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進,變的是那份歲月,不變的是那份永恆的足跡。
《岳陽樓記》,是北宋范仲淹為時任巴陵郡太守的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所寫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名為寫物,實則寫人。當時范仲淹和滕子京同為遷到地方的謫官,因而作者在文中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名句,既是自勉,也是與好友共勉。而《岳陽樓記》中飽含家國情懷,其中的經典語句,也常常被人們用來抒發愛國情感、奉獻精神。
【范仲淹一生幾經貶謫,但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他都一心為國為民,死後諡號“文正”,為古代文人的最高榮譽】
我軍自建立以來,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幼稚走向成熟,經歷了無數挫折與彎路。很多將領在挫折中幾經沉浮,但憑着為國為民甘願犧牲一切的精神,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堅持奮鬥,最終託舉起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其中,曾經指揮15軍在上甘嶺戰役中與美軍血戰的秦基偉軍長,其經歷起伏跌宕,可謂典型代表。
秦基偉,湖北黃安人(今紅安),1914年11月出生中農家庭。本來家境尚能温飽,但一場瘟疫卻在他年少時,奪走了他的父母和哥哥的生命,所以秦基偉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苦工。15歲那年,秦基偉隨本家一位堂叔加入了紅軍,開始了革命生涯。
【秦基偉,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
因為作戰勇敢,秦基偉17歲的時候,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警衞團手槍營2連連長。隨後,他在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中不斷成長,成長為紅四方面軍警衞團團長,後調任31軍92師274團團長。秦基偉擔任274團團長期間,因善於指揮、能打惡戰,深受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31軍軍長王樹聲的賞識。特別是在青龍觀戰鬥中,王樹聲親自點將秦基偉,讓274團擔任主攻團,負責突破敵人重兵把守的青龍觀。274團不辱使命,青龍觀一戰,殲敵1個多旅,硬是在川軍的“六路圍攻”下,為紅四方面軍殺開突破口,戰後被紅四方面軍授予“夜摸常勝軍”。從此,秦基偉和他的274團也成為徐向前的開路先鋒。
抗日戰爭爆發後,秦基偉受命隻身前往山西太谷發展抗日武裝。1937年11月,建立了抗日遊擊隊——129師抗日獨立支隊。這支部隊就是在太行山區讓日軍聞風喪膽的“秦賴支隊”,曾經一夜之間殺死100多個罪大惡極的漢奸。而且所有漢奸屍體上都貼一張標語:凡給日軍通風報信帶路者均同此下場。落款:八路軍秦賴支隊。
解放戰爭時期,秦基偉在1947年8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15軍軍長,率部參加渡江、兩廣、解放大西南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秦基偉率15軍入朝參戰,履立戰功,被媒體廣為報道。1953年7月,秦基偉升任雲南軍區(後改為昆明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授開國中將軍銜。
就是這樣一位浴血奮戰的老將,在苦難年代被下放到湖南漢壽縣一個軍墾農場種田。當時秦基偉已經54歲,被編到連隊的生產班,與普通戰士一起幹活。秦基偉回憶説:“農場的勞動量是很大的,有一天我挑了32擔大糞。農忙搞雙搶,割了稻子又插秧,早晨打着電筒上工,夜晚打着電筒收工。”
雖然勞動很苦,條件也很差,但秦基偉並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大、身體不好就少幹活,也沒有自怨自艾。他在農場幹活的時候,不怕苦不怕累,年輕戰士幹多久,他也幹多久,年輕戰士幹多少,他也幹多少。甚至因為年紀大睡得晚,秦基偉在睡前還主動幫助戰士洗衣服、補衣服。晚上,他在燈下戴着老花鏡,幫着戰士一針一線補衣服,儘自己最大的可能照顧這些“娃娃兵”。
“娃娃兵”看到這個年紀可以當自己爺爺的“老戰士”,都很尊敬。有時候,小戰士會問他:“老秦,你那麼大的官不當了,心裏不難受?”秦基偉告訴他們,不難受,因為當初參加革命時,只想讓窮人翻身解放,沒有想過自己能當多大的官。他本來是農民出身,下田幹活是幹老本行,靠自己的汗水養活自己,飯香菜美。
秦基偉“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在苦難年代雖然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但挺了過來。1973年7月,秦基偉出任成都軍區司令員,隨後又調任北京軍區,再任防長。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在秦基偉早年的戰鬥生涯中,他不計個人榮辱得失的品格也早有展現。1931年11月,秦基偉還是紅四方面軍警衞團手槍營2連連長。當時紅四方面軍正在組織著名的黃安戰役,指揮所轉移到了靠近戰場的位置。為護衞指揮所,秦基偉和手槍營一起來到前線。看着戰場上兄弟單位浴血奮戰,身為手槍連連長的秦基偉,感到自己彆着槍、揹着刀總守在指揮所,有點無用武之地。
秦基偉衝到手槍營營長面前,彙報説他要帶着連隊去一線打仗。營長理也不理他,説:“好哇,你秦基偉英雄啊!把連隊給我留下,你愛到哪裏去到哪裏去。”隨後還補充了一句:“把槍也留下,打完這一仗,封你為秦大刀!”聽了營長這幾句話,秦基偉心知要上前線,可能就幹不了連長了,而且交了槍,手上只有大刀。然而,秦基偉求戰之心太強,他居然真的放下手槍,提着大刀殺到前線。當然,營長並沒有真的免了他這個連長。到了黃安戰役後期,秦基偉又帶2連護衞徐向前衝到一線,奪回了失守的璋山陣地,贏得了“秦大刀”的名號。
秦基偉作為四方面軍的“老人”,在1931年時還被降過職,在西征時還當過俘虜。但這些挫折沒有動搖秦基偉浴血奮戰、認真工作的決心。1973年,秦基偉恢復工作,1988年任防長。後來到了高位,對那些曾經和自己過不去的人,秦基偉也沒有去報復,只是惋惜地説:“這些人,對革命瞭解不深。”這是何等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