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經典

成都科學實施教育“全域規劃”,調整中小學、幼兒園佈局,編制新一輪的專項規劃,做到全域發展“一張圖” 成都日報記者 李冬 攝

教育因城市而興,城市因教育而強。 “十四五”期間,成都決定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老百姓最關心的“建設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被寫進計劃: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400所,新增學位30萬個,高品質幼兒園數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番,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優質學校覆蓋率提升到70%……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成都改革創新推動着優質教育資源的不斷“擴容”。如今面對老百姓對教育多樣化、優質化的新期待,成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發力點轉向“全域優質”“高位均衡”,朝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躍進。

科學規劃佈局 全市“一盤棋”

讓孩子在哪都能“有學上”

“過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現在是四時景不同,校園勝花園”,在師生們看來,坐落於青龍湖畔的青龍湖小學現在是一年一個樣。從一所不起眼的村小到獲得“國際生態學校”“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學校”等一串串榮譽,成為成都城鄉教育一體化的一個“樣本”,青龍湖小學成長的每一步都走在全市“一盤棋”的總體規劃上。

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為支持城市發展,成都堅持“城市更新到哪裏、教育就跟進到哪裏,產業佈局到哪裏,教育就配套到哪裏”,科學實施教育“全域規劃”,調整中小學、幼兒園佈局,編制新一輪的專項規劃,做到全域發展“一張圖”。

處處“有學上”,學校規劃建設有量更要有“質”,這也使得城鄉學校標準規劃的統一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建立起了一套符合成都實際的地方教育辦學標準,這是城鄉學校規劃和建設的參照系。”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實際,成都在教育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方面積極探索,率先在全國範圍內開啓了嶄新的、現代化的成都教育模式。截至目前,成都已先後制定和出台《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標準》《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設計和設施設備配置基本要求》《幼兒園等級評定辦法》等文件。在國家、省、市已有標準基礎上,堅持“互相銜接、互為補充”的原則,按照“全域成都”理念,構建起五大類24項教育行業地方標準。

如今,越來越多的精美校舍拔地而起,校園外碧野環繞,校園內綠樹成蔭。城鄉學校的點滴變化,既是成都教育發展的縮影,更投射出成都城市發展的人本邏輯。

“軟件”與“內涵” 一個都不能少

讓孩子在哪都能“上好學”

成都市紅專西路小學門外不遠處是一條綿延一百多公里的沿江綠道,它串連起了武侯祠、萬里橋、百花潭、杜甫草堂等人文勝地。“每走一步都是美景,都有歷史和典故。”紅專西路小學把語文課、科技課、勞動實踐課等部分內容,放到了綠道,讓學生零距離接觸自然與人文之美。

在金牛區,綠道早就成為全區學校教育教學的新場景。該區開展的“綠道 ”系列活動,以綠道為線,以公園為點,將區域內學校歸到線上,落到點上,把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生態教育等課堂直接放進“公園城市”裏。近年來,成都已建成的城市綠道猶如綠色的“毛細血管”,串起青少年素質拓展、科普實踐基地等諸多要素,為學校內涵發展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間。

當然“內涵”發展需要硬件與軟件的共同支撐。“軟件升級”就是成都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把好學校建到羣眾家門口”的關鍵引擎。

近年來,成都通過名校集團發展、學校結對幫扶、委託管理以及“新優質學校”培育等多種創新方法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並通過“兩自一包”“縣管校聘”等改革措施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以“常青樹”等計劃推動薄弱地區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讓老百姓在哪都能“上好學”呢?

放眼成都的教育,64所在蓉高校或將成為新的解決方案。自《關於推進校地共建高校附屬學校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成都市原有高校附屬學校紛紛進入發展2.0版:武侯區、成華區與川大、電子科大分別就附屬學校形成新的共建策略;新都區接受西南石油大學委託管理其附屬幼兒園;雙流區、龍泉驛區、新都區與駐地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高校加強合作、建立機制,實現環高校的學前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共建共享……

“理念先行、路徑明晰,校地共建不斷深化發展、初見成效。”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高校資源培育和打造一批環高校的高水平基礎教育學校,將助推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加有效地服務市民需求,服務高校發展,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

堅守着“城市發展為人民”的初心,踐行新發展理念,成都教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人人都能享受優質教育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成都日報記者 趙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