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格局中高等教育何為
■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從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過程中,高等教育發揮的作用更大。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高等教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社會責任與國家使命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追求,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使公益性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與追求的目標。
在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背景下,特別是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高等教育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如何發揮作用,值得研究探索。
新發展格局對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我國新發展階段新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高等教育對於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着重要作用。
國際經驗表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有利於提升人力資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層次的教育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在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處於中低收入階段時,基礎教育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但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從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過程中,高等教育發揮的作用更大。在解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實現國家保持長期經濟增長的差異中,研究發現,教育質量相比於教育數量、高等教育相比於基礎教育、高級技能水平相比於基礎技能水平,對於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人力資本,能夠顯著降低中等收入階段經濟增長放緩的可能性。也就是説,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是決定經濟體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重要因素之一。到2035年,要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戰略目標,未來15年人均GDP增長速度需達到4.7%以上。要實現這樣的經濟增速,有賴於教育尤其是通過高等教育增強人力資本投入,提高人力資源質量。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51.6%,實現了從大眾化向普及化的歷史性跨越。從國際經驗看,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一般為50%左右,但隨着經濟持續發展和人均GDP的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會逐步提高,進入到深度普及化階段。因此,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應推動高等教育轉向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提高毛入學率的同時,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能力,使高等教育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其應有作用。
新發展格局要求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科技自立自強。高等教育是推進科技創新和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環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支持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高等學校特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其使命就是通過基礎研究和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實現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相統一,實現原創性成果和顛覆性成果的重大突破,並在這一進程中培養高水平人才。1957年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衞星送上太空,給美國和西方帶來巨大壓力。美國和西方本想學習蘇聯科教體制和高等教育體系,設立獨立的科研院所繫統,把基礎科學研究及研究生培養交給科研院所。但經過認真考察和研究後,他們認為,在應急研究和攻關項目方面,科研院所確實有着研究型大學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在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培養人才方面,研究型大學具有更大的優勢。高校不僅有高素質的教師,更有一批年輕、充滿熱情、創造慾望強、創造力處於頂峯,並且具有可塑性的青年研究生隊伍。研究生參與導師和學校的科研,不僅可以學習知識,更可以獲得研究的經驗、探索的精神和創新的意識。研究型大學開展基礎研究,不僅有利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有助於人才培養,研究生是提高國家科學技術競爭力的主要力量。因此,一度想效仿蘇聯建立獨立科研院所繫統的美國放棄了原計劃,轉而將研究任務交給大學,促進了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研究生教育的飛躍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日本也將開展基礎研究的任務交給研究型大學,國立研究機構主要負責關鍵技術的研發。高校是我國從事基礎研究的主體,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的一半以上出自高校。近年來,高校創新了一批事關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創造了一批具有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業。我國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實現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格局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以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高等教育是促進社會公平、擴大中等收入羣體、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支撐。
在新發展格局中,需要加快培育壯大中等收入羣體,以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以供給提升創造消費新增長點,從而使社會再生產的循環動力持續增強,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隨着我國由低端產業鏈向中高端產業鏈轉移發展,勞動中知識含量、技術含量、技能含量增加,職業結構、崗位結構和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需要更多接受過系統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這是經濟結構調整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接受系統高等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中等收入羣體的標誌,伴隨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有超過50%的年輕人能夠接受高等教育,這對於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和壯大中等收入羣體意義重大。2019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7年,這對於源源不斷輸送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在以高質量供給適應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如何承擔起新使命與責任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高等教育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構建高質量體系,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惟其如此,才可承擔起新發展格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公益性導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高等教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社會責任與國家使命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追求,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使公益性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發展與追求的目標,強化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強化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務與公共利益,強化高等教育機構作為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強化高等教育對於社會公平與教育公平的價值使命。在國際上,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被界定為高等教育所發揮的三個基本公共職能—知識創造、人力資源開發和社會服務。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蜕變和世界格局的變遷,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全球化、產業化、市場化會逐步退潮,公益性會進一步增強。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一方面體現在高等教育機構要面向國家戰略和人民需求加強改革,另一方面體現在政府要加大在上述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新發展格局中,政府有必要加大對於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重點投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和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把高等教育體現公益導向的發展內容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堅持分類發展,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普及化時期的高等教育,不是精英化大眾化時期高等教育體系的擴大版。應該告別“存量決定增量”的機械增長,實現結構化改革。要以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發展、職業要求為依據,以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高等教育體系功能的多樣化為目標,構建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定位相符合的高等教育體系。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既是高等教育自身轉型與變革的需要,更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轉型與變革的需要。這種高等教育體系系統完善,既符合國家和社會優先發展目標,又保障人民羣眾享有基本的教育權利;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又滿足學習者多樣性需求;既與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相融通,又體現終身學習理念。
優化結構,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提高專業與職業的對口率和匹配度的重要環節是,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構建起學科專業優化調整與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資源配置和經費投入的聯動機制,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當前,應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產業調整、就業崗位變化等情況,健全專業預警機制,建立完善“獎優退劣”的激勵機制,提高專業設置的質量,促進學科專業結構的優化。引導高校圍繞辦學定位和市場需求,制定學科專業建設與調整規劃,聚焦重點和優勢,集中建設好優勢特色學科專業羣,打造並不斷增強集羣優勢。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1年03月01日第5版
作者:李立國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