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乾隆時期有哪些讓你驚掉下巴的冷知識?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比起諸如“劉墉鬥和珅”“紀曉嵐鬥和珅”等在野史裏很紅的“乾隆年間大事兒”來,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話題很多的年代,六十多年(包括乾隆做“”)的“乾隆時代”,讓人吃驚的事本就不少,下面這兩樁科技經濟方面的大事,不但夠“冷”,且對歷史的影響,也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一、乾隆助推了“闖關東”
清代歷史上一樁人口遷移大事,就是“闖關東”。從清朝立國起至近現代的三個多世紀裏,一代代來自中原各省的農民跋山涉水進入東北大地,然後頑強的紮根墾殖,終於令清初時“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東北大地,變成了近現代中國經濟版圖裏的“重頭”。但在清初的時候,“闖關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死事”。康熙年間起,清王朝就不停頒佈禁令,禁止內地百姓進入“龍興之地”,長期“永行禁止流民”,幾乎見着就殺。

但就是從乾隆年間起,這件“死事兒”,卻開始鬆動了。
由於雍正時代“攤丁入畝”政策的推行,乾隆登基後,也趕上了中國“人口大爆炸”的時代。雍正帝在位的最後幾年時,中國人口就突破了一億四千萬,乾隆登基才二十七年,人口又突破了兩億,到了乾隆五十五年,更是衝破了三億大關。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糧食壓力可以想。
特別是毗鄰東北的山東地區,人口糧食壓力尤其重。在鴉片戰爭以前,山東的人口早已突破三千萬人,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人口密度更高居全國第一。雖然乾隆年間,清王朝曾多次以優惠政策鼓勵墾荒,但山東河北等省的農田早已墾完,人口卻依然高速增長。
外加山東又是清代土地兼併的重災區,以鄭板橋的話説“繞郭良田萬餘頃,大多歸併富豪家”。大量“少地”“無地”農民,為活路只能硬着頭皮往外闖。哪怕在“禁令”最嚴的康熙年間,山東巡撫就嘆息説“今見山東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邊外各地甚多”。康熙晚年時,冒死進入東北的山東百姓,已有十幾萬人之多。每個人,幾乎都是一段九死一生的經歷。

而更嚴重的後果是,流民們今天能冒死闖關東,倘若這條路也徹底堵死,明天就能冒死造反。清王朝別説“龍興之地”保不住,江山很可能也要玩完。所以對這事兒,乾隆也就看開了:乾隆五年起,乾隆帝就破天荒宣佈,命令已進入關東的“流民”們入籍。乾隆七年北方大災,乾隆又下令開放了山海關,僅這一年就有近五萬內地百姓蜂擁入東北。
而在整個乾隆時代裏,“闖”入東北的內地各省百姓,總數在百萬人以上,東北的移民人口增長到空前的一百八十萬,是為“闖關東”時代的一個高潮期。昔日荒蕪的東北大地,經濟也得到長足發展:僅乾隆十八年的吉林泰寧縣,耕地就暴增到一萬六千多畝。盛京的耕地面積竟達到三十一萬垧(一垧地等於十五畝)。甚至昔日荒涼無比的黑龍江地區,也湧入了大批內地百姓。
而這樣的“移民潮”,也並非只在東北一地。有了這示範,整個乾隆年間,內地各省的農民都開始“闖”了:陝西河北山西地區的農民,進入內蒙草原墾殖。僅從古北口進入草原的百姓,就有十多萬户。以乾隆的話説,這是“彼此兩便,事屬可行”。類似的景象,也發生在南方,廣東、福建、貴州、雲南各省百姓,也大量湧入四川地區。為防地方官阻攔,乾隆還特意下令告誡:“正宜思所以流通,以養無籍窮民”。

