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
北魏是由鮮卑族建立起來的,鮮卑族的拓跋氏族曾經是北魏的王族,在中國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大概在3世紀末的時候,鮮卑族佔領平城(大同),並在此建都。當時,北方諸民族入侵中原時,都經過大同,但只有鮮卑族是成功佔領大同的。中原民族(炎黃帝民族)對待北方來犯的民族是花過很大力量的,爭奪的焦點就是大同。有時大同在中原民族手裏,有時大同在北方民族手裏。遠古時,以河南為中心的區域稱為中國,四周是四方國,東邊是東夷,南邊是南蠻,西邊是西戎,北邊是北狄,居住在中間的炎黃民族對四方國是一個力求同化的過程,大同的意思就是同化。
鮮卑族本來發源於大興安嶺北麓的石洞中,在嘎仙洞附近現在還有遺址。其中,拓跋部落就居住在黑龍江嫩江流域。鮮卑族的人馬多了以後,就佔領了滿洲里的呼倫貝爾草原。草原上牧草肥美,這個民族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發展很快,不到七代的時間,這個地域就不能滿足鮮卑族發展的需要了,於是鮮卑族的一支就向南走,通過熱河(承德一帶)進入現在的延慶,進而突取張家口和大同。在大同待了幾十年。剛開始的時候,軍馬中無文武官之分,都是武將。
後來,大統領到了大同後,注意吸收先進文化,善待“異族”的中原文化,任用了一些中原有才識的人,並鼓勵同族人與漢族的婦女結婚。到了文成帝的時候,他自己就跟漢族姓馮的大户女子結婚,也就是後來的馮太后,她是北魏第一個在中原的漢族皇后。馮皇后是信佛教的,所以文成帝也開始相信佛教,從此原先受到重視的道教開始退到後台,而原先受到輕視的佛教解除禁令得以迅速發展。馮皇后很早就守寡,大概26歲就成了太后,到了大概37歲時,就成了太皇太后。這時候是孝文帝時代,佛教在中國北方得到空前的發展,各地競相建寺廟塑佛像,大量開鑿石窟,樹碑立傳,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獨特的石窟藝術和碑刻藝術。
鮮卑族文物——牽馬陶俑
西晉末年,鮮卑部落居住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地區時,拓跋圭就稱“代王”,後來又改稱“魏王”,歷史上稱之為魏道武帝。那時候,道武帝不僅有“南進”的宏圖大志,而且羨慕中原文化,極力想學習漢文化。但由於戰事頻繁,要全面實行漢化政策是不大可能的。從道武帝到獻文帝的這段時間內,北魏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東到渤海,南到渭水、黃河一線,西到秦州、河州和梁州一線的廣大中原地帶。到了魏孝文帝時,社會總體趨於安寧,但鮮卑族入主中原近百年了,仍然面臨很多問題。
因為鮮卑族面臨的是漢族的社會,而統治者是鮮卑族,語言不一樣,無法指揮,甚至税收也收不到。因此,有必要接受並吸收中原文化,團結並融合中原的漢民族,使北魏王朝更加穩固。於是,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但來自鮮卑王室、貴族的阻力不小。孝文帝這個人很聰明,用了個計謀,説要打仗了,做出大舉征戰的氣勢,這樣大家也只好同意遷都洛陽了,同時也從大同帶去了不少鮮卑族民眾。
可到了洛陽以後,孝文帝就開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全面推行漢化。首先將大小可汗的軍馬分散到河南各地,以便統治。但是要統治中原人必須要會講中原話,還必須要設很多官吏,但這還不夠,所以孝文帝決定做幾樣事情。
第一就是學漢語、用漢語,不學漢語就無法統治,底下也聽不懂,所以只得學漢語,並規定大小官吏不得用鮮卑族語言,違者降級或免職;
