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在大棚裏勞動。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近日,一則“園藝專業實踐課全班進大棚幹農活”的消息衝上浙江金華本地熱搜第一名。在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金職院)園藝專業實訓課上,學生張盈盈隨手拍了視頻傳上網,視頻中,一羣略顯稚嫩的年輕人在大棚裏揮着鋤頭翻土。
勞作結束,學生們把手一攤,手掌上輕則見紅,重則起了水泡。張盈盈給視頻配上一段調皮的背景音樂,調侃説“免費學也是有原因的”。有網友疑惑地問“你這學的啥專業啊?好高級”。
張盈盈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園藝技術專業園藝203班的學生。學生種田的地方,正是學校的現代農業綜合實訓基地。這是學校針對涉農專業開展的“耕讀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正式課程的第一課。
張盈盈是大一下學期轉專業到園藝專業的,“因為高中學的就是園藝,有一定基礎,我也喜歡這個專業。”
高中課程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的階段,缺乏實際操作,本以為蔬菜生產技能訓練課也是拿着書本聽就行了。上課那天,張盈盈穿得厚厚的,帶着水杯和書本,搭上學校的大巴車來到石門農場的實訓基地。當老師讓學生們拿起鋤頭幹活的時候,張盈盈才反應過來,需要親自下田勞動。
這節課由農學院現代農業專業羣帶頭人胡繁榮教授上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整地作畦。鋤頭一掄起就是兩個小時,直到農田築成25-30釐米高、120釐米寬(連溝)的高畦,畦面呈龜背形,才算合格。剩下的一節課就是將番茄苗栽到土裏,根系舒展,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
搞了30多年農業教學的胡教授説,涉農專業的學生都要有“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三農情懷”。“愛農”這堂課是胡教授培養農業專業學生這麼多年以來,雷打不動的“開學第一課”。
這節課上,胡教授還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學園藝?學生們的回答各式各樣:為了種出高經濟價值的蔬菜,為了讓所有人吃上安全的菜……
胡繁榮希望所有學生記住此刻的回答,“這就是在農業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信念感。”
張盈盈發的視頻下方熱評第一條是:我覺得你爺爺可能比老師教得好。這條熱評點贊數量超過1.9萬。金職院朱友銀博士回覆:“爺爺可能經驗多,但現代農業進步真離不開專業教學。”
朱友銀是果樹專家,他説涉農學生的培養,光靠理論教授是行不通的,只沿襲老農民的種植方法也無法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學生們應該像袁隆平院士一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也是金職院一直努力踐行的教學模式。
從2016年開始,朱友銀的課程裏就有了不少帶着學生到地裏勞動的內容。“春種、夏管、秋收、冬養,學生全程跟蹤參與農作物的一生,這也是學生成長積累技術的過程。”從學生的反饋來説,這種實踐課效果不錯。
該校農學院黨委書記吳瑞清介紹,從去年開始,金職院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園藝技術專業積極探索新時代耕讀教育新模式,注重教育實效,開始組織部分課程下基地授課,進行“耕讀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張盈盈記錄下的那段視頻,就是這種模式正式實施的第一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通訊員 胡尹莎 範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