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們如何做人總比説英語好

早高峯,走在人行道上。身邊都是匆匆上班的行人。忽然身後一陣陣急促的車鈴聲以毫不遲疑的速度鋪將過來。有序的行人隊伍紛紛忙亂側身,一名男子騎着電動自行車,載着背書包的孩子,飛馳而過,順帶着車上的外放喇叭,聲音極大的為孩子播放着英語朗讀。首先説聲不容易,這是一個負責的好爸爸,不放過每一分鐘讓孩子聽英語摸耳朵的機會。其次,想問一句,嫌棄馬路車多,硬擠上人行道,不管不顧的催促正常行走的人們,並用巨大的噪音來被迫讓他人共享你們的英語教育,這樣做,真的合適嗎?再看男子後座的小女孩,司空見慣,並未感覺任何不妥。

旅行、出發站等。每個人都在排隊。這時,兩位母親帶着兩個10歲左右活潑的男孩,毫不羞恥地徑直走在隊門口。他開始肆無忌憚地教孩子們搶座位的技巧:“車來了,你要快點,記得儘快上去佔座,別忘了我們的兩本媽媽。”。兩個男孩虔誠地點頭。聲音剛落下來。汽車開了進來。兩個孩子在同一瞬間衝進了隊伍,利用第一和第二的優勢,衝進了車廂。他目不轉睛地佔了四個座位。受其強烈影響的有:同樣是帶着孩子旅行的母子,老人走路步履蹣跚甚至是中年男子。迅雷無法掩蓋這兩個孩子在完成使命前不會放棄的事實。大多數受影響的人都不滿意,但當他們看到自己是兩個小孩時,大多數人都鬆了一口氣。兩位母親終於上車,輕輕地走到孩子們坐的座位上,驕傲地摸着兒子的頭:“真棒,兒子”!

每當看到這些,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孩子將來的模樣。孩子都是好孩子,奈何家長一定要把好孩子變成熊孩子。這樣的言傳身教,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呢?為了利於不敗之地,是否一定要修煉的滿身盔甲,習得一切搶先佔有的絕世武功?最好再能配上流暢的英語和健壯的體魄。規則意識是他人必須遵守的,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一定則一定要佔盡優勢,獨享待遇。

規則意識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不斷涵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看似嚴苛的規矩意識,貌似吃虧的文明禮讓,才是真正對孩子的愛和責任。當一切都有章可循,那麼不確定性自然減少,不可預料的風險才會降低,生活在一個有安全感的社會里,自己的孩子才會安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6 字。

轉載請註明: 教孩子們如何做人總比説英語好 - 楠木軒