第二是改姓漢姓,因為那時中原漢族是很講姓氏講門第的,於是,孝文帝下詔改姓,一方面為皇室宗親與部落大人確定漢姓,即“八氏十姓”和“三十六族九十二姓”,這些姓氏的人後來就被稱為“河南洛陽人”,另一方面將鮮卑族姓改為漢姓。同時進一步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甚至下詔禁止鮮卑族同姓結婚;
第三是建立中原式的文官制度,不再用武官,取而代之的是相國大大等文官,文官正式穿上漢式的朝服;
第四是官吏不再是管大小可汗與兵馬,而是管行政區,一區一區地管。大可汗改稱為帝,並追稱歷代祖宗為某某帝。通過這樣的變革,不僅糧草税務能夠收回來,而且鮮卑族與漢族得到更大的融合。改了姓氏後的鮮卑族人還得穿漢服,不再穿胡服。這些變革對中原社會的諸多方面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最明顯的,第一是語言上的影響,他們學漢語四聲只能發三聲,沒有第二聲人聲,因為人聲在馬背上是飄不遠的,人聲改成了陽平上聲。可是北魏前面的西晉語言是四聲,且有韻的,傳到後來就是廣韻。西晉有一批人逃到南方的兩廣一帶,後來兩廣人稱之為客家人。客家語言就是四聲,當然也有三聲的。那邊的韻不是廣韻了,而是另一種韻,稱為官韻,但用得不普遍。
第二個就是文字上的影響了,鮮卑族人寫漢字和中原人不一樣,寫字的勁兒特別大,魏碑這種獨特的書法藝術就是那時形成的。第三個影響就是佛教了,相信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並大搞佛像雕塑。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就是北魏不同時期搞出來的。甚至連汾河流域下游都有石刻壁畫。洪桐的一座廟裏有幅壁畫,反映北魏獻文帝當和尚的事情,這是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張中國壁畫。洪桐縣就是蘇三起解的那個洪桐。這張壁畫一直就放在洪桐的那座廟裏,後被加拿大人騙取,用刪元買走。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保護得很好的一張古代壁畫,現在變成了加拿大的國寶,藏在博物館裏。平時不開燈,看的時候只用微弱的燈光,看完就把燈關掉,因為露光很容易壞。裏面還有空調,保護得很好。這張壁畫非常有名,國內曾有人拍到照片。目前,這張壁畫在加拿大多倫多翁特利亞博物館。
胡服改漢服
當年,我留學國外就去參觀過,我認識一個叫懷特的牧師,是他用200元買的,還帶了個姓鄭的中國小牧師。那時候,我是第一批的中國留加學生,所以很重視,都帶我去看。我心裏想,好傢伙,他們賣國賣得夠厲害的。
所以北魏在中華文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兩種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產物。整個山西省一路下來,壁畫相當多,石刻也很多,但現存的石刻已不太多了。壁畫、石刻和魏碑對中華文化有深刻的影響。這些歷史知識在史書上能找到。現在要問,那麼多鮮卑族的部落改姓漢姓,現在其後裔分佈在哪裏呢?除了拓跋鮮卑外,其他支脈的鮮卑族現在到了哪兒去了呢?
我曾經到西安,參觀西安博物館裏的一幅壁畫,它取自西安北邊的古墓中,有個年輕的講解員,講得很精彩,她是西北大學考古系的畢業生。本來,我就對歷史很感興趣,自然認為她講得不錯。我就問她姓什麼,她説姓穆。我又問她是不是穆桂英的穆,她説不是,而是鮮卑族改姓為穆的,跟穆桂英沒有關係,但寫法一樣。很顯然,她的祖先是由胡姓“邱穆陵”改為穆姓的。我再問她西安周圍有多少鮮卑族人,她説大概有三千萬人,都改成了現在的漢姓。我問有什麼特點,她説聽發音就可以聽出來,是啊,他們的語言中沒有人聲,而漢族語言中有人聲。因此,西北人講話有的有人聲,有的沒有人聲。所謂西北就是指山西和陝北這個區域,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我又問她,他們大概住在哪兒,她説就在大同的四周,相當多。西到偏關,偏關再往西就是寧夏了。
