包,甚至還在王振的授意下供給給瓦剌軍需物資,坐收賣國賊的名號。
在王振的肆意放縱下,瓦剌的野心日益膨脹,雙方交易的差額也越來越大。終於王振翻臉了,瓦剌吃了“虧”,添油加醋的報告也先。也先以明朝減少賞賜為由,分兵四路進攻大明,戰爭一觸即發。
消息傳到京城時,邊境重地已是連連失守,瓦拉人一路勢如破竹,有一舉直搗京師的架勢。王振以為失守是士氣不足的原因,慫恿22歲的英宗效仿宋真宗那樣御駕親征建立一番偉業。年輕氣盛的英宗皇帝做夢都想想父親和曾祖那樣馳騁疆場,證明自己。在拒絕了時任兵部尚書的鄺埜和兵部侍郎于謙不宜親征的建議後,在兩天內集結20萬大軍匆匆迎戰瓦剌,當時與皇帝同行的還有英國公張鋪、兵部尚書鄺埜等百餘名重臣,陣容強大。大明王朝的家底差不多都集結在這隻實際只有20萬,但號稱50萬雄師裏。
大戰開始,也先聽聞英宗親征,佯裝退卻,實則誘敵深入大同等北部地區。英宗年輕氣盛,以為也先害怕大明威名。在王振接收郭敬密報後,勸説英宗退出大同
明軍回京的行軍路線也是十分奇怪。本來明軍取道紫荊關(王振老家)回京,後來又改道東行宣府,致使明軍疲敝,瓦剌追兵追來。明軍迂迴奔走,於8月10日才退兵宣府,此刻追兵已至。英宗急忙派吳克忠、吳克朱勇等3萬餘兵馬阻擊,以上兵馬因為寡不敵眾以至於全軍覆沒。
大軍行至13日,來到了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一代),在王振的建議下大軍在懷來城外20裏處安營紮寨。
14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大軍缺水,一時間士氣低落。也先見狀,故意詐降,王振喜出望外,派遣曹鼐商量議和事宜。瓦剌後退,故意讓出土木堡南面已佔領的河流,明軍中計。
土木堡一戰明軍完敗,20萬大軍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土木堡血染成河。朱家5代所積攢下的基業化為烏有,三大營不復存在。更可怕的是當朝近百名文武大臣戰死沙場,其中包括成國公張鋪等公侯老臣,也包括鄺埜等中堅力量。明英宗被俘,王振被亂錘砸死。大明王朝被一片黑暗籠罩。
可笑的陰謀論
就結果而言朝中的能臣武將被洗刷殆盡,今後的大明王朝文臣開始牽制武將,就有人説成是土木堡之變是于謙等一眾文臣士大夫的陰謀,目的就是消耗位高權重的老一代武將,打壓新一代武將,以達到文臣治國的目的。
真是荒誕可笑,先不討論它的真偽,單單就計劃成功而言,也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發生大規模的戰事
首先第一條就達不到,能和大明發生大規模戰事的也就數蒙古瓦剌了,但是瓦剌在邊關,內外勾結瓦剌,于謙等一幫文臣又有什麼底牌,福利給瓦剌呢。當時朝野上下無不是王振的人,很明顯王振和這幫與他作對的文臣是死敵,所以勾結瓦剌發動戰爭根本不可能。
2、皇帝的御駕親征
為什麼非得御駕親征呢?御駕親征代表着中央對這件戰事的重視,唯有如此重視,才能請出全部或者説幾近全部的老牌武將,讓瓦剌來個一鍋端。從史料上于謙勸説皇帝不要御駕親征來看,他難道會自己阻礙自己的”計劃”?
3、避免大明王朝真的一命嗚呼
土木堡之後就是京城保衞戰了,于謙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于謙難道沒想過引狼入室的結果?大明王朝要真的完了,還談什麼文官治天下,那可這是天下崩。
綜上那些説什麼陰謀論的,完全是無稽之談。
五、結語
土木堡之變從表面上看是損兵折將,影響了起碼三代帝王的生活(英宗、代宗、憲宗),玩壞了明朝初期五代帝王留下的家業。
但是深入骨髓的是兩大弊病已經暴露,在制度的温牀上不斷滋生。
其一便是宦官專政,今後更有劉瑾、魏忠賢等一眾喪心病狂的大太監登場。他們比起王振有過之而無不及,殘害忠良的手段更是不斷升級。
其二那就是文官牽制武將從此便成為了常態,大明王朝的軍事實力直線下滑,後來的倭寇為患、農民起義、女真興起無不印證這一觀點。
還有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大太監王振,不要被歷史的表面現象所矇騙。真正的罪人是那個高坐在龍椅上下命令的年輕人,王振沒有那麼大的權力,他做不到控制皇帝,號令20萬大軍朝令夕改。就像當年天啓皇帝死後,崇禎輕而易舉剷除閹黨魏忠賢一樣,王振是個傳令的,也是脆弱的。幕後黑手在歷史的長河重被漸漸美化,我們要做的是撥開層層泥沙,窺伺那一縷不可磨滅的真相。
參考資料
明官修——《明實錄》
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
胡丹——《明代宦官史料長編》,鳳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