可以説,就是在這半個多世紀的乾隆時代裏,乾隆對於農民人口流動問題,確實保持着“所以流通”的思路。以眼光論,真是比清朝諸多“明君”高明不少。而以成就論,更是推動了中國古代史上又一個人口流動高潮。人口壓力巨大的清王朝,也得以扛過這個考驗,進入到其立國後的全盛時代。
實事求是説,這確實是乾隆帝這輩子,一樁低調卻意義深遠的貢獻。
二、乾隆的“科技大派送”
但比起乾隆帝在“農民流動問題”上的開明態度,乾隆一直被人詬病的,卻還有他“閉關鎖國”的頑固思想:雍正時期的四個通商口岸,他在位時變成了廣州“一口通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標誌,昔日賺足全世界錢的中國絲綢,更被乾隆多次“限制出口”。就連來廣州做生意的外國人,也遭到嚴密監視,生活住宿都被限制。但乾隆真的保守嗎?恐怕有一羣外國人,一定會堅決反對——乾隆年間的“外國科技間諜”們。

因為,乾隆時期,中國另一樁大事,就是大量中國傳統產業技術的“泄密”“外流”。
乾隆在位的十八世紀中葉,正是歐洲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時期,對中國先進工農業生產技術的渴望,更是望眼欲穿。猴急的歐洲政要們,更是想到了“偷兒”。1765年,法國財政大臣杜爾果,就給去中國傳教的傳教士們下了硬任務:要求弄清包括中國造紙、印刷、農藝、飼養、栽種等四十五項產業奧秘,按現在的話説,就是“竊取核心技術”。
這麼“硬”且“工作量浩大”的“學習任務”,攤上的又是對外國人千防萬防的乾隆時代,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這些傳教士們呢?完成的卻是相當輕鬆。比如傳教士韓國英,就詳細學到了清王朝棉花栽培水稻種植等技術,不但繪出了詳細説明圖,還帶走了珍貴種子。傳教士錢德明也記載了大量珍貴文獻,今天還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裏。中國的“巨幅紙”等技術,也幾乎都被“學習”走。
可以説,1840年後,那“洋米洋布洋棉”衝擊中國市場,沖垮各地傳統手工業的一幕,就是從乾隆年間起挖的坑。
這麼多珍貴技術外流,乾隆難道沒覺察嗎?説到底,就是沒有這個意識。在乾隆君臣眼裏,產業技術永遠是小事。這些外國人的活動,因此連“神神秘秘”都算不上,幾乎都是在清朝官員的眼皮底下,大模大樣“順”走。典型的,就是茶葉技術的外流。
在1840年以前,清王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中國茶葉更是歐洲最“剛需”的貨物。特別是愛喝茶的英國,乾隆晚年時每年至少要從中國買走六百萬磅茶葉,噴香的中國茶葉,也就成了吸金神器,每年賺走歐美國家大量白銀。如此豐厚利潤,也叫英國人紅了眼。於是乾隆晚年英國馬噶爾尼使團訪華,雖説訪華的目的碰了壁,但對茶葉,依然沒死心——“順”幾棵中國茶樹苗。

但恐怕連馬噶爾尼自己都沒想到,這事兒竟是出乎意料的順利:雖然馬噶爾尼這一路,都有清朝官員陪同,一舉一動都被監視。但當馬噶爾尼一路參觀各地茶葉產地,把中國茶葉的生產流程看了個滿眼時,陪同的清朝官員竟沒有絲毫阻攔,反而還熱情配合,以馬噶爾尼自己的話説:“多虧新任廣州總督的好意,我與他一起穿越了中國最好的產茶區。”
結果就是:中國極為珍貴的茶葉種植生產技術,就以這“輕鬆”的方式外流,變成了近代讓印度人賺足利潤的“印度茶”,活活搶走了中國的市場。參考接下來,近代中國的苦難,更可以説這“慷慨一幕”,又是多麼痛苦的領悟——缺少了正確看世界的眼光,滿以為“安全”的封閉意識,卻是連自家的茶,都沒保住。
參考資料:張利民《闖關東移民潮簡析》、吳孟雪《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白新良《乾隆皇帝傳》、楊麗麗《歷史上的大移民》、張宏傑《飢餓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