寧夏又是另一個民族,也是北方民族佔領黃土高原的西邊而形成的。成吉思汗回來後,寧夏族被他殺光了。後來的北宋跟寧夏族爭了一百多年,只打了個平手。本來遠古時西北高原是森林地帶,那時候有很多樹木,但由於長期的戰爭,樹木都被燒光了,現在什麼樹都沒有了。回族是後來進去的。成吉思汗從西方回來的時候,到了蘭州南邊的臨洮,帶了五種兵馬,中間以蒙古族為主,從中亞帶回來的。西夏族被成吉思汗打敗並殺光了。後來的西夏一帶的人是成吉思汗走了以後填進去的。成吉思汗打西夏的時候正是遼金朝的時候,元朝還沒有起來。金是契丹人建立的,金在赤峯。中原對付遼的是楊家將,對付金兵入侵的是岳飛,而對付元就沒有人了。可那時候元還沒有回來。成吉思汗死在臨洮,後來葬到蒙古去的。我也曾經參觀過臨洮的成吉思汗的停靈處。
北魏壁畫
偏關一帶一直到大同有二百多公里,有不少城市。我去過其中的兩個城市,那裏語言很特別,沒有人聲。居住的大部分都是鮮卑族的後裔。
第二個問題就是現在還有哪些地方居住有鮮卑族人?現在表明,在拓跋鮮卑南征時,還有一部分沒有出來的鮮卑族留在了東北地區。黑龍江南北都有,外興安嶺西邊也有,烏蘇里江兩岸,包括海參崴一帶,都住着鮮卑族人,其中大部分被《尼布楚條約》劃給了俄國。在佳木斯有個鏡泊湖,那兒曾經有個渤海國,也是鮮卑族人的居住地區。再後來,有部分鮮卑族人到了瀋陽的西北邊,這裏有十幾個村莊都住着鮮卑族人。這一帶的鮮卑族人在後來的歷史上發生過兩樁事情。
一個事情就是渤海國曾經派使者送國書到唐朝的國都西安,國書是用鮮卑族文字寫的,上面要求説必須用鮮卑族文字來答覆,回答不出來就出兵,語氣很強硬,以此來將唐朝的軍,這是安祿山以前的事情。唐朝就找到李白來寫回信,因為李白是鮮卑族人,他完全能寫。郭沫若先生曾考證李白是從碎葉(現位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唐朝時屬西宋都護府)這個城市出來的,它位於原中蘇友誼峯南邊,這裏也是鮮卑族的居住地。那邊的人要到中原,必須沿着北疆的額爾非斯河和額爾非斯湖一直往東到巴爾津,到那兒渡河。中國另外還有三個有名的津,天津、河津(汾河口)及孟津(在龍門的下邊),那時渡河口都叫津。
另一件事情説來話長了。現在,我國的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但有一個民族的名稱發音和鮮卑族很相近,叫錫伯族。伊寧到伊犁之間有一個縣叫錫伯族自治縣,大約有8萬人,他們自稱為錫伯(Sibe)。我曾經到過那裏,問他們是怎麼到那兒去的,他們回答説是清朝康熙帝征服準噶爾盆地時,帶着他們鮮卑族的祖先到了那裏,然後把他們留了下來的。因此,他們不是拓跋鮮卑人,而是留在東北的另一支鮮卑族的後人。在16世紀時,東北的錫伯族被蒙古編人“八旗”。
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保衞疆土,抵禦沙俄的侵略,從東北的錫伯人中抽調四千多軍人與家屬,遠赴新疆伊犁地區戍邊。戰事結束後,這些鮮卑族人的後裔留在了伊寧。他們沿伊犁河屯墾,修渠建寨,繁衍生息。現在的錫伯人,他們能騎善射,很多射箭冠軍是從這兒走出來的。他們也的確會種稻米,吃稻米。他們有的人手中,還保留着原先從東北帶來的旗幟。當年,清朝皇帝為了把他們留下來,給了他們不少銀兩用以興修水利,使得伊犁河水可以方便地引到他們那裏。現在那條察布查爾大渠還在用,解放後也曾要求政府幫助修理,水利工程很大,石頭都是大個兒的。錫伯族人還具有語言才能,能説多種語言,如錫伯語、哈薩克語、漢語及俄語等,他們現在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使用滿文的民族了。他們會做生意,邊境貿易發達。這樣看來,當年翻譯民族名稱時,由於翻譯者本身的歷史知識不豐富,沒有想到錫伯族其實就是鮮卑族。
後來,我到了瀋陽,在東北大學恢復的時候,見到了瀋陽市的市長。他説他姓慕,我説從姓氏上看來他不是漢族,當時沒有説他是鮮卑族,只是問他是不是由“慕容”氏改成姓慕的。後來,他告訴我説他現在的履歷表中填的是漢族,我説這不可能,我估計是鮮卑族,因為鮮卑族裏有慕容這個姓的。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舅舅慕容垂就姓慕容,他是後燕的第一任君主,也是最早融人中華民族的一支鮮卑族人(慕容鮮卑)。後來,這位市長辯不過我了,終於説:“不瞞你説,我確是鮮卑族人,而且祖上是屬於鑲黃旗。滿族是很講究姓氏的,並用‘八旗’作為軍隊的編制,但正四旗是正宗的滿族。我們不是滿族而是鮮卑族,不過很早就跟滿族人合作的。”他還介紹説瀋陽故宮有個很高的台子,當年皇太極就待在那個台子上。台案前附近每隔10米處有一個方塊,一共有八個,左右兩邊各四個。這就是大臣們伺候皇上的地方,但不許上台。還有一些方塊離開前面的方塊約30米,這就是鮮卑族人首領待的地方,因為他們很早就臣服於滿族,他們到皇宮的時候,必須先把刀劍放下,空手才能走近前面的方塊,由皇帝同意後才可以上台,規矩很大。
通過進一步的瞭解,我還知道,當時,在瀋陽故宮的正北和西北有七個村莊,都住着鮮卑族人。在瀋河的北邊,相當於服兵役。現在,除了故宮北邊和西北邊住有鮮卑族人後裔,瀋陽的鐵西區裏也還有鮮卑族人。這位市長對我説,下次到瀋陽,就帶我去看看。的確,鮮卑族在東北的人數曾經是很多的,尤其是吉林的東邊、長白山的北邊延吉等地都是鮮卑族人的居住區域,後來,慢慢地向四周擴散。俄國的著名港口海參崴本來也是鮮卑族的居住區域,黑龍江的兩岸,一直到蒙古北邊的貝加爾湖的東邊以及湖的四周,都是鮮卑族人,並且,鮮卑族一直擴展到蒙古北邊的葉羌、西伯利亞,鮮卑族人的居住區域都在那兒。現在,蒙古把靠近烏拉爾的一個村子稱為新西伯利亞,把他們科學院的很多院士都弄過去了。這個區域原來也是鮮卑族人的居住區。
因此,鮮卑族的居住區域分佈得很廣,除去後燕時融人漢族的慕容鮮卑、北魏時留在大同和洛陽周圍的拓跋鮮卑族人、拓跋鮮卑遠征時留在東北的鮮卑族人(現稱錫伯族)、18世紀中葉西征到伊犁的鮮卑族人(現稱錫伯族)之外,還有兩個地方有錫伯族人,一個就是4世紀時隨拓跋鮮卑遠征的鮮卑族吐渾部落,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在在涼州、祁連山一帶和浩門河流域及河湟地區居住的土族,這些人也是鮮卑族的後裔。另一個就是分佈在俄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鮮卑族人。
對於後一個結論,我有這樣的解釋。俄國的西伯利亞對俄國人來講是沒有道理的,如果是地名,那麼對俄國人來講這個區域應該是東,應該稱“東”伯利亞,對我們來講是西或西北,但我們是用了他們地名的譯音,把地名翻譯為“西伯利亞”。俄國人管滿洲里叫Manchuria,意思是滿洲人居住的地方,而管西伯利亞叫Siberia,顯然西伯利亞就是鮮卑族人居住的地方。因為錫伯族的英文名稱叫Sibe,所以,錫伯族其實就是鮮卑族。這樣一來,很多地方都能夠講得通了。
可見,鮮卑族現在仍然是一個很大的種族,只不過大部分居住在俄國的西伯利亞地區,俄國人稱之為鮮卑族居住地,我們也應該將西伯利亞改譯為鮮卑族居住區。我相信還應該將錫伯族名稱改回來叫鮮卑族,這樣有利於搞清楚中國歷史上的淵源關係,因為很早就是這樣的。既然由於翻譯工作的欠缺,使得錫伯族名稱被誤譯了,西伯利亞名稱也被誤譯了,那麼就應該還之以歷史本來面目。當然,我講這個故事的本來原因,就是有很多研究並不是必須要翻古書的,而是可以從現實中就能查到的。中國的歷史可以從現在的角度來進行很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